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药都”亳州:极力守卫抗疫药材价格平稳,药企开足马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最近这段时间,陈涛的手机响个不停。最忙的时候,电话打进来一天时间几乎都在占线。“经销商、政府客户、亲朋好友都在要货。”陈涛有些苦恼。

他是安徽省亳州市一家药业企业的行政总监,自12月8日国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其所在药企的主打产品“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成人治疗方案的用药之一,很快供不应求。

另一边,由亳州另一家药业企业生产的“羚羊清肺胶囊”被列入《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2022年第二版)》(下称“安徽省第二版推荐方案”)推荐药,也是出现脱销的局面。

这两家药企所在的亳州被称为“药都”,有着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价格形成中心——中国(亳州)中药材市场(下称“亳州中药材市场”),也有着众多现代制药企业。国家颁发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之后,市场对治疗感冒、发烧、咳嗽、解毒等领域的药品需求暴增,很多地方脱销,让亳州瞬时成为药业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12月14日到15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亳州市,探访医药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通过探访亳州中药材市场,了解板蓝根、柴胡、黄芪、金银花等涉疫重点中药材品种的价格走势,及市场监管部门为平稳市场价格而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违法行为所做的努力。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亳州中药材市场重点涉疫中药材的价格稳定,对稳定全国中药材市场供应和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康美中药网信息资源商务部的刘洺兵向澎湃新闻表示,亳州中药材市场内短期内重点涉疫中药材出现的市场挤兑情况已趋于结束,随着产地供应增加、市场情绪降温、监管部门严管等多方举措下,诸如金银花、板蓝根、柴胡等在内的中药材的价格正企稳回落。

而对于亳州众多药业企业来说,开足马力、加大产能,并在中药材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尽力平价供应市场,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药企生产秩序井然、药材市场重点涉疫中药材价格企稳,亳州为中医药抗疫做出努力,这也是亳州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雄心背后实力的体现。

作为“首位度”产业,近年来,亳州的中医药产业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实现了大跨步。目前亳州全市现代中医药产值已达150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拥有药品生产许可企业216家,中医药“走出去”步伐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亳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全力打造全球中医药贸易、中医药产品制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传承“四大中心”,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药企:多款亳州产中成药获推荐,满负荷保供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由位于亳州的安徽济人药业生产的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被推荐用于成人治疗方案,用于“症见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这也是疏风解毒胶囊第8次入选国家新冠肺炎相关诊疗方案/指南。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该药品此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九版)以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被列为推荐用药。

展开全文

再次获得国家层面的推荐,需求端更为旺盛,疏风解毒胶囊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加大了产能缺口。

14日上午,在济人药业的生产包装车间,疏风解毒胶囊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剂加工、胶囊填充等工序后,工作人员正在对药品装盒、塑封,随后将进入到抽检环节。

安徽济人药业研发的疏风解毒胶囊。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摄

“目前公司的4个车间正在采用24小时满负荷的状态全力保障供应。”济人药业行政总监陈涛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出于行业敏锐度,12月初的这次防控措施优化前,济人药业已对制药所需的包材辅料、原料进行了储备,目前药品所需原材料充足。但因需求激增、产能有限,新生产线投用需要时间,再加之药品生产出后检测往往还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多因素叠加导致市场出现了药品缺货的情况。

疏风解毒胶囊由板蓝根、虎杖、连翘、芦根、败酱草、马鞭草、柴胡、甘草8味中药组成。

据陈涛介绍,在整个社会对防疫中成药的需求短时间内暴增,导致用于清热消毒类药物的中药材,如连翘、板蓝根、马鞭草的价格水涨船高。

陈涛表示,在此情形下,他们依旧会继续平价供应市场,尽到一个药企应尽的社会责任。不过,他也担忧,虽然已经合理优化生产调度,工人也是三班倒的工作制加速生产,但趋涨的新冠病毒感染现象也会导致人力资源短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目前新冠肺炎感染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为主的特点,各地也在总结当地疫情防控、诊疗救治的经验,陆续推出适合地方特点的诊疗方案,安徽也不例外。

12月11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通知,发布《安徽省第二版推荐方案》,其中羚羊清肺胶囊、六神丸(胶囊)、银花防感汤(2号方)等列为推荐药。

安徽谓博药业研制的羚羊清肺胶囊。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摄

14日下午,在安徽谓博药业有限公司“羚羊清肺胶囊”药品的生产车间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工人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制药的一道道繁杂炮制工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羚羊清肺胶囊为该企业独家四类新药产品之一,其药品说明书显示,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咳等症状。在《安徽省第二版推荐方案》中的“治疗方案”中提到,如成人出现发热明显的轻型症状,可参考选用包括羚羊清肺胶囊在内的中成药。

“订单量增幅很明显,都在打电话拿着钱要货。”说起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出现的药品供不应求现象,谓博药业创始人、董事长王超脸上露出担忧神色。“最快一批药也得到本月底产出来。”

他解释,不同于部分被推荐的药品工序少、工艺简单,羚羊清肺胶囊有24味道地中药配方、136道工序,需多次检验检测,生产周期偏长。“就算多步骤同步进行,生产一批药品也需要一周时间。”

王超说,谓博药业目前有一个生产车间,订单增多后他们准备投用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将原有一周生产一批3万盒左右的产能提升一倍,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但他同时补充,该目标的实现前提是职工能保证基本在岗。

相较于部分药企担忧制药原材料短缺影响产能,王超和济人药业的陈涛不约而同更担忧新冠病毒感染的工人增多后导致人手短缺。

和陈涛他们所说的观点一致,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且药品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但王超认为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平价且保质保量的供应。“做人的良心、做企业的责任心要求必须这样做。”王超介绍,他曾经是一名医生,创立谓博药业并发展至今,始终牢记医生“救死扶伤”的宗旨以及制药人的良心。边说,他边给记者指着公司产品展示间镌刻的几个大字“诚信、谓德、博纳、创新”。

与羚羊清肺胶囊一样,知名药企雷允上药业集团生产的“六神丸(胶囊)”也被列入《安徽省第二版推荐方案》,同样被纳入到“治疗方案”,其被推荐用于成人出现的咽痛明显症状。

同一日,在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操作间机器轰鸣,全自动生产线上,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泻、行气宽中止痛的中成药“黄厚止泻滴丸”被罐装到药瓶中,包装后待抽检。

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黄厚止泻滴丸”近期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治疗新冠引起的腹泻有明显效果。”公司董事长刘铁锋向记者介绍,因为被验证有实际疗效,前几天,政府主管部门还第一时间向他们传达优惠政策,帮他们开拓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第二版推荐方案》中,也提及了“预防方案”,亳州药业研发的“银花防感汤(2号方)”被列为首选预防药。

据安徽协和成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协和成药业”)副总经理赵维合介绍,今年3、4月份时,当安徽面临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时,2号方曾被用作于密接、次密接、一线防疫等重点人群的预防药剂使用,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作用。赵维合同时补充,目前,亳州2号方仅作为华佗中医院的院内制剂,未在药店等公开渠道进行销售。

亳州二号方银花防感汤(颗粒)。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摄

赵维合说,2号方分为颗粒与汤剂两种规格。目前,市场需求大增,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不到的情况下,电话联系当地中药房,让中药房用中药饮片代煎2号方,以备之需。

药剂师配置的“亳州二号方”。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摄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亳州门诊部,药剂师对2号方所需的药材进行称量、配药后,被送至了煎药室。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市民通过门诊挂号预订的2号方中药汤剂,“目前预订人数大增,煎药工序耗时,因此,前一天下单的汤剂,等到第二天才能取到。”

市场:涉疫药材涨价冲动明显,监管部门打响平价“保卫战”

亳州之所以被称为“药都”,还在于它是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观察亳州中药材市场主要涉疫中药材的价格变动情况,对感知整个国内市场有着重要参考。

12月15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亳州高新区的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在这个建筑面积120万平米的市场内,入驻药企2000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