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中印战争的真实历史(战争来了你会怎么做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战争来了你会怎么做

把菜刀磨一磨,准备些干粮,去深山老林打野,历史课上老师说过,换朝换代穷人常在。农民也很无奈,

印度真的很不会打仗吗,历史上被外族征服过几次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非常强势,九十万大军进入克什米尔地区,引发印巴危机。实际上,印度次大陆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印度(天竺)只是个地理概念。从古代到近代先后有不下十个国家和民族入侵过印度,造成印度人种的多样性,号称世界人种的博物馆。因此,印度人的战斗力是非常低的,大唐王玄策单人独骑借兵灭过中天竺(印度),突厥奴隶将军可以征服印度建立奴隶王朝。

印度大陆三面临印度洋,北面是喜马拉雅山糸,是一个战略安全的国度,只有西北部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之间有个缺口叫开伯尔山口,历史上,许多异族军队正是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进行殖民征服。假如,印度人有中国人一样的勤劳和智慧,在开伯尔山口修建一个巨大的关隘,派重兵把守,或许能免于任人宰割的命运。

古印度土著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曾建立过以哈拉帕和摩享左达罗为中心的灿烂文化。公元前十二世纪,雅利安人从伊郎高原南下。他们发现了开伯尔山口,把一座山命名为兴都库什山脉,意思是杀死印度人的意思。雅利安人在印度大陆中部和北部建立了许多国家,给印度大陆带去种姓制度,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螺四个阶层,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种姓制度影响深远,波及到现代,进入到印度人的骨髓里面。

公元前516年,波斯国王大流士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将其纳入帝国版图,做为第二十省。继波斯人之后,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亚利山大又率军东征,进入印度河流域后,在恒河流域遭摩竭陀国强烈抵抗,不得不兵分两路撤军。亚力山大把印度河流域做为帝国的第六个省,派兵驻守。

希腊人屁股还没有做热乎,被中原王朝打败的大月氏人,匈奴人先后进入了印度大陆,建立并存的王国,其中以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影响最大。八世纪时,伊斯兰教兴起。公元962年,突厥萨曼王朝一个奴隶将军的女婿率军征服印度西部,后来建立德里王朝,也叫奴隶王朝,给印度大陆带去伊斯兰教。

公元1500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率军进入印度大陆,在其中部北部建立一个帝国,即莫卧儿帝国。到十八世纪,英国人又征服印度大陆,建立东印度公司。历史上几次外族入侵,这些人同当地人混血融合,造成印度人种的多样性,有小黑人种,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等,因此,印度号称世界人种的博物馆。

公元1947年8月15日,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共和国成立,同信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分治。印巴两国在客什米尔问题上产生严重问题,几次大打出手。1962年中印战争,被中国边防军打得满地找牙。经过几十年发展后,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达十三亿多,开始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迈近。
印度人野心开始膨胀,他们自认为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几次在中印边境制造磨擦,最近对巴基斯克采取夺夺逼人的态势。印巴两国都是拥核的国家,当战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非常容易擦枪走火,引发核战争,对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危害,希望印度人不要玩火自焚。

都说战争很烧钱,为什么战争那么多

是烧钱多!但是那些资本主义侵略者国家帝国主义打仗可抢金抢银抢矿抢石油抢个人财产就比战争用的要多多就发了!所以他们喜欢战争!因为没有钱了经济消条了就去战争抢去!!我们中国人做不到也学不来资本主义的去侵略别人国家抢去!!

1962年印度被打的大败而归,今天安敢挑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写了上万篇文章、十多本书,是有真材实料。

大家有兴趣就多关注我,我知道很多历史的真相。

其实,中印根本不是1962年打完就没事了,后来还曾经激烈开战过,只是因为政治原因没有张杨而已。

印度皮痒不打不行 62年后还在洞朗以北挑衅三次

印军曾在1967年3次大规模入侵我国领土,地点距离洞朗地区不远。两军在洞朗地区以北激烈交火,甚至炮战。印军伤亡高达800多人。听萨沙说一说吧。

以下内容,主要来自王诚汉将军回忆录。

  王诚汉将军60年代担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开战的时候,他奉命在亚东地区视察工作,因此成为前敌总指挥。而1962年,印度被我军打败以后,一直叫嚣着报复。

印度有个特点,就是媒体妄尊自大,认为印度是不可战胜的。即便62年被痛打以后,仍然认为自己并没有输,甚至还打赢了。

在媒体鼓动下,印度民众也认为自己没有失败,只是被中国偷袭吃了亏。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军队又开始借助文革中国内乱时期,频繁挑衅。

从1966年开始,印军陆续在边境挑衅,派特种部队进入我国境内侦查、训练、甚至修筑工事,对解放军开枪开炮。当年,被我军发现的印军越境就有73次。

到了1967年,印军加大地面的挑衅规模,还不断使用飞机越境侦查。

双方的焦点,逐步聚集到中印边境的南段。

其中,印军将我军控制的亚东视为眼中钉。

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重要山口,解放军通过亚东可以随时从南下。

两军的焦点在要隘乃堆拉山口。

乃堆拉山口是一个重要的商贸通道,也是少数可以穿越喜马拉雅山的要隘。

仅仅1957年这里进出的货物就高达1.1亿银元,占中印贸易的百分之八十。

战争爆发以后,这个山口的贸易全部中断。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解放军曾经在包括乃堆拉山口在内的几个地区大量驻军,以声援盟友。

当时印度以为解放军又要进攻,慌忙放弃几十个据点向南撤退。

印巴战争结束以后,印军迅速卷土重来,又控制了这些据点,开始四处挑衅。

乃堆拉山口步兵战斗

  1967年9月7日,印军出动60多人再次跃过边境架设铁丝网,用刺刀刺伤阻拦的2名解放军士兵。

  面对印军肆无忌惮的行为,我方预感印度来者不善,紧急开始战前准备,调集了第11师的主力部队。

  果然,印军此次是有备而来的。

9月11日7点40分,印军突然出动第112山地旅一个连约200人。印军分三路从乃堆拉山口越境,向解放军边防哨所猛扑而来。

  我军连续对天鸣枪警告,印军毫不理睬,在近距离开枪射击并且投掷手榴弹。

  在印军的攻击下,我第31团机枪2连连长当场牺牲,另有6名战士负伤。

  见印军主动发动攻击,我军忍无可忍,立即开火还击,双方激烈交火。

  和印军胡乱进攻不同,我军首先使用6个火箭筒击毁了印军的7个前沿工事,然后用机枪和82迫击炮对印军进行压制。

  失去依托工事的印军,短短7分钟内就被击溃。

  印军残部坚持到8点12分,丢弃17具尸体逃出境外。

  事后印军宣布死亡43人,我军也伤亡了25人。

这是第一次战斗。

乃堆拉山口炮战

  吃亏以后,不敢再越境发动步兵攻击,转而使用炮兵17旅进行炮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