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死亡原因(你是如何看待鲁迅逝世的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你是如何看待鲁迅逝世的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25,被毛主席赞誉为“现代中国圣人”的鲁迅先生在上海过世,享年仅55岁。闻讯后,延安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为这位伟大斗士的逝世表示了哀悼:

本党与苏维埃政府及苏区人民,为中华民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运动之亲爱战友而同声哀悼,谨以挚诚电唁。

鲁迅一生中共有过两个妻子,一个是他的封建包办妻子朱安,另一个是他的学生许广平。 朱安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户商人家庭,从小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惜,由于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她竟然没能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熏陶,所有精力都耗费于女工和女德的培养上,甚至还接受了裹足,彻底沦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周、朱两家在当地虽不是显赫之家,可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的殷实人家。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鲁迅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定亲了。虽然,他没有太过坚决反对,但还是向朱家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放弃裹足”,第二“学习文化”。

随着时间流逝,朱安已经到了28岁,再不结婚就要成为“超级剩女”了。在朱家的压力下,鲁迅的母亲只得装病,将儿子从日本骗回家成婚。等到婚礼结束,鲁迅在没有同房的情况下就再次踏上了东渡日本的轮船。

此后,朱安一直在家伺候婆婆和操持家务,直到1909年鲁迅学成回国。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他和她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存在诸多障碍,始终没有夫妻间的感情。

1919年,鲁迅在北京买了一座四合院,周家举家乔迁新居,朱安竟被安排到与婆婆一同起居。几年后,一个叫许广平的年轻女人不仅走进了鲁迅的内心,更走进了鲁迅的家庭。 虽然心有委屈,但善良的朱安还是善待了鲁迅,善待了许广平,善待了自己的婆婆。

1927年10月,鲁迅和许广平搬入上海景云里23号生活,从此开始了事实婚姻。两年后,他们唯一的儿子周海婴也在此出生,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 在上海生活的九年间,鲁迅一不做官,二不经商,三不教书,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作家。

随着一系列作品的面世,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也逐渐达到了巅峰状态,一直持续到1936年10月19日生命的终结。 当天早上6点多,七岁的周海婴从沉睡中醒来,发现父亲已经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日本医生正在做着最后的抢救。他和母亲许广平相拥而泣,默默祈祷奇迹的发生,可日本大夫还是遗憾地离开了。

随着消息的不胫而走,闻讯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纷纷跪倒在鲁迅的遗体旁哭泣。见此情形,许广平和周海婴也跟着止不住流泪,现场充满了悲凉的气氛。 对于今日之事,鲁迅似乎早有预感,他曾在数月之前写过一篇名叫《死》的随笔。其中,还将自己的遗嘱也一并写了出来: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老朋友不在此例。

二、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三、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四、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以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在鲁迅三弟周建人的主持下,丧事还是进行了一些安排,拟定了由9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分别是蔡元培、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马相伯、史沫特莱、沈钧儒和茅盾。

由于鲁迅的身份特殊而又影响巨大,更在生前多次批评过国民党当局。因此,治丧委员会都担心丧事会遭到阻挠,最终议定由“救国会”这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组织出面,具体殡葬事宜交由万国殡仪馆承办。

当天下午,万国殡仪馆的车运走了鲁迅的遗体。按照惯例,他们会对鲁迅的遗体进行简单的处理和化妆,三日后正式出殡。

在鲁迅去世的当晚,上海的《大晚报》正式刊出了鲁迅的讣告,导致整个上海甚至整个中国文化界都震惊了,全都沉浸在了无比悲痛中。距离不远的,都选择赶来吊唁。巴金曾这样表示:

全中国的良心,从未像现在这样悲痛。

20日清晨,殡仪馆将鲁迅的遗体移至大厅,接受社会各界的吊唁。遗体周围堆满了鲜花,后面的灵桌上还放置着鲁迅的八寸遗像。据周海婴事后回忆:

当时竟恍觉他是睡着而不是去世,看起来太安详了。

按照治丧委员会的意见,20日、21日和22日上午为各界人士的吊唁时间,出殡时间选在22日下午。除了抬棺人以外,大家还着重讨论了为鲁迅准备何种葬礼,是否覆盖国民政府的国旗。最终,共同议定为他举行一个“民族的葬仪”,由沈钧儒题写“民族魂”三个字。

到了正式出殡那天,万国殡仪馆及其周边汇聚了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下午1点50分,大家为鲁迅举行了“启灵祭”,亲友和治丧委员会的成员包括许广平、周海婴、宋庆龄、蔡元培、内山完造、沈钧儒等30多人肃立棺前。

之后,鲁迅的灵柩从万国殡仪馆抬出,准备运往万国公墓进行安葬。当时,尽管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暗中阻挠,但沿途还是有数万民众自发送行,场面非常悲壮和浩大。其中,抬棺者多达16人,个个都是文化界的名流;扶灵者多达8人,包括了宋庆龄、蔡元培、矛盾、胡风和内山完造等人。

下午4点30分左右,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抵达了万国公墓,在礼堂举行最后的追悼大会。在哀乐和挽歌中,救国会的王造时和李公朴等人将沈钧儒亲笔手书的“民族魂”旗帜覆盖在了棺木上,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覆盖“民族魂”旗帜的下葬者。

对此,叶圣陶曾在《相濡以沫》一文中这样写道:

大家动手铲土,把盖有“民族魂”旗帜的鲁迅先生的棺材埋妥。这样的事,上海从未有过,全中国也再未有过。

葬礼过后,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这样阐述“民族魂”的精神和意义: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便是民族魂,中国人的脊梁!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永远都是那么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毛泽东与鲁迅虽然未曾谋面过,但二人却神交已久,彼此都非常了解和欣赏对方。直到1940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还这样评价: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

这还用多说,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先贤人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