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是在网上投简历好还是直接到现场招聘会?请职场朋友指点,现在网上投简历靠谱吗要注意哪几个方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找工作是在网上投简历好还是直接到现场招聘会

我来说下我上一家公司在网上招聘的情况(公司名匿了,坐标上海),行业属于互联网,公司小没有专门的hr,财务兼着,这个行业十分缺人都知道,当然了缺的不是刚毕业的学生或是培训班出来的,缺的是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参加过大项目的,有大公司从业经历的。这种人才是与可遇不可求的。这家公司在智联、前程无忧等都发布招聘信息。长年挂着,这些网站按年收费是一个原因,反正花了一年的钱,不挂白不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碰到两个人才,说句实话,真有大牛来的话,老板会直接开人给大牛腾地方。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对于收到简历是如何处理的,公司人少,财务本来就忙,我偶尔也会搭把手,如果不是急着招人的话,基本上公司收到的简历是一星期看一次。而且网上的简历投递量是非常大的,就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一个职位每周都能收到上百个求职简历,而到了找工作高峰每周几千个不成问题,这还是因为招聘信息排名靠后并且发布时间长了(偶尔才更新一下)。大公司能收到多少更不敢想。而我们公司看简历花不了一个小时,这就是托网站的关键字搜索的福,看简历前一般会先搜3年以上工作经验之类的关键字,如果结果还是太多,就添加其它关键字计算机专业本科,bat项目经验等,直到剩下最多几十份简历的时候才开始看,其它直接标记为已读。也就是说你简历中没有某个关键字hr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这个行业的hr的做法基本雷同,我猜其他行业区别也不会太大。所以去现场招聘往往能得到更多机会。当然了简历特别牛叉的人除外

请职场朋友指点,现在网上投简历靠谱吗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其实目前绝大多数招聘都是通过网上投递简历进行的,互联网招聘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提高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匹配的效率。但是诚如您所说网络申请毕竟摸不到看不着,面对着信息不对称,海投没回复等等让人捉摸不透的问题,所以要保证成功找到工作确实有很多小技巧,在这里给您些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招聘平台选择

虽然都是网络投递,但是也分很多种类。除了大型的公司往往通过自建招聘平台外,目前多数公司都将招聘业务委托给第三方。在第三方平台中也有很多细分类别,在此罗列如下:

1、第三方招聘平台分类

(1)大型综合性

这种类型中,公认的平台主要是猎聘、51job和智联招聘。平台上公司质量处于中上等,岗位可信度、更新度都相对有保障,同时也有简历提升、猎头服务等功能,您可以深度挖掘一下。但是正式由于以上优势,相对的投递人非常多,热门岗位自然竞争较为激烈,简历大量投递后没有反应实属正常现象,不用着急,耐心等待以及及时投递最新岗位即可。

(2)新型特色型

其实在线招聘行业发展已久,目前基本上是寡头垄断状态。后来新生的招聘平台都是看中细分市场并深挖某些功能,例如Boss直聘。这类型平台上主要是新成立公司较多,为了解决新公司渴求人才、提高双方相互了解效率,平台会对一些特色功能进行加强,如对话功能、行业关注度、猎头主动营销等等。在这类型的平台上,求职者主要注意公司质量的筛选以及提高自身积极性。当然也需要对一些过于主动,同时工作岗位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邀约审慎判断。

除了以上平台外还会有很多其他第三方特色平台,但是不管是何种规模、类型,在使用第三方平台时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2、平台投递注意点

(1)平台知名度

上文中有提到新型特色型的招聘平台,这类型平台虽然新且规模不大,但是至少得到业界认可。对于一些听都没有听过,或者登陆后信息量非常少,发布岗位公司不真实,岗位几乎不更新等等平台还是要坚决淘汰,这种投递是无效的,甚至会泄露个人信息

(2)岗位更新

某些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平台积累岗位较多,后台维护不到位或者委托公司要求,一些岗位发布已久但是仍然在不断更新,投递前一定要关注岗位的更新情况。“连轴转”类型的岗位投递进去基本都是没有反馈,而且这类型的岗位往往是人员流动大的岗位,稳定性较差。

(3)公司hr岗位和猎头岗位

在网络平台上活跃的包括公司hr还有大量的猎头。建议主要投递hr发布的岗位,比较直接,而且需要时刻关注hr是否在线,以及投递后的反应,如果能够发送信息进行交流,不管对方是否回应,一定要大胆主动毛遂自荐,部分hr会当场回复。对于猎头岗位,目前来看其实投递成功可能性较低,毕竟属于付费服务,但是建议您可以积累一些猎头朋友,比如微信、电话等等联系方式,也是未来找工作的途径之一。

(4)不推荐无记名海投

有很多人认为网上投递简历找工作就是赌概率,所以海投成了主要的战术方法。除非您确实没有明确的求职方向,可以海投;本人是非常不推荐海投战术的,特别是不记名海投一方面海投并不能帮助您积累在线找工作的经验,也不能帮助您熟悉某一工作岗位的内容和要求。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是,当对方公司打电话过来,不记得是否投递、不记得公司名字或者大概岗位等反应都是令人反感的。因此即便海投,也请记住公司名称与大概岗位方向。如果接电话时真的忘记了,就先找借口无法谈话,做好功课后再回拨。

二、简历撰写技巧

1、工龄、经验、相对优势

以上是求职中的三个主要方面,首先需要清楚自己在这三方面处于何种水平,其次在自制简历和网上填写简历过程中要合理完整体现出以上内容,最后突出相对优势以补充短板。建议简历优化策略如下:

(1)尽量将短板提高

任何人无法保证自己的履历是完美无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使关于自己的介绍贴近岗位需求。首先对于客观存在的严重影响求职的问题,如跳动频繁等,尽量回避,比如可以挑选具有共性的工作内容进行展示,而不显示或者弱化期间的其他工作;其次,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甚至是障碍的事件,可以通过改变描述方式来迎合工作岗位的要求;最后,简历本身应该具有逻辑性和集中性,不管实际工作中做过的工作是什么,简历体现出的一定是具有统一性的内容,诸如求职者的能力、职业方向、特别技能、性格特征等等,而这些内容看起来又是正好符合招聘岗位的需要的。

(2)全力突出优势

有人说,自己实在找不到有什么优势可以突出或者跟别人相比一些自己以为还不错的方面也算不上优势。那么我想您应该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具体方法第一步,回想自己已有的工作经历,这部分一定要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第二步,针对每一个自己亲自参与或者协同的步骤深入分析;第三步,针对部分重要的内容可以适当加强自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您可能参加过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中其实您并没有发言权,但是确实列席并旁听了核心内容。那么其实您可以说自己参与协助过某项目,并在项目的某些环节(也就是会议上的内容)切实承担了工作。之所以可以这样说,是因为您对这部分内容确实是了解的,不管在简历和面试中都可以毫无破绽的回答。

我想再琐碎没有意义的工作经过以上推敲都可以挖掘出自己的亮点,同时,再加入对自己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精神的体现,优势部分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完成。这样极大可能会引起Hr的兴趣想见一见,过了简历这一关就成功一大半。

(3)关于投递岗位匹配程度

很多人在浏览招聘信息时,都会过分关注公司提出的工作年限的要求,针对这部分,我的个人观点是这样。其实公司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无非是认为时间代表了工作经验和一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前者,关于工作经验部分,其实可以很好的通过工作内容描述、项目经验罗列来显示。有很多公司在用人时会讲究一个性价比问题,如果应聘者虽然工作时间不足,但是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那对公司来说反而是高性价比选择;后者,工作的稳定性,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回答,我建议您回答的是永远不要牵扯到个人矛盾或者对公司对领导的看法可以适当对公司做出评价但是一定本着客观原则,可以说原来的环境比较安逸,希望挑战一下自己;进一步学习提高但是原本的单位没有机会;觉得有更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且自己在这方面更有经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