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什么意思?如何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什么意思

意思是善与树立信念的人,他的信念一旦建立起来,就不可能再更改,永远也不会动摇。

善于树立信念的人会把念头牢牢的抱在怀里,任是谁也夺不走。骗不走,偷不走,永远也不会丧失。所以,拥有一个善于树立信念的意识,拥有一颗坚定信念的心,就没有我们做不成的事。

扩展资料

1、出处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课建德,如下:“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2、译文

直译: 好的建筑者,他修建的建筑物不会因为基础不牢固而倒塌,善于抱定东西的人,是不会让他抱住的东西脱离自己的 善建者不拔: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 老子在这里用建筑的形象比喻修道修德、建德的重要性,建德犹如打基础,基础越稳固修得越牢固,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

3、赏析

最高境界的也就是最根本的,所谓物极必反也是这个道理,这也在教学上启示:最根本的也是最高境界的,是最该抱持的。

4、“善建者不拔”。建者,建德也。善于建德的人,其德根深蒂固,外物不能动摇,故曰不拔。“善抱者不脱”。抱者,抱道也。善于抱道的人,其道慎终若始,决不会半途而废,故曰不脱。“祭祀不辍”是说家道中兴,后继有人,祭祀不绝,烟火旺盛。韩非子说:“为人子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不灭之,谓祭祀不绝。”常言说,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建德抱道,福寿绵延。道统传承是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一个以道德传家的人,把建德抱道作为人生之宝、传家之宝一代代传递延续,让子子孙孙都成为建德抱道之人,这个家族就有了精神血统,有了文化基因。就会为这个家族提供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道德能量和持续发展的文化原动力。

5、老子是道德传家的创意人和倡导者,老子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吾将以为教父。”前人以道教化于我,我亦以道教化后人,吾将成为以道教化众生的教父。老子这样做了,所以他受到子孙后代永久的敬仰、爱戴、感恩和祭祀。

如何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言下之意,上级之于下级,家长之于孩子,老师之于学生,老板之于员工,要想有威信,有影响力,身教重于言教,一次身体力行胜于十次苦口婆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常言道,山不争高自成峰,水因善下而成海。做为上级和长辈,要想不怒自威,令行禁止,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品格高尚,内心强大,乐观自信,积极向上,才能有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才能一呼百应,一言九鼎。如果上级和长者自身心胸狭隘,才疏学浅,品德低下,如何能令人信服,如何能做到掷地有声?这大概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根源之所在!

“师欲善其事,必先修其身”是什么意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