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最尊敬的六位祖师,“前三祖、后三祖”,是哪六位呢?杜月笙为什么在临死之前,把所有的别人借他钱的欠条都烧了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青帮最尊敬的六位祖师,“前三祖、后三祖”,是哪六位呢

说起青帮可能最让人熟知的就是民国时期的青帮三大佬也就是上海滩三大亨,分别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但是在青帮历史上最受门下弟子尊崇的其实是青帮开山立派的六位祖师爷,江湖上称之为青帮六祖,而青帮六祖又分为前三祖和后三祖,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青帮六祖的传奇故事。

后三祖创立青帮

其实青帮六祖还得从后三祖说起,不过不要误会,后三祖可不是大家熟知的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啊。青帮的后三祖实际上是青帮的创派祖师,关于后三祖创立青帮的事情还得从清朝雍正时期说起。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上承康熙盛世,下启乾隆盛世,对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其实历史上康熙晚年弊政很多,皇室内部有康熙诸子争位的事件发生,朝廷外部又是生平日久,官员开始堕落腐化,各地方政府亏空很大,国库空虚,康熙晚年面对这些国家矛盾是有心无力,因此实际上康熙交给雍正并不是一个盛世江山,而是一个承平日久弊政频生的江山。

雍正继位时江南地区就已经人心不稳,反清复明组织的天地会在江南地区频频爆发小股的起义,虽然天地会领导这些小股起义对清朝根基没有造成动摇,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国困民乏必定会造成更大的起义,雍正深明此理,因此雍正继位后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雍正积极命各地官员填补亏空,并能对亏空进行追缴,并在地方推行火耗归公,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在社会上雍正废除了贱籍制度,把贱籍改为良民,有效提高了原来贱籍人群的生产积极性,在朝廷上雍正强化皇权,革除了八旗旗主的权力,在农业上也是最重要的,雍正取消了人头税,改为摊丁入亩,并且取消了地方士绅的特权,要求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的这些改革史称雍正新政。

在雍正新政中,雍正极为重视农业生产,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政策都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重视农业的政策,在农业产量提升上来之后,雍正就要在天下大设粮仓,还要保证粮道畅通。

然而运输粮道在雍正之前都是以走旱路为主,但是旱路的路程远不说,风险还很大,况且运输成本也比较高,因此雍正就想改走水路开启漕运。

同时江浙地区天地会领导的起义不断,雍正任命心腹重臣李卫成为浙江总督,专门负责剿灭江浙地区的反清组织天地会,李卫虽然尽职尽责,先后抓捕了包括江南大侠甘凤池在内的不少江浙地区天地会领袖人物,但是天地会成员大多是贩夫走卒身份驳杂抓之不尽,因此雍正就想到天地会的人反清无非就是因为生活不下去,收入不够,既然如此不如就给他们创造就业岗位,让江浙地区的贩夫走卒都有了稳定收入,这样不就减少了天地会起义的爆发。

因此在雍正需要漕运畅通同时还想要稳定江浙地区的贩夫走卒,减少天地会起义事件,所以雍正就派心腹重臣田文镜为钦差,并公开贴出皇榜,想将朝廷的水路运粮以官督民办的形式承包给民众。

当时杭州武林有一位名叫翁岩的人就想揭皇榜揽下这笔公家买卖,这个翁岩原籍山东聊城人,后来落户江苏常熟,年轻的时候曾考中秀才,由于屡试不第,因此弃文习武,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武艺,是少林俗家弟子,后来在武林同道的影响下,加入了天地会。

翁岩还有两位结拜兄弟,分别是钱坚和潘清,老二钱坚也是原籍山东聊城,落户河南开封经商, 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后来跟随翁岩一起加入了天地会,老三潘清是浙江杭州人,一身武功均传承自两位结拜义兄。

三兄弟之所以揭下皇榜就是为了谋一条生路,他们虽然是天地会中成员,对清廷不满,但是反清的前提也得让自己先能生存下去,因此他们揭皇榜挣清廷的钱也是为了生存。

揭下皇榜之后,三兄弟就着手组织人手帮助朝廷兴起漕运运粮之路,由于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就形成了帮派势力,这就是后来的青帮,由于最初的时候青帮中人都是以码头漕运为生,所以最初也叫漕帮。

因此翁岩、钱坚、潘清三兄弟也被青帮后人尊为后三祖,称之为翁祖、钱祖、潘祖。

青帮创立不久,翁岩和钱坚就先后去世,此后青帮一直由潘清负责管理并壮大,由于三兄弟一身武艺均传自于嵩山少林寺,因此潘清后来管理帮会都是以少林禅宗教义约束帮众,佛教本身就是导人向善,因此佛教教义很适合约束帮众。

在青帮中都以入帮字辈师徒相称,帮规第一条就是不能欺师灭祖,青帮内部设立了四庵六部来管理帮众,四庵分别是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寺庵,六部则是仿照朝廷的六部而设立,也就是礼、吏、户、兵、刑、工六部。

朱寺庵本是翁祖讲学之地,后来成为青帮负责讲授禅学和武学的机构;刘寺庵是钱祖讲学之地,后来成为青帮负责讲授商道和财道的机构;黄寺庵是潘祖讲学之地,后来成为青帮中讲授帮派管理理论的机构。

石寺庵其实很有说法,潘清大概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跑漕运的途中去世,当时青帮中一位都是潘清的徒孙辈的第五代弟子王培玉一路从直隶帮助把潘清的遗体运回杭州老家安葬,并且王培玉对于祖师爷潘清去世十分悲痛,回到杭州还为其守墓,整日悲痛不已,不思饮食,不久之后王培玉在潘清墓前去世。

青帮的帮众感念王培玉对待潘祖如此忠诚孝顺,因此尊其为护法小爷,并特意为其开设了石寺庵,而石寺庵则成了青帮后来专门为帮众讲授帮规和江湖道义以及忠孝理论的机构。

六部则是由四庵管理,并分理帮中大小事务。六部中兵部负责组织人手护卫帮派总坛,一旦有江湖纷争,兵部就可以调派帮中人手护卫帮众和总坛;刑部则是青帮的执法机构,负责监督维护帮派纪律,对违反帮规的弟子进行惩罚。兵部和刑部都由翁祖的朱寺庵统管。

工部则是负责管理青帮的船只打造和营运以及维护,同时还要负责帮派中的财务支出和运营。工部由钱祖的刘寺庵直接统管。

吏部则是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帮中的大小事务,还要负责编写帮中的历史传承;户部则是负责管理帮中人事方面事务,比如拜师、开香堂等等事务,还要负责统计每年新加入帮派人员花名册,到年底交由吏部统一归档。吏部和户部则是由潘祖的黄寺庵负责统管。

礼部则是负责青帮中各项礼仪活动,协调统筹以及邀请各方大佬参加帮派的重大典礼等活动,比如主持拜师礼等等事务。礼部则是由护法小爷王培玉的石寺庵统管。

这些就是青帮的创始祖师翁祖、钱祖、潘祖创立青帮的事情。由于翁、钱、潘三人只被称为后三祖,那么前三祖又都是谁呢?

前三祖其实是青帮精神上的祖师爷

其实说起来青帮的前三祖有些神话,青帮的前三祖分别是金纯、罗清、陆飞。但是这三个人和创立青帮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青帮弟子给自己找的前辈祖师爷。

金纯号碧峰,是明初时期的著名清官,金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曾出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之职,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后,为官清廉的金纯获得朱棣重用,北京的紫禁城就是金纯负责调运统筹修建。

元朝时期以走陆路和海路进行运输,运输成本比较高,因此朱棣登基后决意疏通运河河道改走漕运,因此金纯又被朱棣派去疏通运河河道,金纯疏通了会通河的运河河道,使得南北漕运通畅起来。

此后金纯又负责治河,修筑堤坝,帮助百姓抵御水患。金纯最后官至刑部尚书,历仕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五朝,在官场呆了这么久,还多次负责巨大的工程建设,但是金纯从来不以权谋私,从来不在其中牟利,甚至朱棣曾想荫恩他的子孙入锦衣卫,享受锦衣卫世职待遇,都被金纯所拒绝,金纯不想让自己的子孙依靠自己的功劳享受高官厚禄待遇。

金纯晚年退休还乡之后,没有了朝廷俸禄,他的手头很不富裕,只能依靠变卖田产度日,金纯去世后,田产变卖殆尽,他的子孙连安葬他的钱都没有,多亏了明宣宗朱瞻基念在五朝老臣的份上,赏赐了一大笔丧葬费,金纯才得以入土为安。

可见金纯一生为官有多么清廉,而金纯由于为官过于清廉在民间口碑极好,尤其是他疏通运河和治理水患,着实是有恩于民,因此民间在金纯死后都开始供奉纪念他。

也因为金纯疏通运河,保证了漕运畅通,加上他在穷苦百姓心目中极受爱戴,因此青帮就认金纯为祖师爷,尊其为前三祖中的金祖。

罗清是明朝中期的人,他本是明朝卫所军籍家庭出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