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读书笔记(《研读》225:管晏列传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史记>研读》225:管晏列传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颖上县)人。他在年少时常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了解他的才能。管仲家境贫困,经常在分配财物时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一直善待管仲,没有任何怨言。

不久之后,鲍叔牙跟随了齐国公子小白,管仲跟随了齐国公子纠。纠在和小白在争夺齐国君位时失败身死,管仲也被囚禁,小白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管仲被任命为相国执政,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九合诸侯,匡扶天下,这都依赖于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我在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在分配钱财时每次都多给我,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很贪婪,因为他知道我家境贫寒;我曾经替鲍叔牙做事,但结果却更加穷困,鲍叔牙并不认为我很愚笨,因为他知道做生意就会有赔有赚;我做官后多次被国君驱逐,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能力欠缺,他知道我是生不逢时;我曾经在战斗中选择逃跑,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生性怯懦,他知道我这样做是因为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战败,召忽自杀,我被囚禁受辱,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之所以不羞小节,只是为了显功名于天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鲍叔牙推荐了管仲后,主动位列其后,服从其管理。他的子孙世代在齐国食禄,十多世享有封邑,家族中经常有名大夫涌现,天下人称赞管仲贤德的,反而不如称赞鲍叔牙能知人的多。

管仲出任齐国相国后,仅凭借面积并不广阔的齐国土地,背靠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和百姓同甘共苦。他在《管子》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这充分表明,其理论符合下情就很容易推行,凡是百姓喜欢的,马上推行下去;凡是百姓反对的马上废止。

管仲执政时期,明辨事情的轻重缓急,审慎地开动国家机器,善于把灾祸转化为福事,把失败转化为成功。齐桓公因为责怒他的少姬改嫁,派兵进攻蔡国,这本身是个说不出口的战争理由,但管仲引导其顺势伐楚,责问楚王不进贡包茅到周王室。事实是齐桓公派兵北征山戎,但管仲借机责令燕王修召公之政。至于柯地会盟,当时齐桓公想推翻和曹沫的口头约定,管仲借此劝说齐桓公遵守承诺,所以诸侯这才归附齐国。所以说:“懂得索取与舍弃,这是治理国家的瑰宝。”

管仲的富裕程度超过齐王公室,有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饮宴的用具,但齐国人却不觉得他有多奢侈。管仲去世后,齐国人遵守他订立的为政之道,始终是诸侯中的强国,以后经过一百多年后有了晏子。
晏平仲(?~公元前500年),名婴,莱国夷维(今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人。他先后辅佐齐灵公、齐庄公和齐景公,以做事节俭、量力而行在齐国受到重用。晏婴担任齐国相国后,吃饭不一定有肉,不允许妻妾穿着丝帛衣服。他在朝时,国君说话涉及到他时,他都庄重地陈述个人意见;说话不涉及到他,他也能正直地去办理。国君有道,他立即顺从;国君无道,他权衡行事,所以他历经三世,威名闻达于诸侯。

越石父很是贤良,却因犯事被囚禁。恰巧晏子在路上碰到越石父,就解下自己车左边的骖马把他赎买下来,然后同车而回。晏子没有和越石父打招呼就进入内室中,过了很久没有出来,越石父要求和晏子绝交,晏子顿时蒙了。他赶紧整理衣冠道歉说:“婴子我虽然不仁德,但还是帮助先生从囚禁中解脱出来。先生为何这么快就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个道理。我听说君子在不知己的人面前紧张,而在知己的人面前很舒畅。刚才我还在囚禁之中,您那时还不了解我。夫子既然已经了解并解救出了我,就应当是我的知己。对待自己的知己却行事无礼,我还不如仍然在囚禁中。”晏子赶忙把越石父请入客厅,待为上宾。

晏子任齐国相国,有次出门时,他驾御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地观察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作为晏子的驾御,上面有车子大盖,扬鞭策马,一副得意洋洋得志的样子。

驾车的回到家中,她妻子要求马上离婚,她丈夫赶紧询问其中缘故。他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足六尺,但却担任齐国相国,名震诸侯。上午我刚刚观察他外出,意志深沉,有种身居下位的谦恭。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一名仆御,却得意洋洋很是知足。你们的差距太大了,所以妾我想离开你。”他的丈夫果然收敛了很多。晏子感觉很奇怪,就进行询问,驾御者以实相告。晏子后来推荐其御者出任齐国的大夫。
太史公曰:我仔细阅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其中的记载太详细了。读完他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的做事,所以依次编写他们的合传。因为他们的著述很多,世人很多了解,所以这里不再论述,只是记载些轶事。

管仲是世人所称颂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其中原因在于,当时周王室势力衰微,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却不督促他实行王道,而只是辅佐他成为霸主。古语说:“要努力成就君子美德,努力纠正其过错,那样君臣百姓之间就能亲密无间了。”这大概说的就是管仲吧?

齐庄公被杀后,晏子枕伏在尸体上痛哭,完成臣子应尽的礼节后才肯离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见义不作为是无勇”吧?至于他及时劝谏,敢触犯君主颜面,就是所谓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吧!假如现在晏子还健在,我就是替他执鞭驾车,也是很令自己向往的事情啊!
司马迁有诗赞曰:
黄其军

      作于2020年6月15日(古历庚子年闰四月廿四)

伯夷列传
三王世家(三)
三王世家(二)
三王世家(一)

五宗世家(三)

读《史记》之管晏列传—管仲兴齐,晏子稳齐,两代名相,百年强国

齐桓公是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他争霸天下得益于管仲,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就没有强大的齐国。管仲死后齐桓公失去了最大的助力,齐国迅速失去了霸主地位,晋文公重耳走上了春秋争霸的舞台成为第二任霸主。管仲成就了齐桓公,成就了齐国,掀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管仲的出身并不好,自小家贫,如果没有人发现并认可他的才华,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他的好朋友鲍叔牙很认可管仲的才能,并不因为管仲家贫而瞧不起他。很多时候明知道管仲在占自己的便宜也不以为意,仍然善待管仲。

后来管仲追随了公子纠,而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两个人走上了敌对的两派。这里管仲没有跟对人,公子纠没有斗过小白,不仅自己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之囚。这个时候鲍叔牙又帮助了管仲,他在齐桓公面前极力推荐管仲,不仅让管仲免除了牢狱之灾,还令管仲一跃成为齐国国相。

鲍叔牙不仅是管仲的伯乐,也是管仲最要好的朋友。现在的社会我们的“朋友”很多,但基本上都出现在你春风得意时,当你落魄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又成了孤家寡人,因为其实你没有真正的朋友。

在这里管仲对于真正的朋友和知己做了完美的诠释,当你因贫穷而斤斤计较时,他能理解你不是贪婪,而是因为生活并不容易;当你为他谋划失败时,他理解有些事情不是一定能获得成功的,懂得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建议多次被人拒绝,他知道不是你的能力不行,而是没有遇到知音;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拼劲全力,是因为有所顾忌不能全力发挥;我有远大的理想还没有实现,有浑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平台,知道这些的人就是你的知音和伯乐,要用一辈子来珍惜。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是管仲的心声,鲍叔牙不仅举荐了管仲,还自愿在管仲手下辅助,这和现在很多人交朋友的哲学背道而驰。
管仲在执政期间,对内深刻理解治国之道是让百姓吃饱穿暖,做到衣食不愁,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作为君主只有遵循法令才能天下大治,国家才能发展;作为国家颁布的法令只有顺乎民意才能得到人心,反之国家就会灭亡。顺民意、解民情、同民心则天下大治霸业可成。

在对外方面,管仲善于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他提出的“尊王攘夷”让齐桓公可以行天下之权,得霸主之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