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哭墙是什么来历?亡国两千多年的犹太人,为什么会一窝蜂地返回巴勒斯坦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耶路撒冷的哭墙是什么来历

在耶路撒冷,有一面表面看起来毫不起眼,却世界闻名的墙。2000多年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面墙前,或高声祈祷,或默默站立,或泣不成声、或亲吻墙体。

这就是有名的“哭墙”,也被称为“上帝的邮箱”。每年都有大批的犹太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面石墙前,把自己心中的愿望写在纸条上,层层叠叠地塞进石缝里,向上帝表达自己的心声。

这些五颜六色的纸条,除了祷告外,更多的是希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以及犹太民族繁荣昌盛。

(耶路撒冷的哭墙)

“哭墙” 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东部,长约48 米,高约19 米,由约600 块巨石组成。公元初年,耶路撒冷被认为是欧洲的尽头,而“哭墙”正好位于欧亚分界线上。因此,“哭墙”也有西墙之说。

现在的“哭墙”,经过了千百万朝圣者的抚摸和洗濯,石头都已经被打磨光滑,粼粼发光,似乎闪烁着泪痕般的光泽。

“哭墙”是犹太人心中的圣地,镌刻着犹太人几千年来的信仰和苦难,也承载着犹太民族昔日荣光和历史的沧桑与悲恸。这面墙见证了坚强的犹太人在历经2000多年的颠沛流离后,依然能顽强地回到故土,重建家园,延续民族的辉煌。

因此,“哭墙”同时也是犹太人坚忍不拔的信念所在。所以有人说,没到过“哭墙”,就等于没去过耶路撒冷,也就没到过以色列。

为什么“哭墙”在犹太人心目中,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

这还得从它的历史说起。

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承袭王位,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建造了“第一圣殿”所罗门圣殿,成为了古犹太人的朝圣中心。

(所罗门王)

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占领,第一圣殿也惨遭焚毁,数万犹太人被俘虏和囚禁,史称“巴比伦之囚”。

其后,顽强的犹太人又在第一圣殿的废墟上建造了第二圣殿。

公元前37年,犹太人对第二圣殿进行了扩建,修建了台基,使得第二圣殿周围的平台更加宽阔。

公元70年,罗马皇帝对犹太人展开了血腥屠杀,又将第二圣殿夷为平地。为了彰显罗马军队的盖世武功,他们留下了圣殿的部分残垣断壁,这就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哭墙”。

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后,苦难的犹太人被迫流亡于世界各地,无法回到故土。直到拜占庭时期,犹太人才被准许每年一次回到“哭墙”前祷告。

每当这一时刻,大量的犹太人聚集在“哭墙”前放声恸哭,“哭墙”之名由此而来,并成为了所有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地。

二战时期,数百万犹太人惨死在德国纳粹的屠刀下,“哭墙”也就成了犹太人缅怀亲人和宣泄悲痛的精神家园。也给了所有的犹太人团结一心,永不屈服,誓与纳粹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哭墙”墙根下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被分为男祷告区和女祷告区。其中绝大部分为男祷告区,约占整个区域的三分之二,中间用屏风隔开。

(哭墙前祷告的人们)

男士在进入祷告区前,必须戴上帽子。因为他们相信上帝就在“哭墙”的上方,如果光着脑袋对着上帝,是一种对上帝不敬的举动。而女人则不必蒙头,祷告结束后,女人们一律要面向哭墙一步步退出以示恭敬。

在祷告的过程中,犹太人都不能直呼神的名字,凡是涉及到神的名字时,一律用点头表示。因此,祷告过程中点头频繁的程度,也就成为犹太人是否虔诚的表现。

关于“哭墙”,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

一是“哭墙”曾经流泪。在墙体六七米高的一块石板上,曾经出现过一片水渍,而且这片水渍经年累月存在,既不扩大,也从不缩小,更没有水滴掉落下来。

这个奇异的现象,引来犹太人的惊呼。因为在犹太教的传说中,“哭墙”流泪可是救世主“弥赛亚”降临的预兆。

后来经以色列文物局调查,这是因为哭墙另外一侧用于滴灌的水管发生渗漏所致,另一方面也因为长在石头中间的那些植物腐烂后所引起,纯属自然现象,和“弥赛亚”无关。

二是人们在墙缝里发现了数额巨大的支票。

据报道,以色列文物部门每年都要对石缝中的纸条进行清理,有一次居然在纸条中发现了一个装有70张支票的信封,总计金额超过了5亿美元。这些支票来自世界各地,并没有填写支票的接收者是谁。很显然,这是虔诚的犹太人献给上帝的。

这就是耶路撒冷的“哭墙”,它传递着犹太民族的一种精神和信仰,也支撑着不屈的犹太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

(参考资料:《犹太文化史》)

亡国两千多年的犹太人,为什么会一窝蜂地返回巴勒斯坦建国

以色列建国备选地点有两个,一是现在巴勒斯坦,二是我国东北,但是最终选择了前者,因为从历史渊源来看,犹太人原本居住在中东地区,心心念念想要回到故土,而且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使得犹太人不可能在东北划出一块土地建国,巴勒斯坦成为唯一的选择。

历史渊源

犹太人原本居住在中东地区,罗马帝国全面扩张,占领了中东,犹太人成为罗马帝国属民,公元一世纪,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横征暴敛,举行大起义,但是在罗马军团的全力镇压下,起义失败,耶路撒冷被攻破,教堂被焚毁,犹太人被驱逐,此后2000年,犹太人只能在世界各地流浪。

背叛耶稣的犹大是犹太人,犹太教与欧洲人的天主教、基督教格格不入,犹太人通过放高利贷赚取巨额资产,欧洲人称犹太人逾越节用基督徒的血涂在面包上,因此犹太人始终被欧洲民众排挤。尽管流浪了2000多年,犹太人一直没有融入欧洲,每当欧洲政局不稳定,出现风吹草动,犹太人就会立刻成为被迫害的对象。

每当遭到排挤迫害,犹太人都会产生复国的念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对犹太人的迫害达到高潮,600多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集中营,前所未有的种族灭绝行为引起全世界的愤恨,对犹太人的同情也逐渐增加,犹太人终于有了最佳的时机独立建国。

在东北建国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犹太人有已经产生在东北建国的想法,沙俄国内排挤犹太人,一些犹太人离开欧洲,前往俄罗斯远东和东北哈尔滨等城市,民国初期,哈尔滨犹太人数量超过2万人,并且建立了锡安组织,积极谋求建国。日本为了肢解我国,控制东北,需要犹太人的财力,于是制定河豚鱼计划,给予犹太人平等地位,承诺允许犹太人建国。

日本河豚鱼计划尽管吸引大批犹太人,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提供财力和技术,但是主流犹太人并不认可日本,也不赞成在东北建国,所以日本的河豚鱼计划难以维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不再掩饰对东北的野心,犹太人在东北建国的梦想彻底破灭。

在巴勒斯坦建国

1920年国联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巴勒斯坦划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阿拉伯人居住区,另一部分是犹太人居住区。此后不断有犹太人从欧洲前往中东,在与阿拉伯人的争斗越来越严重之后,英国限制犹太人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超过60万。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通过决议,允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犹太人终于回到2000年来梦寐以求的故土。但是以色列建国的前提是占有巴勒斯坦领土,阿拉伯人自然不愿意,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就遭到阿拉伯国家联合入侵,前后共爆发了5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使以色列吞并了整个巴勒斯坦,只要无法彻底消除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仇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就很难彻底平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