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腔圆在戏曲中的意思(戏曲听不清吐字怎么办,该如何欣赏戏曲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戏曲听不清吐字怎么办,该如何欣赏戏曲

谈谈个人看法,戏曲中的道白就地方戏而言一般分戏白与韵白,戏白就是方言,韵白是戏曲中特有的以中州韵为声韵的官话道白,这就要撑握一定的声韵基础,了解地方戏所在区域的官话,除南方的吴越语系,与闽南语系,难听懂以外,基本上都多以北亏方语系,认真的进入学习慢慢就懂了,现在都有字幕,结合字幕多看几本戏就懂了。

戏剧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戏剧是指通过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的表演来体现主题的艺术总称,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歌舞剧、木偶剧等。戏剧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戏剧最初专指戏曲,20世纪初随着西方话剧、歌剧等的传入使其内容日渐丰富。中国戏曲源于汉代,元代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清时趋于成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智慧和艺术精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通过戏剧这种舞台艺术来表现的。所以,戏剧的历史文化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二、戏剧中所表现的“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爱国爱民等精神,对我们建设和平友爱、公正廉洁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戏剧是以语音、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来表现的,是一门综合艺术。特别是戏曲集诗、乐、舞、绘画、工艺美术、武术、杂技等于一体,是统一性、综合化程度最高的戏剧样式,使观赏者陶醉其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世界剧坛享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地位。

戏剧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我们在继承和传扬的同时,应切合实际融入创新理念,使其能更好的顺应时代需要,助力国家建设。

京剧讲究字正腔圆,为什么听不懂词呢

京剧不是原来就发源于北京。目前所说的京剧起源,是从乾隆皇帝过80大寿的时候,江南的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贺寿,后来就留在了北京开始的,以后结合其他的一些剧种,形成了今天的京剧前身。

大家想,作为南方戏的徽剧。它的演唱语言,北京人怎么能听习惯呢?因为戏台上的唱念,也是一种接近方言的语言。

京剧是由徽剧和汉剧以及昆曲组成,过去俗称乱弹皮黄,那么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京剧讲究字正腔圆。既然这样,为什么很多人说听不懂呢?因为今天这个社会流行的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而舞台上的京剧,他说的是韵白,基本上是湖光音中州韵。

湖广音就是以今天武汉地区范围为语言版本的一种戏曲用方言。那么中州韵呢,实际就是过去的河南官话。也就是宋代的普通话。他接近河南话,但又不是,戏台上的语言是保留了很多方言古音以及地方语音的一种新语言。在今天人们普遍说普通话,对这种介于方言的戏曲语言,如果不去学习,也比较难懂。

戏曲里所要求的字正腔圆,是要求演唱者在熟悉和运用湖广音中州韵的基础上的字正腔圆,只要是符合那就是字正,不符合那就是不正,不正腔也不会圆。当然随着京剧的发展,流派出现以后,还出现了很多的现象,比如说有的时候唱腔中,也会根据唱腔的优美程度会把北京音,运用到唱腔里。

还有一种就是京白,比如说《坐宫》这出戏,铁镜公主念的就是京白,京白的基础就是北京话,当然不是现在的普通话是老北京音。这也是京剧的一种白口。

所以说,一般戏台上所谓的字正腔圆,就是只要你符合湖广音,中州韵和京音的规范,就算字正腔圆。所以他所说的字正腔圆,并不要求听着的人一定能懂,因为它不是普通话。他只是戏曲类的一种方言。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