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在线阅读(从心理学角度看,拖延症的形成和某一种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有关吗
发布时间: 2023-07-06

从心理学角度看,拖延症的形成和某一种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有关吗

我是陈曌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

拖延症,经常会在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或者内心不想面对的事情,或者比较繁复难以引起愉悦感受的事情的时候发生。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会令人产生紧张焦虑、力不从心、气馁的感受。正是由于这些感受,让我们极力回避面对问题,一拖再拖,形成了拖延症。而这些感受的形成,与我们童年期的经历不无关系。

孩童时期,有些父母的养育方式过于挑剔和严厉,常常指责孩子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长久之后,孩子碰到问题就不敢去面对,还没有去做,就想到如果自己做错了又要被父母批评指责,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畏首畏尾,失去了勇气和信心。那过分温暖和溺爱的教育方式会怎样呢?

很多家长过于疼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他们穿衣、喂他们吃饭,这个不需要你,那个你不行的,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别人的倾向,同时他们也会产生一种他们什么都不要我做,因为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感受。同样,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总会想着让别人去解决,而自己躲在别人的身后,让人觉得没有担当,他们也是对自己失去勇气和信心的。

这些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的纠正,这些没有被教导如何正确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孩子,在长大后,总会回避生活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他们会缺乏勇气面对困难,并且生活圈子越来越小。童年期的经历固化了孩子们的行为,成了他们的人格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时侯,能够尽可能的去理解孩子,让他们能够避免犯错误,激励他们能勇敢地面对问题,帮助他们共同将问题解决,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这也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独立能力。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会鼓起他们的勇气去积极面对和解决难题,而不是一再拖延。

作者简介:
陈曌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擅长精神动力分析,认知治疗,人本治疗。
能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理论派系来制定适合的咨询方法,从而使来访者达到修通,成长和整合。擅长领域:婚恋情感、亲子关系、焦虑抑郁、自我成长。
无论您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学习中的拖延心理,怎么解决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对一些要做的事有些厌烦,不想去做,到最后慢慢就耽搁了。拖延不是简单的逃避行为,它可能包含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解(认知)、情绪感受(情绪)以及行动(行为)。要解决拖延症,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三管齐下。

(1)认知方法: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比如时刻提醒自己,那些比如“我一会再做”、“这件事我明天开始做”等等都是自欺欺人的;我们或许是懒惰,或许是害怕失败、不想行动,又或许仅仅是害怕,为了避免那些可能不会发生的后果。

(2)情绪方法:拖延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引起的,你想避开这种紧张、不快,想要用一个更加安适的行为来转移情绪,代替不快。比如,老师叫你写篇论文,而你不想写,有抵触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主宰你的心态时,拖延和逃避就成了自然反应。所以,我们要学会跨越情绪上的障碍。

(3)行为方法:当你拖延时,十有八九是在用一些压力小或不太重要的事,来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比如看新闻、打游戏。那么,如何行动起来呢?

我觉得有一下几个步骤:

(1)设定目标,合理规划,挑出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事情都是由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决定的,把这些因素挑出来。比如你可以用紧急、重要维度的矩阵把你要做的工作事务进行排序,整理出一个清单,先做重要和紧急的事情。目标又有大目标和小目标,将大目标分拆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分的阶段越小,任务期限越短,完成任务的奖励也就越及时。

(2)立即行动:我们需要理清潜意识的“无法忍受决策出错”的要求,接纳不确定性和不完美性。行动过程中懂得变通,尽管按目标实施很重要,但面对意外情况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样重要。对可能的变化做好准备,会减轻你的压力感,从而也减少不必要的拖延理由。

(3)坚持到底:解决决策拖延,需要接受到你的不完美,但需要坚持不懈。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异常简单的办法就摆脱困境,战胜拖延就如同过沼泽一样,可能需要不断挣扎、坚持不懈,如果我们走不出来,等待我们的就是深陷泥潭。

如何评价《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呢

《拖延心理学》被视作战胜拖延症的圣经。

好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两位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因为她们的拖延,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比和出版社约定的时间整整晚了两年。

这个故事还没完。

就在这本书终于完稿之后,两位作者如释重负,决定开车到市里去浪一浪。

结果发现她们的车被拖走了,因为一直拖着没有交停车费。

这个故事依然没有完。

两位作者特别坦荡,把她们的故事写进了新一版的《拖延心理学》里。

我在 2012 年买了这本《拖延心理学》,因为我感觉必须要想办法治一治我的拖延症了。

为什么到今天才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呢?

因为我拖了五年,才终于开始读这本书……

段子讲完,认真的来说一说这本书。

市面上很多时间管理的书籍,是从技术的角度,工具的角度,来让我们更多的提升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多做事」。

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是什么样的心理,在阻碍我们变得更高效,阻碍我们做那些我们想要去做的事情。

就好像是一个人,身上绑着无数的沙袋和铁链,那么即使他是博尔特,跑起来也不会很快。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就是要帮助我们扔掉那些沙袋和铁链,轻装上阵。

如果你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却一直拖着没有去做,并且你为此感到特别苦恼,那么我建议你来读一读这本书,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在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找到那个「心结」,化解它,你就能大步走向那个更好的自己。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章鱼读书」,和我一起,做更聪明的读书人。

回复「书单」,给你看更多精选书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