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你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06

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

       历史上中秋节的古诗有很多,其中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最具代表性。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此诗格律严谨、章法紧凑,气息浓郁,情感真挚。开篇首句,採用了平铺直述的写法。首联“海上生明月”,就把时间、地点交代的很清楚。此句朴实无华,脱口而出,没有一丝点染的色彩。下句“天涯共此时”引出人物,自然浑成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其层次井然、脉络分明,首先从眼前的景色写起,由近及远。然后一笔荡开,再由景入情,求得了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此联虽平淡无奇,却意境雄浑阔大。是历代‘’公认‘’的佳句,非常引人入胜。颌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以“遥夜”与“竟夕”相呼应,上承起首两句,采用了"流水对"的写法。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又极具远古风韵。接着又旁生枝节,描写了有情人之怨。嫌这月太亮,烦这夜太长,又恨这情景勾引起了人们的相思,而害得诗人彻夜难眠。其实这些都是在讲述这轮明月的美,更加引起人们对此诗、此情的关注。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接着写诗人披衣而起的情景和无奈心境,此联极为工整稳健、自然流畅。极其细巧地写出了深夜的实景和"对月‘’而不能眠的真情。为下一联作进一步铺陈及点染,不同凡响。未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之句,更是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悠悠托出了不尽之情,诗人突发奇想,要亲手把这轮明月摘下来,去送给思念的亲人。这是一种“尾巴高翘”的写法,是诗人倾注全力打造,加以提升之句。使情感更加激扬、浓烈。使理念更加明朗、清晰。是诗歌感性的升华,诗称之为情结。最后知之不可为,只好留在现实,囬到梦中去了。诗至此戛然而止,以梦作结,直吐衷怀,思念之情,难以名状,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结。这首诗的尾联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呼应了全篇,给人以旷达、超脱、潇洒和轻松之感,而且与诗开篇的平淡无奇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情绪和感情的表达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张九龄这首短短的四十字小诗内涵极其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人情味。其写作手法极为高妙,此诗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在传统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诗与苏轼的《中秋词》齐名,都是在描写中秋之月,都是在述说思念远方的亲人之苦。两者一诗一词,体裁虽然不同,但其旨意相似,各极其妙。张九龄是唐朝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陷害,被眨谪到荆州,在中秋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写了这首诗。苏轼也是遭受政治迫害后,流落到地方做官,在中秋夜望月感慨而作。若无这般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纵观《望月怀远》自然浑成,全篇皆是佳句。特别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前二句更能让人不胜感慨,而成为“千古绝唱”’。







你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中秋归家巧雨(自由新诗)

中秋佳节团圆,却雨涟涟。

泥泞湿滑似箭,濛濛无晴。

浑身湿透脸水,咬牙躬行。

一年一度亲情,手冷心烘。

有哪些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佳句

@富欢天下,品味人生。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佳句,稳居第一把交椅的,无疑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敢放出此话,估计异议的不会多。

大家伙不妨静下心来,去除杂念,先来欣赏一下苏大学士大文豪的原作:。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中秋,当时苏学士“外放”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天上皓月银辉,但是月圆人不圆,自己官场屡屡失意,又与日夜思念的胞弟苏辙(子由)长达七年未相聚了。

仕途上的一再挫折,加上手足分离的痛楚。老先生面对中秋圆月,百感交集,于是乘兴挥毫,写下了传唱千古的本篇。

词前的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作为小序,交待了写词的缘由与过程。

难能可贵的是,或许就是“欢饮达旦”的延续——大文豪尽管目前官场上失意连连,但他并不表现出落魄颓废。词的下半部分就体现了老先生对生活、对愿景仍然充满了信心,传导了热爱生活与乐观向上的豁达精神。

此词问世以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时,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已是震撼天下。著名文学家胡仔的评论很有代表性,他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极力推崇,直接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华人圈顶级歌手邓丽君曾经深情演绎过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声情并茂,直击人心。也基本上是她每个专场的“压轴大戏”,共鸣久远。

我是@富欢天下,教师从政扶贫经商多岗位历练。欢迎关注,共享进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