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真正养好罗汉鱼?《白眉大侠》铜金刚铁罗汉磨成大力佛欧阳普忠实力有多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才能真正养好罗汉鱼

首先是看好水质!定期换部分水!加盐!每周必须换掉四分之一水!必须用硝化细菌!

视频加载中...


《白眉大侠》铜金刚铁罗汉磨成大力佛欧阳普忠实力有多强

欧阳普忠本名欧阳标,少林八大名僧排行第二,他的哥哥比他更有名,叫欧阳忠惠,是少林八大名僧之首,《白眉大侠》中武功排名第十四名。与他的哥哥相比,欧阳普忠的实力要逊色几分。

欧阳普忠和他的哥哥欧阳忠惠,二人原名是欧阳标和欧阳柱。欧阳柱还有一个极其有名的儿子,就是《三侠五义》中的北侠欧阳春,在《三侠五义》中可谓是大杀四方,威震江湖,标准的BOSS级人物。

欧阳两兄弟自小就在少林出家,苦练武功,后来学艺有成后,欧阳柱一心为国尽忠,于是毅然离寺去投军,成为宋辽边境上的一名小兵。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被一名契丹姑娘所救后,二人成了亲,生下了儿子欧阳春。在辽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欧阳柱带着儿子和妻子选择回国,妻子却被误杀,在欧阳标的接应下,三人回到了少林,一心修行,再不管俗事。因为在数次少林对外的冲突中表现突出,兄弟二人都被推荐成长老,成为少林八大名僧中一员。

《白眉大侠》一书中,高人层出不穷,少林其实在书中表现并不出彩。武功最高,排名也最靠前的欧阳忠惠,也只排在第十四名。

如果把上榜的前三名定义为绝顶高手,夏遂良、白一子定义为强一流高手,其余都是一流高手的话,绰号“铜金刚铁罗汉磨成大力佛”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而且还是二流剑客中中等的位置。

以徐良为首的开封府在上三门剑客的帮助下,逮捕了不少为非作歹的江湖中人,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江湖同道。这些人身后皆有自己有势力,加上有心人的推动,莲花门就与上三门较上了劲。

在莲花门总门掌郭长达排下八王擂,与支持开封府的上三门交手时,郭长达曾指名让欧阳普忠上场,当时欧阳普忠有眼疾,上场时心中并没有底,与郭长达较量一番打的也暂时不分胜负。

后来郭长达的师父卧佛昆仑僧上台,和欧阳普忠剧斗一百多个回合,卧佛昆仑僧的实力要超过欧阳普忠不少,欧阳普忠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完全是靠着一身硬气功在支撑。打到最后,欧阳普忠被卧佛昆仑佛一掌打飞到擂台下,如果不是欧阳普忠的硬气功确实了得,受伤是肯定的。

《白眉大侠》中欧阳普忠不是卧佛昆仑僧的对手,但到了《龙虎风云会》时,郭长达和卧佛昆仑僧修为都被单老压低了,那场比试欧阳普忠打败了昆仑僧,所以因为版本的区别,定位不同,导致欧阳普忠的实力也是忽上忽下,难以准确区分。但不管怎么说,欧阳普忠的实力还是摆在那儿,超不过榜上的十多人,甚至没有上榜的金昌金泰斗也远远不是他能比得上的。

少林在《白眉大侠》中虽然也是支持开封府的主要力量,但单独表现并不多,除了八王擂这场,还参加过几次围攻,实力不太好精准定位。但不管怎么说,欧阳普忠的实力还是可以判断的,最多也就和郭长达、卧佛昆仑僧一个水准,二流高手的实力,到了后期白眉大侠徐良的实力都追上了他,还真称不上多强。

观音和罗汉谁地位高

感恩邀请。妙色莲花用《妙法莲华经》是原文,使您比较容易分别观音和罗汉谁的地位高?请看:

罗汉: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这里的阿罗汉,是最圆满的罗汉。因为罗汉分为四个级别: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阿罗汉。

那么从经文上看的很清楚,罗汉的特点是:所有的烦恼已经断除,没有了烦恼,已经逮到最利益自己的重要东西,成就了自己,得到了自在。可以说,在个人的自利的修行上,已经圆满。

观音: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种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众生。

这里的菩萨摩诃萨,自然包括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老古佛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度众生。从经文上可以看到:菩萨不讲断除,而是以慈心为修行的方法,非常善于通达佛的智慧,已经到了成佛的彼岸,关键能度无数的众生。在自利的同时利他。

总体上说,罗汉和观音有这样几个区别:

1、修行方法不同。

罗汉是断除,一般强制自己断除不好的妄想,通过苦修等手段,达到无漏的圆满。这种修行也很容易成就,佛在世时,这万二千大比丘都已经成就,所以俱是阿罗汉。

菩萨是以慈修身,所以发心就是慈善念。尤其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说的很清楚,主要从知识上学习,然后开悟,一步一步的认清真相,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

2、发心不同。

罗汉的发心是首先自利,这种观点很流行,也就是先成就自己,再帮扶别人,可是这种格局很小。罗汉在自利的同时也有利他,可这种利他不是自觉,不是主因。

菩萨的发心直接在利他上,这种观点比较稀有,因为她直接跳过了自利,认识到利他就是最大的自利,这个是诸佛最大的智慧,也是无我的表现。也就是说,直接在根本是下功夫。成佛了干什么?还是度人。

3、成就不同。

罗汉在小乘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他们把佛和菩萨都归入阿罗汉,因为对于个人的修行来说,当做事已做,当完成的使命已经完成,当得的解脱已经解脱,此命已经真正的终止,可以永远归入大光明藏中,不再轮回。

菩萨却不同,明明已经修行圆满,可是故意要发愿再入轮回度人,于是又有了我执的存在,所以生出了微细的尘沙烦恼不能断除。也不愿断除,就像地藏王菩萨那样,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个人的发心在作用,所以常为诸佛如来共所赞叹。

4、名声不同。

罗汉除非乘愿再来,否则修行圆满以后,就彻底消失了,于众生修行没有大的作用,所以你即使成就了,可是你对我没有任何大的帮助,又关我什么事?所以不为众生所感念。

菩萨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成就,完全没有私心。无私是最大的“德本”,也就是徳本质是无私,所以为众生所敬仰崇拜感恩称赞,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就是那个世界没有罗汉可以,没有菩萨,众生得度艰难。

5、地位不同。

阿罗汉因为诸漏已尽,没有分别。所以小乘人自以为真的没有了分别。其实分别非常的明显。地位的高低在正法驻世的时代,和像法驻世的时代,以及末法时代,都是有目共睹的事。

菩萨是已经到于解脱的彼岸,可是没有圆满,还没有成佛。所以还是有漏的。但是地位因为利他的发心,非常的高。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在民间信仰最多的菩萨,甚至很多人不知有佛而知有菩萨。看不到这一点不同,说明在心胸眼界上,还是非常的局限,所以佛教总体上有大小乘之分。

总结:这些还是很简单的分析,因为无论是罗汉还是菩萨,这里面都有非常多的知识和层次,不是这么简单的区分,需要我们深入经藏去研究。尤其是《大乘妙法莲华经》,是佛说的最重要一部经典,为什么又说这部经典,就是告诉你:不要以为修行已经圆满,佛也有灭度的时候,你即便是回归如大光明藏中,可是还有无明的妄想,在因缘成熟之时,要再入世界轮回。

那么一切的终点在哪里?根本没有终点。尽虚空遍法界永远轮转,那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他自利,不是自利利他。就因为这一个发心的不同,世界有了非常大的区分。也必将永远的轮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