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俗称屎壳郎,古人用它入药,它有什么药用价值呢?屎壳郎消失的原因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蜣螂俗称屎壳郎,古人用它入药,它有什么药用价值呢

蜣螂俗称屎壳郎,它和古代文人柳宗元有过渊源,古人把它视为珍宝,现在人们只知道它是毒物,却不知道蜣螂也有过人之处。在我们广西的动物药材类书籍里亦有蜣螂的记载,以干燥虫体入药,药材名为“蜣螂虫”,此虫有什么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哪些病症中?老邪来谈谈这个问题。

‬蜣螂是何物?

蜣螂就是我们所说的屎壳郎,是鞘翅目金龟子科的昆虫,其虫体为黑色,略带光泽,为长椭圆形,虫的头部前方为扇面形,它表面的皱纹形似鱼鳞。

(自然界中的蜣螂)

头部中央有一个基部大、上面尖细的角突,看我分享的图就能更形象地认识这种动物了。蜣螂和蟑螂读音有点相似,生活中,很多人对它的印象不太好,因为它和蟑螂一样活动的地方有时过于肮脏。蜣螂栖息的地方通常是在粪堆里,或者在粪堆下挖穴而居,包括牛粪、人粪等等,蜣螂产卵和进食都离不开粪堆,可见它是有多脏。

(推着粪球的蜣螂)

‬蜣螂的作用

蜣螂有攻毒之功,治疔肿、恶疮的效果好,柳宗元的故事就和这个功用有关。《柳州‬救三‬死‬方‬》中‬就‬有‬柳宗元‬患有‬疔疮‬的‬事‬,那时‬他‬才到‬柳州‬第二年‬,疔疮‬就‬让‬他‬痛苦不已‬,敷过‬不少的‬药‬却‬不见‬成效‬,后来‬他‬就是‬用‬到了‬蜣螂‬,才有所好转‬。

如古代医者们所言,蜣螂可敷恶疮,这在《日华子本草》中有记载。柳宗元就把蜣螂调制成敷帖,没几日就好了,连他自己都说,一夕而百苦皆已!

(蜣螂以其虫体入药)

攻毒‬只是‬功用‬之一‬,蜣螂‬还有‬镇惊‬、破瘀、‬通便‬之功‬,适用于‬大小便‬闭、‬惊痫‬癫狂‬、小儿‬惊痫‬以及‬便秘‬虫‬积‬等‬病证‬,《纲目‬》中‬就有‬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的用法,在药用资源较为匮乏的年代,这种动物类药材给人们看到了希望,不论是小孩子还是成人的疾病,或许都可以用得上。

你在农村见过蜣螂吗?在你们当地,都有哪一些叫法呢?

屎壳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屎壳郎通常是以家养的牛羊及野生动物的粪便或腐殖物质为主食,在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屎壳郎本身医用价值也极高,必要时人类也许用的上,还可能对人类有更大的用途,只是暂时还没发现,当你漫步在乡间的小道或山坡上,常可以发现地上有滚动着的小球,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屎壳郎在搬运着粪球,一只在前面拉,一只在后面推,这一拉一推粪球就向前面慢慢滚动,这就是一对屎壳郎夫妻,运着超自己N倍重量的宝贝回家养育老小,一代传一代,就这样默默地生存着,要问为什么屎壳郎如今越来越少,逐渐的消失了,答案就是,它们唯一的食物宝贝在大部分城乡已经不多了,山坡上放羊放牛的也少了,基本上都是栓养,等牛羊在栏里拉完了粪便在放出去吃草,吃饱了赶回来再拉,因为牛羊的类便人类还有用呢,那还能管屎壳郎的死活,这主要是大多数人还不了解屎壳郎的作用,不知者不为怪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给牛羊吃的食物中可能还带有化学毒素,以至于拉出的粪便己经不适合屎壳郎用歺了,野生动物就更少了,因为野生动物是有等级的,也都是在国家保护之中,这就迫使屎壳郎存活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久了,它们也许永远都不会找到答案,因为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达,什么都会改变的,希望屎壳郎们也能改变并适应目前的生活。(实在不行就移民吧,到草原去,那里牛羊多,说不准还能混个一年半载的)。

农村粪便中的清道夫,屎壳郎为啥很少见到了

说到这个话题,确实看不到屎壳郎了。

记得小时候随时走在路上,路边堆起的粪堆旁都会有屎壳郎倒推着粪蛋蛋,清楚的记着当时有两种,一种是扁圆的,还有一种就是脑袋上长着尖尖角的一种,一些男孩子会抓着带角的屎壳郎来搏斗,马上我都会想起屎壳郎头上那一对类似毛刷的触角。

到现在我都能记得只是在棉花地里喷农药,那会棉铃虫很多,最猖狂的时候家里人还要人工捕捉,好像那会农药的品种只有3911和敌敌畏,而且农药的味道是特别的刺鼻。

其实屎壳郎在粪堆里来回钻洞,一定程度上对还起到了疏松的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好像害虫的种类也多起来,那会只是小麦,棉花,谷子,玉米,花生和一些瓜菜的种植,没有现在这么多种类,农药的喷洒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屎壳郎的生存有影响,今天题主说起屎壳郎,说很少,其实就好像这个品种灭绝了一样,多少年都没有看到过。

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多的施用肥料,屎壳郎生存的粪堆基本上在村里都看不到了。肥料的化学反应估计不适应屎壳郎的生存。

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地头堆积沤粪,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让屎壳郎没有了生存的环境,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原因吧。

农村老人说知了猴是屎壳郎变的,知了猴和屎壳郎有什么关系知了猴能吃吗

地下修行三四年,本想上来唱情歌,怎乃人间馋嘴多,煎炒烹炸端上桌,早知今日端上桌,不如就在地里躲,虽然不能展翅飞,倒也逍遥乐快活!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听明白我的意思了,这就是如今蝉的现状!

蝉在我们豫北地区被称作““知了猴”或者“马几了”,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知了猴是屎壳郎推的粪球变得,所以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去吃它,另外因为数量众多,对树木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把它捉来喂鸡喂鸭,因为脂肪蛋白含量较高,所以鸡鸭吃了知了猴也特别的下蛋。哪像现在没有几年的时间,野生知了猴竟然都快被吃货们给吃完了,夏天都快过完了,也听不到知了的歌唱。

那么知了猴真的是屎壳郎变得吗?

当然不是了,知了和屎壳郎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物种。要说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是昆虫而且都属于害虫。老辈人们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根据一些古代传说以讹传讹来的,并没有多大的科学依据。

那么蝉是怎么来的?

蝉是一种同翅目的昆虫,主要以吸食树体汁液为生,寿命通常在3~5年之间,蝉分为三个阶段,卵,虫,蝉,前半生大部分时间以若虫的方式生活在在地下,这个时候的蝉也就是我们说的知了猴,等到成熟长大的时候,知了猴会从地下拱出地面,爬到树上蜕变成蝉。

然后高唱情歌吸引雄蝉得注意,完成繁殖交配,交配过后雄蝉会逐步死去,而雌蝉则会在树枝刺入虫卵然后消亡。被被刺过虫卵的树枝也会因为卵液出现腐烂干枯,等到秋天树枝掉入地面,蝉卵就会重新爬入地面生活。这就是蝉的一生。

所以知了猴和屎壳郎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蝉的一生有时候看来也挺可悲的,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只想爬到树上繁衍生息,可是一旦破土而出,就要遭受各种吃货的毒手,一不小心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所以蜕变成蝉就会疯狂的歌唱,小时候特别讨厌蝉的叫声,然而长大以后却无比怀念蝉的叫声,没有蝉鸣,总感觉这个夏天不算完美,你说是不是呢?

关于屎壳郎的歇后语五彩缤纷,你知道哪些更有趣的

谢谢邀请!

屎壳郎吃粪,瞎鼻子不知臭。

屎壳郎送礼,又骚又臭的东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