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真是世界公认的法医鼻祖吗?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宋慈真是世界公认的法医鼻祖吗

引言:《大宋提刑官》里塑造了一位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案情突破口的忠直提刑官,那就是宋慈,他对待每一具可以找出凶手的尸体,严谨而认真,破解了很多疑难案件,他还书写了一部《洗冤录》,这部书被誉为法医界的鼻祖。

《洗冤录》奠定了他在法医界的地位

虽然《洗冤录》作于南宋,但这部书是宋慈经过无数次经验整理而成的,他凭借勘测犯罪现场的实战,平反冤案无数,“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他在《洗冤录》中如此说道,他坚持一个案子多次审理,同时也重视现场的勘验。

全书被分为四卷,从生理、药理、诊断、治疗、预防、急救、检验等方面进行论述,有很多内容被沿用至今,对现代法医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譬如在骨折时用夹板固定伤断部位,包扎创伤用活剥鸡皮作绷带,它富于弹性。这些都是宋慈根据现场得来的经验,同时对于缢死之人的抢救方面的介绍,近乎现代的人工呼吸,在南宋时期,宋慈就已经开创了这个先河。

在毒物学方面他认为:“土坑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而尸软无损……”,这个用于毒气中毒的描写,很接近现代的一氧化碳煤气泄露,致人死亡的事件。

《洗冤集录》中,有一些检验方法虽属于验范畴,但却与现代科学相吻合,令人惊叹。如用明油伞检验尸骨伤痕,就是一例:“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现,用糟(酒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复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现。若阴雨,以热炭隔照。此良法也”。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纹路,微荫;骨断处,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损折,乃死后痕。

这些看起来神神秘秘的检验方法,其实在现代并不神秘,就是运用了光学原理,但是在生产力与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宋慈能提出这些先进的经验,也是值得夸赞的。

他严谨认真,视人命为天,坚守了提刑官的职责

宋慈一直认为,人命关天,除了对尸体、伤痕及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勘验,检验官要重视对现场周围以及相关人员的调查和访问,只有把各方因素综合思量之后,方能获取正确而有效的证据,以使得自己的检验结果得到印证,探明案件真相。

宋慈在这方面可以说极其严谨,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出色的检验官,有两个条件:一为尸、伤等检验的技术,二为综合素质的考量,且后者更为要紧。他的这些理论在现代依然是法医界的宝典,宋慈能在南宋时期就提出这种观点,可见其为人的正直严谨。

宋慈“博采近世所传诸书”,“会儿粹之,厘而正之”,加上多年实践经验,“增以己见”,终写成《洗冤集录》。他四任提点刑狱司,以身作则,慎重狱事,正如其所言,他真正做到了“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宋慈提出了一个合格法官的普世标准—洗冤泽物!

宋慈做提刑官之时,严肃谨慎,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为官清廉,生活朴实,一生无其他嗜好,晚年更加谦虚谨慎,爱惜人才,虽是后生晚辈,凡有一技之长,皆提拔引荐。因为他的谨慎认真,使得很多冤案在他的手中得以洗雪,说他是法医界的鼻祖,完全没有错,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宋慈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注定名垂青史。

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

的确,溺死的人多数男人背面,女人仰面,这是男女身体特点决定的。

先看人溺死后为啥先下沉又漂浮。

水的比重是1,人的比重男约1.052,女人约1.049,也就是说人比水的比重稍大一点。加上人体內大量进水,比重增大了,造成了人体比重大于水比重的悬殊,所以刚溺死的人体会沉在水里的。但是人死后,体内的微生物会分解尸体组织,产生气体,使尸体澎涨,当澎涨至尸体比重小于水时,就会浮起来了。

浮上水面的尸体为什么男的面朝下,女的面朝上?

这是男女的体型特征决是的,女人的骨盆比男人宽大,所以在性第二特征上表现为,男子臀小肩宽,女子臀大肩削。再加上臀部肥大,也就是俗说的膑大,臀肥腚大分量就重,所以溺死的女人在上浮重就面朝上了。反之,男子呢,腚轻肩宽,后轻前重,所以在上浮中就变成了背朝上面朝下的姿势。

从法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会不会“笑死”

从法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会不会“笑死”?

会,有笑死的。

这事发生在好几十年前。

话说,我娘家湾有个三爹爹,是我的长辈,我叫他三爹爹,现在管爹爹叫爷爷,三爹爹年轻时,结了个三婆婆,三爹爹脾气不好,喝点酒就爱打老婆,有一天,三爹爹又打三婆婆,一失手,打到笑穴了,于是,三婆婆就一直笑个不停,就这样活活的笑死了,死时才二十多岁。那时不像现在,医学发达,也不懂怎么解穴,就这么笑死了。

后来,三爹爹再也不喝酒,也没有再结婚,就跟侄子一起过,死时有八十多岁。

这是真事,绝不瞎编。

为什么有些溺水死亡的人被人拉上来胳膊和腿都是卷曲着的

首先感谢非著名胖哒邀请回答!

我是个出现场法医,也就是跟尸体打交道的法医,法医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法医工作,现在也是第十几个年头了。其实,每年出水溺死的尸体都得出几具,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希望能给大家普及一下法医学知识,顺便给大家解疑释惑。

有对法医学或者法医日常工作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头条号或者微信公众号“非著名法医”,有什么法医学上疑问可以私信我。

言归正传,题主的题目是为什么溺水死亡的人被他人救起来的时候胳膊和腿都是弯曲的。

应该就是如下图的样子吧。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死者的双臂像上屈曲,腿也是弯曲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呢?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法医学上名词“尸僵”。

尸僵是尸体的早起现象之一,就是人死后躯体逐渐变硬而僵直的过程。一般在时候1-3小时之内出现,12-24小时候最强,以后尸僵逐渐缓解,72小时以后尸僵可完全缓解。

溺水死亡的人,一般在水中经过激烈的挣扎,很多人被打捞上来的时候手中可能会抓有泥沙或者水草。从最初的窒息前期、失去意识直到死亡,根据体质的不同,死亡时间也会不同,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可能都会有,如果及时发现打捞出来进行急救,可能会有几率生还,溺水时间越长,被救活的概率越小。

第一、死亡的那一瞬间,尸体的姿态并不是固定的,这是因为水有浮力。如果尸体在静水中,重力和浮力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直到尸僵出现,把这一状态固定下来。如果在动水中(江河),刚死的尸体姿态就更不固定了,会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直至尸僵把尸体姿态固定下来。

第二,男女在水中因为身体结构差异、重心不同,一般大概率出现男俯女仰的身体姿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特别是会游泳的人,身体放松如果你躺在水面不动或者面朝下保持身体不动,你的四肢姿态是什么样子的?肯定是屈曲状态存在。同理,失去活力的四肢在水中也是屈曲状态,不可能出现陆地中死亡时候平躺的姿态,所以等尸体过1-3小时出现尸僵,尸体胳膊或者双腿呈现屈曲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溺水死亡的尸体并不都是这样的姿态出现,比如尸僵没有形成或者尸僵完全缓解的状态下,被打捞上来尸体四肢不会呈现屈曲状态。

夏季到了,天气炎热,很多人特别是农村的大人孩子喜欢去河中野泳,在水情状况不明的情况下,审慎下水,因为可能平静的水下藏有暗流或者漩涡,非常危险。不要图一时清凉,把自身置于险境。最近报道好多溺水死亡的事件,看着让人揪心。总之一句话:做好大人和孩子的安全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今天回答就这么多,喜欢的可以关注、阅读、批评、指正、点赞、评论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