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废除汉字,他写下2篇奇文讽刺,全文读音都相
发布时间: 2023-07-11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在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中长久地流传并繁衍不息,表明了中华文化底蕴之强,而其中文字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字代表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体系,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文字是交际工具,是知识的媒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汉字的形成也经历了长久的变化,最终才形成了如今顺应时代需求的汉语。

有人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相当复杂,虽说这话不假,但是也表明了汉语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和独特的魅力。汉语文字的发展如今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水花,可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程度。不过,汉字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曾经也出现过一次关于文字的讨论,专家建议废除汉字,不过爱国人士写下2篇奇文讽刺,全文读音都相同,从此也打消了有人想要废除汉字的念头了。

在那个时局动荡的民国时期,国内处处被国外列强压制,国人抬不起头,因为外来文化带来的碰撞,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国人竟然开始质疑起自己国家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对自己国家的文字变得不自信,认为中国字四四方方,在国际上跟其他国家文字比起来显得很落伍,于是乎便有人提出废掉自己的汉字,采用英文字母来代替。

展开全文

此提议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汉字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迟早会被替代,英文字母简单十分好学,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文盲。但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人表示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的心血,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剥夺的财富,假如废掉了汉字,那和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最后局面。

当时,两派都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才子赵元任便写出了一篇奇文,直接让那些叫嚣着废除中国汉字的人闭了嘴。他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文字的深远意义向世人证明了中文的魅力,在他写的文章中,所有字都是同一个音的同音字,但是却用这些音同字不同的字表达了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整个文章读下来感觉到他对文字的把控之高,更多的则是感觉到了中文的语言魅力,而这是英文字母完全达不到的水平。赵元任在《施氏食狮史》中全部用了“shi”的音,而整个文章读下来却是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十分精妙,如果用英文字母表达,那通篇读下来都是“shi”的音,读者也是不知所云。

在赵元任看来,中华文化还能在经历了千年后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废除对于一个文化底蕴很强的国家而言就是灾难,就像是丢掉了自己特有独有的瑰宝,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在世界之林也站不起来,其国际影响力会直线下降。所以他便用了这样的一种方式告诉国人,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中国汉字不可弃!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