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正宫端正好赏析(谁有 《长亭送别·端正好》写景赏析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谁有 《长亭送别·端正好》写景赏析

长亭送别·端正好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的悲凉的心情,这是值得商榷的。 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渐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此曲其实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开阔壮丽的秋景,色彩明丽,畅人眼目,大片的色块呈对比关系,画面鲜明、绚丽、活跃,给人明快愉悦之感。最能代表秋之萧瑟的“黄叶”在范仲淹的笔下尚且不悲,何况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黄花”呢?因此,“碧云天,黄花地”一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树叶,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如椽大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只捕捉几样形象,就构成了一幅由蓝、黄、红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景图。 其实,范仲淹的词上阙的景物虽然色彩斑斓,下片却转入抒发旅途中的愁绪,表现悲凉的思绪,这正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而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其实诗人正是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诗歌极力展示了军中士兵们兴奋地起舞,彻夜狂欢作乐的场面,可是军中狂欢离不开一种基调:慷慨中透着悲伤,欢快中杂着凄凉,越写场面的热烈喧闹,越衬出兵士们难以排遣的悲怆沉闷的心境,而这正是本诗抓住读者心灵,使之感到震栗的地方。这就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端正好”曲词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清晨开始的。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这正是刚走出家门的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伤感。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从此都不会属于她。“北雁南飞”,那南飞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家的。雁亦如此,人何以堪?而她崔莺莺的家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讲求门第、热衷功名的深宅府第。和张生从最初彼此对才貌的倾心,到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也随之更加深沉而真挚,真正成为一种心灵上相契合的情感。这些都给了客居途中、丧父的悲伤尚在崔莺莺以莫大的安慰,“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温存使自己的心情刚刚得到些许释放,没想到……她甚至会想到,假如张生此时不是上京赶考,而是与她去郊外游玩,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和幸福啊!“母亲啊,你为什么要逼张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们为什么重利轻情?”这是此时此刻崔莺莺在心里的呐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最后一个“泪”字,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幅画面,色彩热烈。在热烈的色彩之下,一对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物与人物的心境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是以美的意境营造悲的气氛。 有人认为开头的写景描绘的是寥廓萧瑟的意境,以此来衬托离人的愁绪,如果是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毫无写秋景时常见的衰飒之气,与离别的场面和情调是不相合的,而这恰恰是作者的匠心之处,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从而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比哀景写哀情更能创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O(∩_∩)O 希望对你有帮助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

是来自王实甫写的《西厢记》戏剧中的长亭送别这一部分。西厢记中有很多美丽的词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窦娥冤中的端正 端正好是什么意思

窦娥冤中的端正好是指曲牌名。

端正好,弹词曲牌。弹词传唱的为小曲,与北曲所属正宫、仙吕宫词曲不同,词格也各异。曲调庄重、肃穆,无语助词。散唱。传统弹词《双金锭· 拦舆告状》都堂韩通所唱即是。

《窦娥冤》正宫·端正好: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它把窦娥的满腔怨恨如火山爆发般倾泻了出来。窦娥胸中的激愤之情汹涌澎湃,犹如山呼海啸,极大地震撼人心,它集中表现的是窦娥的“怨”与“愤”。

格律说明

1、【正宫】端正好

此为套数首牌,与宋词略异。不能增句。有“幺篇”换头,极少用。也用于剧曲。和其他北曲曲牌一样,多用衬字、衬句乃至重句。如《马践杨妃》诸宫调中,除第三句外,其他四句在句前、句中都加了衬字,开头的两个三字句,各在句前加了一个“三字衬”。

2、【仙吕】端正好

此用于剧曲。只作楔子用。可增句。增句在第四句下,每句三字,必为双数,偶句叶平韵。“幺篇”同始调。若连用“幺篇”,只能在“幺篇”增句。

[端正好]碧云走,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出自元代诗人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的白云,那天是蓝的如此昏灰,没有半点眩目之色,虽是碧透碧透的,但却怎么也逃不出悲伤的叹息,只得叹在口上,哀在心中。
  低着头看着地面,却是满眼的憔悴的黄花,哭泣着、悲痛着、日渐消瘦着,这些花儿却怎么望也望不到尽头。
  秋深了,微风四起,却越刮越急,吹得人心儿凉。仰头望去,却看见成群的雁儿向南方飞着,让人心底的凉气不免又加了几分。
  那天与那地相对着、相映着,颇显出几分离愁,却只得在无际的宇宙中漂泊着,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在这暮秋时分,是谁将这些霜叶儿们染成如此让人发醉的红色?是悲秋感冬?是相见恨晚?是热泪盈眶?
  不是,那是离别之人伤感的眼泪!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