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是谁的主张(孔老夫子为什么要“克己复礼”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孔老夫子为什么要“克己复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开篇

孔子作为儒家的鼻祖,“仁”一直是他强调的价值核心。

“礼”是外在的表现,“仁”是内在的本质。克己复礼是达到“仁”这种效果的途径。

孔子画像

什么原因导致孔子对“克己复礼”那么重视呢?在下面,我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春秋乱世,诸侯争霸,民心渴望和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正式开始了东周时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周朝天子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原本维系通知秩序两大法宝:分封制和宗法制,也就是礼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给诸侯,诸侯代天子管理地方。宗法制就是按血缘关系继承爵位。这两种制度化等级分明,维持周朝的统治。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构

现在诸侯互相吞并,无视周天子的权威,大国争霸,战乱纷飞。诸侯内部,权力也出现被重要大臣把持,大臣杀国君的叛变不时发生。

春秋争霸

整个春秋时期,相对于西周,陷入了无秩序的状态,人民苦不堪言。

孔子对此现象深恶痛绝,觉得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诸侯贵族们没有遵循礼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所以孔子认为恢复社会的秩序,只有诸侯贵族们,克服自己的贪欲,自觉遵守礼制,共同尊崇周天子的统治,天下就可以恢复和平。这就是“克己复礼”。

二、克己复礼的现实缺陷。

虽然孔子的“克己复礼”主张反映了民心向往和平的渴望,但这种复古的思想,明显不会符合当时春秋战国那种乱世。

对于弱国来说,希望强国高抬贵手,放它们一马。不过还是那个道理:狮子不会在乎绵羊的想法!

没有人会自愿放弃到手的好处,更何况自己已经占尽优势。周朝的礼制崩溃了,证明它已经无效。除了孔子等少数人,没有几个人还对礼制还有半分尊敬。

孔子周游列国图

孔子为了复兴周朝礼制,周游列国,结果铩羽而归,儒学一度陷入了危机。如果不是孔子大力兴办私学,培养儒家人才,儒家可能会在春秋战国就消失了。

董仲舒画像

可是一旦出现统一王朝,克己复礼就有了市场价值。后来西汉的董仲舒就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获得接纳,儒学成为了显学。

三、克己复礼的思想价值。

克己复礼虽然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它后来成为一种封建统治思想。

不过“克己复礼”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1. “克己”,可以理解为克服自己的欲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 “复礼”,可以理解为做事谨慎,有礼貌,讲文明。

所以,“克己复礼”虽然是孔子在古代的复古思想,但在现实社会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后记

孔子在春秋末年,为了解决诸侯争霸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

这种主张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它还是可以鼓励我们克服欲望,尽心尽力做好自己。

由此可见,孔子还没有完全过时。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原创》我有何德,敢评圣贤。读书万卷,道德科研,马列毛著,何至百篇。大乾世界,也知点点。谈谈看法,知错可改。

老子观,太广泛。无为治,法自然。乾坤广,生自然。循自然,死亦然。天法道,人法天。莫强斗,尊自然。归原始,返自然。如此生,保平安。阴阳学,他之理。道家学,源他始。

孔子道,也广泛。兴周国,继绝世。举逸民,保平安。君治民,讲道义。忠孝仁,礼智信。德治国,利统治。入世学,他之理。世称谓,孔圣人。

孟子道,继孔子。他侧重,法治国。施仁政,民为大。国次之,君为轻。尊亚圣,有亮点。

庄子观,重自在。崇自我,逍遥活。莫奋争,各安生。自修身,独养性。佛思想,源于他。其思想,出世道。

农安县高纪元

2021年12月19日

孔子为何一直提倡“克己复礼”

那时的礼就是法制。当时春秋战国无序,没有制度不行,而周朝的礼,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切实可行,现成经验为什么不用呢?

孔子的著名主张“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读音:kè jǐ fù lǐ释义:克:能。能使自己品行提升,才可能达到“礼”(西周之礼)。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近义词:严于律己。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