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名言日本(日本“海自”现在有多少实力
发布时间: 2023-07-17

日本“海自”现在有多少实力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在实力可以排行亚洲第二,世界第七。

日本海自这几年发展比上世纪80年代要慢了一些,装备更新和建设的速度慢了下来,虽然依然想要追求世界一流水平,奈何美国海军舰艇更新速度在这几年放慢,日本想要新技术、新军舰也实在是没有进口渠道了。

图为海自2艘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日本海自完全依靠美军,也完全融入美军体系。他的建设要受到《美日安保条约》和《日本防卫大纲》两个文件的指导,也就是要在美国授权的范围内建设。所以,日本海自事实上就是弥补美军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或者加强美军在某些方向的力量。比如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建设非常侧重于反潜作战和防空作战,事实上就是为战时美军提供掩护。

日本海自拥有7艘宙斯盾驱逐舰,包括4艘“金刚”级、2艘“爱宕”级、1艘“摩耶”级,另外还有1艘“摩耶”级驱逐舰正在海试之中,另外还拥有4艘“秋月”级驱逐舰和2艘“朝日”级驱逐舰,这些驱逐舰中,宙斯盾舰主要负责区域防空,“秋月”级负责“僚舰防空”,“朝日”级因为不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因此只能负责自己的防护。

图为海自金刚级驱逐舰。

图为海自爱宕级驱逐舰。

不过,“朝日”级驱逐舰则侧重于反潜作战,与此类似,日本海自的“高波”级和“村雨”级驱逐舰事实上也是主要侧重于反潜作战的军舰,他们都配备了完整的舰首、舰壳声呐和拖曳声呐,装备有2架反潜直升机。除此之外,日本还建造了4艘直升机航母,这4艘直升机航母包括2艘排水量2.7万吨的“出云”级和2艘排水量1.8万吨的“日向”级,他们都能搭载20多架直升机,以加强反潜作战和两栖作战能力。

图为海自高波级驱逐舰。

图为海自村雨级驱逐舰。

通过日本海自的主力军舰配置可以看出,日本海自除了没有真正的航空母舰,已经拥有了大部分“为航母护航的军舰”,其海上力量攻击力较弱,没有侧重于攻击的军舰,所有军舰的反舰配置都是8枚“鱼叉”反舰导弹,亚音速,射程仅仅200公里左右,根本不足以胜任现代化的反舰作战,日本海自所有军舰不具备发射巡航导弹能力,因此从配置上看,日本海自就是一个为美国海军护航的力量。

图为海自朝日级驱逐舰。

图为海自摩耶级驱逐舰。

从实力排行来看,日本海自排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印度之后,前五常不必多说,弱于印度主要因为印度有真正的航空母舰,也就是排水量4.5万吨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并且印度海军还拥有从俄罗斯租借的核潜艇,以及3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2艘“德里”级驱逐舰、6艘11356型护卫舰等比较现代化的军舰,最重要的是,这些驱护舰都具备发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攻击力还是很客观的。

因此总的来看,日本海自服务于美军任务,服从于美军要求,不具备很强的独立建军特征,也不具备完整的作战体系,虽然装备很先进,军舰也很多,但是受限于攻击力不足,没有核心军舰,因此也只是一个三流海上力量。

世界著名领袖罗斯福丘吉尔对日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早有极其深刻的评论

首先说一下日本这个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而且是一个多火山,其被称为日本圣山的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列岛上平原是很少的。岛国,多地震,多火山,少平原。这就使得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其匮乏却又多灾的国家,因而其忧患意非常的强烈。也造成了其一直想要对外扩张的渴望。冷兵器时代,日本由于人口和资源的劣势,其虽然也想对外扩张,但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先有唐朝时期联合百济与大唐新罗对战,结果被大唐名将刘仁轨领导的唐新联军在白江口击溃,全军覆没。经此一战,日本立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大唐的强大,于是赶紧向大唐称臣,并大量派遣唐使向大唐学习。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想要进一步征服朝鲜,占领中国。于1592年发动“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人心不足蛇吞象,尽管一开始日本势如破竹占领了朝鲜全境。但后期在大明与朝鲜的联军抗战之下,最终失败。

及至到了近代,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大增,而同时期大清却大大的落后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小小的日本居然能打败大清,这使其野心极度的膨胀起来。一步步开启了它的征服中国政策。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一次次对日本的帮助,日本恐怕到现在还是一个愚昧野蛮的奴隶社会,然而他的每一次崛起,却总是以对中国的侵略为方针。每当其强大的时候,必行对外扩张之路。这是由它的国情决定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对日本的评价,也是因为深有体会。用普京的话来说:镜子不擦不明,日本不打不行。历史之鉴,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不进攻澳大利亚

首先要说明的是,不是不进攻,只是没成功而已!

当年日军已经推进到了据澳洲仅一水之隔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其轰炸机甚至还轰炸过达尔文港。

而在巴布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军队和日军鏖战许久,二十万日军尽乎全灭。

战后,澳大利亚更是强硬的将140名日军战犯全部处决,大快人心!

所以,二战中日本和澳大利亚,是有过强烈的碰撞的,只不过日本没能够登上澳洲而已!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澳洲没有让日本拼命的东西,不算是日本进攻的重点,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所以日本在进攻过程中的表现不是很积极。

首先说明的是,在日本的战后格局构想中,澳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那里有着他们做梦都想抓到的麦克阿瑟。但总体来讲,澳洲并不是首要的战略目标。

虽然说澳大利亚的物产资源也是非常丰富,但是最关键的石油和橡胶材料却含量稀少,日本在战争后期急需要这两种资源,如果派出巨大兵力拿下澳洲,他们并不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需要的战略资源。所以东南亚才是日本的关注的重点。

要是澳大利亚有石油和橡胶这两种资源,估计日本人会疯狂的扑向这里。毕竟在中途岛之战前,日本是南太平洋当之无愧的霸主。

当然乐,不是说澳洲其他的资源不诱人,日本也想要。但是澳洲国土面积庞大,国中又有750万的高素质公民,就算想把他拿下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而且在成功占领澳洲以后,日本方面也需要派出大量兵力驻扎在澳洲,这样一来,占领澳洲不仅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好处,反而会分担自己的有生兵力。

当时日本的海陆军还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对攻打澳洲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

海军主张拿下澳洲,并制定了攻打澳洲的严密计划,准备出动本国15个师团的兵力对澳洲进行猛烈的进攻。

而这个计划单单依靠海军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登陆之后,还得依靠陆军。

可是当时的陆军并不对此计划表示支持,日本陆军的形势在多个战场上都不算太好,所以他们根本不同意开辟澳洲战场,因为这件事情,众多的海军和陆军将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陆军少将和海军参谋甚至大打出手。

少了日本陆军的支持,海军对该计划也无能为力。所以在如此大的分歧之下,该计划也没有顺利实施。

所以日本对这个计划并不是特别用心,在多次的试探性攻击失败以后,他们基本上就放弃了攻打澳洲的计划。

所以,自身的实力是个大问题。

而且日本距离澳洲非常遥远,长长的补给线就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这种长线作战大大增加了日本军队的疲劳感,在打到巴布新几内亚之时就已经出现了“疲软”现象,这样的战斗力更不用说打到澳洲本土了。
这也是擅长丛林热带战斗的日军,在巴布新几内亚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在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澳洲还是很给力的,充分将其骨子里的“野蛮”给发挥了出来(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囚犯的流放地)

在战争开始以后,日本虽然多次派出飞机对澳洲进行轰炸,不过这些行行动不但没有让澳洲群众感到惧怕,反而让他们组织了占全国人口近1/7的兵力实施反攻(近百万的军队,说其实全民皆兵也不为过)。

而且这些士兵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在新几内亚和日军交战的过程中,这支军队打的日军没有还手的力量,很多日军还出现了逃跑的现象。和东南亚的英国宗主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