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晚20点20分,大家有什么想法?二月二,为啥叫龙抬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2020年2月2日晚20点20分,大家有什么想法

祝: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兄弟姐妹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祝:我自己及家人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祝:天下所有人身体健康,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二月二,为啥叫龙抬头

古人将天上二十八星宿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对应四个星宿,东方四个星宿通称苍龙。在农历二月二这天早上的五点到七点,正好是苍龙的角宿从地平线升起之时,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农历二月二,正是春回大地,万物萌发之始,也开启了一年的春耕,因此,在此春耕之始,为了有一个好的开头,人们就将二月二作为一个吉祥的节日来庆祝,以求一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就定为春耕节。同时呢,在天象上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龙是我国古代最为崇敬的动物,预示着强壮、富贵和吉祥,我们古人也一直宣称是龙的传人,龙也一直是我们的吉祥图藤。因此二月二也被称为青龙节。

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春第一节,自然要采福纳祥,祛邪避害,图个好兆头。于是,我国各地,在二月二这天,就形成了不少的习俗。我们中原地区这里过二月二,自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宜忌习俗。

在二月二这天,适宜做的有三项:一是宜剃头。二月二也正是惊蛰之时,沉睡一个冬天的万物,开始复苏,植物返绿,动物苏醒,据说也是蛇类、虫类等冷血动物结束冬眠,开始抬头苏醒之时。蛇俗称小龙,蛇的苏醒抬头,就是龙抬头。人们从过大年开始,一个正月里都不宜理发,因此头发自然又长又压头,趁着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大人小孩剃头理发,有借龙抬头的吉利,以崭新的面貌来开启新的一年生活之意。因此,二月二这天宜剃头理发。二是宜呼吸采气。据说龙是强健无比的,威力惊人,正是所谓的神龙摆尾,翻江倒海。人们借龙抬头之日,在早起六、七点之时,到户外活动,迎着朝日,大力吸纳新鲜空气,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增添一年的福气、财气、运气、喜气和人气。三是宜吃龙食。龙是神秘吉祥的动物,人们将一些食物冠以龙的名称,吃进肚子里,有交好运之意。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用韮菜摊做的煎饼,叫吃龙鳞;吃米饭叫吃龙子;还宜吃炒玉米或炒黄豆,叫吃龙豆。据说吃龙豆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在唐朝时期的某年初夏,玉帝严令管雨的青龙下雨,以惩罚民间对玉帝的不尊重。大旱两个月,民间干旱地裂,庄稼眼看都要旱死。人们跪求玉帝慈悲,龙王显圣,赐下甘霖以解旱灾。青龙不忍民间受苦,就违背玉帝旨意,偷偷为人间下了场甘霖。老百姓得救了,青龙却被玉帝压在了大山之下。为了拯救青龙,万民跪求,众仙伏拜。玉帝就说:“只有人间金子开花,才能释放青龙。”人们知道后,哪里能让金子开花呢?苦思冥想之下,就家家开始在二月二这天遍炒玉米或黄豆,一时间人间一片金黄。为玉帝探看民情的太白金星,老眼昏花,就误认作金子开花了,马上报告给玉帝,于是玉帝就释放了青龙。久而久之,民间便有了吃龙豆的习俗。

二月二禁忌的事有四项一是忌做针线。据说二月二,龙抬头,做针线容易刺伤龙的眼睛。伤了龙眼,龙还怎么行云布雨,造福人间?二是忌磨面。常言道:“虎磨龙碾”。二月二这天磨面动碾盘,恐伤龙头,伤了龙头,更不了得。三是忌洗衣服。据说这天到河边或井边打水洗衣服,洗衣服的脏水容易污染河水,龙喝了脏水会伤身体的。四是忌吃面条。虽然说有的地方说吃面条叫吃龙须,但我们这里是忌讳吃面条的。据说这天龙抬头,正是蛇结束冬眠出窝的时候,谁家吃了面条,蛇就喜欢爬到谁家去。蛇是让人很恐惧的阴冷动物,谁都忌讳爬到院中屋内,因此还是在这天不吃面条为好。

我们的传统节日,多带迷信色彩,那些节日宜忌,让现在的我们颇感可笑。但这正是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过传统节日,享受民间节日习俗,更拉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月二有哪些习俗有什么寓意

在我国流传着许多的民俗文化,其实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我国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因此“龙”在人们心中就多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正月里,有不理发的习俗,大家都等到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寓意剪“龙头”。图个吉利,并讨个好彩头。

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古代人们没有好的天文器具来计算时令,但勤劳与善于发现的人们便根据天气变暖,大地回春等规律来推算时令,到二月二左右也正处于“惊蛰”时节。这个时候,严冬过去,天地万物都开始复苏,人们便在这个时节开始春种。

因此古代人也把二月二这天叫做“上二日”,也称“春耕节”。所以大家在这一天也有“祭春龙”的习俗。在《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记载:

“二月二,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就是说的这天祭祀的情景,在这天,人们会吃面条,寓意“挑龙头”,炸油糕,寓意“吃龙胆”吃爆米花,寓意“金豆开花”。还有的,会打着灯笼到河边去挑水,然后回到家里以祭拜的形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无论是以那种方式,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月二日马上就来了,二月二日在农村有什么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二是春节出正后的第一个节气,又叫“农事节”,“春龙节”。农村的谚语道出了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二月二,恰逢惊蛰前后,天气变暖,万物复苏,休眠蛰伏整个冬天的动物如蛇和青蛙,昆虫,如蚂蚁、蜘蛛等等,都开始苏醒了。休闲一冬的农民,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这个节日,预示着春耕忙农事了。

说到二月二的习俗,我们这里有剃头的风俗,又叫“二月二,剃龙头”。这一天,开理发店的生意特别红火,可以说是人满为患。特别是年轻人和小孩子们,农村有个禁忌叫,“正月剃头死舅舅。”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大家还是遵守,所以,憋了一正月的人们都会去剃头理理发。

我们这里,二月二这天有摊咸食,吃馅饼的习惯。用小麦面粉打成稀糊,放上鸡蛋,葱花和盐适量搅匀,就可以在烙饼锅上摊咸食了。但它又不同于山东的摊煎饼,做熟后,沾醋蒜吃,别有一番风味儿。至于做馅饼盒子,也非常的好吃,我就不多说了。

过去二月二这天,农村会有许多禁忌,如太阳没出来之前是不许人们担水的。据老人们讲,说是一早人们去担水会惊了龙头。万物复苏龙抬头,龙抬头就要起飞行云布雨了。所以太阳出来之前不要惊动它。当然,现在农村的人都用上了自来水,不用再去担水,更不会惊动龙抬头了。

二月二,农村的习俗有很多,我简单地说这些,不知道你们那里二月二有怎么个说法,欢迎你来说说,交流一下。

二月二是个什么节日

农历的二月初二,是正月之后第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对如今的人们来说,对二月二这天的了解,除了“龙抬头”这个名字之外,恐怕也就是理发这一种习俗了吧?实际上,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二月二可不只是理发这么简单呢!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二月二的缘起与演变

二月二是我国重要的一天,龙抬头节和社日节等都在这一天,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但凡是传统节日,总会有其萌芽期、成熟发展期和定型期,据学者研究,二月二这一传统节日在唐宋时期产生萌芽,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