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层,基层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说“基层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什么是基层,基层是做什么的

从管理学来说,基层就是权利机构的末稍,最低层。我们常说的基层有这样几种,一个是党的基层组织,就是我们每个党员都知道的党总支、党支部,有些大的支部还有党小组。另一个是政府层面的,我们常说的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还有一类就是工作在艰苦地区边远地区一些单位如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油气、核工业等央企部门。由于在基层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可以磨炼人生,锻炼意志,了解到更多群众呼声。基层也是党和政府政策的最终落脚地,要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基层的党员干部就必须懂政策、学政策、结合实际把政策落到实处,因此说基层最能磨炼人。基层工作经历,已经成为干部锻炼成长必不可少途径,成为干部提拔任用的硬条件。

为什么说“基层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

首先,基层是年轻干部建立群众感情、树立崇高理想的基石。没有基层经历,不与群众接触,长此以往,想问题办事情极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因此,只有把年轻干部送到基层,送到一线,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建立最密切的联系,通过亲身实践对基层情况感同身受,才能真正树立群观点、增强群众意识、増进群众感情、树立理相信念。

其次,基层是年轻干部锤炼工作能力的课堂,基层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基层的广就在于它有让年轻人施展理想抱负的平台,给予探索尝试的实验空间,有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去考验磨练意志品质,有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去锻炼培养工作技巧。年轻干部有知识、有干劲,理论与实际存在距离,能力只有在实践中オ能得到检验和完善。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却存在部分年轻干部思想不正,态度不端,陷入基层“镀金”的认识误区。同样,也存在基层对于青年人不够重视,认为青年人早晚会走,不愿意浪费过多精力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为青年干部下基层锻炼铺好路,青年干部也应有心怀鸿鹄志,勇于下基层。

第一,要把年轻干部送到基层,送到一线,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建立最密切的联系,真正帮青年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

第二,为青年干部培养营造良好的基层环境,一个方面基层应加强对青年人的重视,通过压担子,给位子来给青年干部锻炼的机会。另一个方面,应该合理施肥育苗帮助青年干部成长,例如可以举办一些青年干部交流会、老带新培训活动帮助青年干部夯实基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基层锻炼是“炼金”而非“镀金”,年轻干部应当发挥苦行僧精神,牢牢抓住基层锻炼机会,从严从实“走进去”,自身素质的同时,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光”和“热”

国考国税基层科员,省考基层乡镇科员都考上了,选哪一个

这还用选吧,肯定去税务局啊。

报考公务员,永远记牢一点:就高不就低,就大不就小。意思就是说,纵向考虑,能去层级高的单位,不选层级低的;横向比较,能去主要领导级别高、权力大的机构,不选级别低、权力小的。

比如省直机关和市直单位,毫无疑问选省直机关。省直机关一般都是正厅级单位,级别与地市级一样,衙门大,盘子也大,处级以下职务基本不受限,到点就提,只要不犯错,干个正处退休完全不是问题。正处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市直机关一把手,在市级层面,这已经是大佬级的人物,有几个能坐到这个位置?别说正处级,就是正科级,在市直机关没点道行都很难坐上。

再比如同级单位的组织部和民政局,两者单位级别相同,但组织部部长一般兼任当地党委常委,无论是级别还是权重上,妥妥地高出民政局一大截,如果两者之间选择,肯定选组织部。在横向层面选择,没有特殊要求其实很简单,把握好一二三四即可:第一,先选要害部门,比如两办;第二,再选常委单位,比如组织部、纪委;第三;然后进权重部门,比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第四,最后才是有哪去哪。

回归话题。国考进了基层税务,省考进了乡镇,从岗位上来看,两者相差不大,都是在基层,都是科员。但是从隶属条件来看,肯定是税务部门优于乡镇。税务是垂直管理部门,人事调配权归口上级税务部门,考进去了虽然是在基层岗位,但若干年后完全可能因为工作需要调入省市机关,无论从级别晋升还是发展空间上来看,都比乡镇要好。在待遇上,由于是垂直管理,税务部门很多执行的是省级标准,一般来说也比当地公务员要高。最关键的是,税务部门业务单一,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不像在乡镇,白加黑、5+2的干,常年吃苦受罪还得不到提拔。

基于以上因素综合分析,建议选税务。

“两年基层工作经历”是指什么

当年我在县里当副职领导,当了两年,单位的主要领导生病了,缺席了,组织上给我主持全面工作。但是,三年后,还是没有给我转正!你说我不合格吗?那我主持三年,一切工作开展得顺顺利利;你说我合格吗?三年都不被提拔为正职领导!憋屈,去质问上级组织部门。组织部门给出的回答是:“没有基层工作经历。”

我说,我在单位,从最底层做起,当了科室副主任,再当主任,然后当了单位的副科级副职领导,我不是从基层做起吗?怎么说我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呢?

他们说,基层工作经历指的是从乡镇做起。

后来,他们让我去乡镇挂职一年的副书记,回来后就提拔了。

挂职的那一年,实话实说,我在乡镇的时间还真不多,因为在单位里还有很多事情 ,就是挂一个名。乡镇也基本上没有具体安排,都知道我是去镀金的,都不当回事。

对我这个县级领导干部来说,乡镇就是基层。要想提拔,就要有一年的乡镇工作经历。

而我在县委办工作的时候,省里的社科联就派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到我们县担任县委常委、副书记,她来的时候,已经是副处了。我和她经常接触,她说,她也是来镀镀金的。不过,她来这两年,县里还真的安排实质性工作给她。“不到基层来,还真的不知道底下的不容易呢!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她挂职两年后的感慨。

对她这个省里的领导干部来说,县里就是基层,县里两年的工作经历,就是“两年基层工作经历”。

我们这里,还曾经有北京来挂职的呢!北京某精英培训机构,就有一个教授挂职我们县。当时他已经是副教授了,但是,要有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才能评教授。另外,到基层工作,不是你想来就来,是组织上安排你来你才能来,组织安排你来是有目的的,就是让你有基层工作经历。

来我们县挂职的那位省领导,来的时候是副处长,现在已经是副厅了!仅仅是过了五年时间,简直是在坐飞机。没有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她能晋升那么快?!

不仅是体制内的,国有企业的年轻干部,要想提拔,也是要到基层锻炼的。前几年,就有东风汽车公司,派一个年轻人到我们县挂职,就挂扶贫副县长,带来了很多扶贫项目,现在已经是公司副总了。

前几年,我们县里就曾经轰轰烈烈搞过“服务企业年”,派了大量的年轻干部到私企、事业单位挂职。我的一个同行就到县里一个规上私企挂职,后来提拔为经信局局长了。要当经信局局长,也是要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而我们这里县级,基本上没有国企 只有私企,所以,要镀金,也只能到私企挂职了。不过这也很好,让一些高高在上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了解基层的难处,让他们晋升到领导的位置时他们就好管理基层了。

总的来说:

  1. 不同的位置,“基层”的概念就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对我这个县级干部来说,乡镇就是基层,对市里、省里甚至是国家级来说,县里就是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