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下:以终为始;积极主动;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套理论由柯维提出,是一套系统的行为准绳。它强调我们要以原则为中心、品德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个人效能以及人际效能“由内而外”整体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指的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1、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不是根据情绪和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2、以终为始——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  

3、要事第一——要事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的组织和时间。  

4、双赢思维——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争取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竞争。  

5、知彼解己——当我们舍弃焦躁心,改以同情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  

6、统合综效——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采取远胜过个人之见的第三种方案。

7、不断更新——是在四个生活面向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个人而言,不断地更新及不断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路径。  

高效人士的七种习惯

习惯一:主动积极 ―― 个人愿景的原则
主动积极就是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不是情绪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决定取舍。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忿别人,他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 ―― 自我领导的原则
意识决定存在,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形成意识,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 凝聚力量锁定目标 ,实现目标并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组织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 ―― 自我管理的原则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忙要忙得有意义。重点是 ,把自己想要、最值得去做的要事放在第一顺序。要事第一,可以帮助你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正确地指引方向。
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互利的思考框架与意愿,目的是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不是基于资源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相互依存的角度来思考解决方案(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互利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源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等资源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 ――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内心的设防,坦然交流,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 ;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能力和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 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 1+1=1/2 ),不以妥协为目标( 1+1=1.5 ),也不仅止于合作( 1+1=2 ),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 1+1=3 或更多)。
习惯七:不断更新―― 自我成长的原则
不断更新就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提升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战略、流程及运营平台的持续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路。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内容简介及观点

作者在书中提出“全面成功才是真正成功”的新思想。书中列举了达到“全面成功”的七大准则,而其中的本质就是人类“从依赖到独立,又从独立到互赖”的心灵成长历程。这本书告诉我们,走向全面成功需要具备怎样的信念(或基础)。诸如:
亟须重新探索自我,培养从依赖、独立到互赖的人际关系。 光是事业成功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惟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圆融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  书中的好多原则,与在中国国内目前如火如茶的“卡耐基训练”的某些原则正相吻合。例如:
不该为他人的想法或喜好而活。 人与人之间应该尊重彼此的不同点。 人际关系不是摆布他人的花招。人与人相处可以是对二人皆有益处的状况,也就是双赢(win—win),而非输赢的关系。 应从他人的角度来了解事情原委(这一点写得最精采),愈有自信的人愈承认与尊重他人的存在。 人是习惯性的动物。人都想有所改进,也就是跟以前不一样。由于习惯的牵制,有时实在非常困难。然而,只要坚持原则,采取行动(了解与同意还不够),一定可以改变。  要想成为一个高效能的成功人士,柯维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对自身进行全方位的重塑。他强调,只有养成职业上的七种习惯,才能实现本质的改变。这“七种习惯”就是:
主动积极; 以终为始; 要事第一; 双赢思维; 知彼知己; 统合综效; 不断更新;  从修养内在品德出发,由内而外开启改变之门,从个人的成功到人际关系的成功,进而达到全面观照生命的境界。如果说人生最佳的投资,就是“自我投资”,那么本书中提及的七大习惯,绝对值得我们每个人投资。
1.怎样将自己造就为高效人士?
柯维认为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人士,必须由内而外全面塑造自己。
首先,从自身的品德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圆 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看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是鼓吹积极进取心态。过分的强调个人魅力有时甚至不顾及道德原则,毫不避讳地鼓励玩弄手 段,欺骗他人,柯维对这种现象痛心疾首,提出在短暂的人际关系中,有时你的确可以凭借个人魅力畅行无阻,但是,“光有技巧还不够”,相对于一些次要优点, 只有道德才是沟通的利器。事实上,很多具备次要优点的人,也就是社会公认有才华的人,往往欠缺基本的道德。内在的本质比外在的言行更具有说服力,惟有修养 自己的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其次,要认识自己的“心灵地图”。
柯维说,人脑海里有许多的地图,但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一是有关个人价值判断的。显然,第二种说法只是“地图”一词的引申意义,是指心灵的地图。 我们以这些心灵的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但从不怀疑地图是否正确,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个人的所见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