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图片(立夏这天该吃什么各地有不同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立夏这天该吃什么各地有不同吗

时间过的真快啊,今年的五一长假虽然放了4天,比往年多一天,也是将假期东挪西拼才能有了四天的假期,但仍然让人感觉是时光飞逝,去上班多多少少还会有些假期综合征。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随着立夏一到,天气都开始逐渐回暖,很快就会有酷暑难耐的时刻,所以我们平时也会做一些小甜点,比如餐前水果,酸梅汁,玉米汁,柠檬养乐多,冰淇淋芒果小丸子等等夏日消暑佳品,深受广大朋友们的喜爱

不过,除了制作好喝避暑的饮品以外,上班第一天,补充满满的能量,防止出现假期综合症影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推荐一道很棒的家常菜,蒜苗炒腊肉,特别的下饭,荤素结合,味道给力,补充上班第一天的完整能量。立夏快乐哦?

明天立夏了,你们当地都有什么习俗,有什么当地传统的美食

立夏是一盏送春迎夏的青梅酒

春末夏初时节,古人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以醒脾胃,咀嚼青梅亦合“含春迎夏”之意。《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随鞭一指生梅林,便使万军不唇干”“望梅止渴”的掌故脍炙人口,而“青梅煮酒论英雄”慷慨豪迈的精英对决,把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的乱世奸雄曹操,一个“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的盖世枭雄刘备,刻画得惊心动魄,成为“立夏之首,青梅煮酒”的风雅谈资。

在“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的立夏时节,文人骚客自古就有“青梅把酒送春归”的“饯春”雅俗,有宋一代尤甚。文人雅集,诗人幸会,自是“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震感叹“青梅如豆,断送春归去”,陆游“饯春宴”上吟咏“煮酒青梅次第尝,啼莺乳燕占年光”。28岁的晏殊浪漫《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立夏饯春”作为士林节令时尚世代不绝,清人叶矫然作《立夏日雨中集城西书院》诗,雨中把盏:“鵁鶄逐子伯劳飞,天淡云浓夕照微。劝汝东风一杯酒,明年春色早言归”。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在浙江,立夏时节都要吃什么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也就是说,立夏节气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从这天开始,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天地万物都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

  传统上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套知识体系,也跟我国很多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真正以节气来命名的节日,其实是不多的。不过呢,在浙江的杭州,当地人却把立夏这个节气,过成了立夏节,还入选了国家非遗名录。立夏是怎么被过成节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一、杭州地区的立夏节气习俗

  要说立夏节,那首先还得从立夏这个节气说起,毕竟节日是不能生造出来的,尤其是这种建立在传统节气基础上的节日,其节日的形式必须也要有一定的传统作为依凭。如果咱们翻一翻明清时期以及近代浙东地区的地方志,就能发现立夏这个节气,旧时在当地还是很重要的,也有很多特有的节气习俗。这些习俗,应该说构成了后来立夏节节俗内容的主体。这里列举几条给大家看看:

  首先是秤人。民国时期的《德清县志》载:“立夏日,群儿最乐,有就野煮饭,饭后秤人之举。成人咸赞助之,故权体重不限于儿童。”这就是秤人的习俗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这种习俗的来历,据传说是当地人相信,经过这番称重的仪式之后,小孩可以不疰夏。

  

  立夏秤人

  其次是祭祖和立夏茶。嘉庆时期的《余杭县志》记载“立夏之日,以樱桃、新茶荐祖庙,杂以诸果各相馈遗,谓之立夏茶,乞邻麦为饭,云解疰夏之疾。”立夏时节,民间有用各种时令果蔬祭祀先祖的习俗,此外还有吃“立夏茶”以防止疰夏的习俗。这个立夏茶可不是简单的茶叶,而是混合了“新茶、新笋、朱樱、青梅等物,杂以枝圆枣核诸果”(康熙《杭州府志》)的一种果茶。

  

  立夏茶

  再次,野米饭和乌米饭。民国《乌青镇志》载:“募米拾柴作野灶炊饭,名野火饭,食之云可身健。”《江乡节物诗》又载:“青精饭,食之延年,本道家言。杭人呼为乌饭,亦有制以为糕者,于‘立夏’食之。”也就是说,旧时立夏,浙东地区的人会邻里之间凑些米,在野外支起锅灶煮饭,或者做乌米饭、乌米糕一类的吃食,总之都是为了祈祷夏日的健康。

  

  乌米饭

  二、立夏是怎么变成节的?

  传统的立夏节气民俗为立夏节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素材,但真正建立节日,还要做很多工作。杭州的立夏节也叫做“半山立夏节”,半山是杭州城北丘陵,本名皋亭山,而半山立夏节的“主会场”就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半山娘娘庙里。

  半山立夏节是由倪爱仁老先生为首的一群当地文化爱好者发起,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扩大为一个节日的。倪先生是半山当地人,对半山当地的传统民俗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皋亭文化研究会(在半山娘娘庙内)。2007年,倪先生会同当地的倪氏宗族和一些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自发举办了第一届半山立夏节。后来,随着立夏节影响的扩大,当地政府也参与到节日活动的组织中来,半山立夏节逐渐成为杭州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从政府介入举办算起)了。

  

  倪爱仁老先生

  要说半山立夏节的内容,首先应该说一下活动的场地半山娘娘庙以及庙里供奉的这位半山娘娘。半山娘娘的传说,是杭州当地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了。据传说,北宋末年半山地区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倪姓少女。少女15岁那年,金兵南下,康王赵构在南渡的路上经过这个村子。倪姓少女在金兵经过的道路前撒了很多沙子,又用笤帚扬起大量沙尘,使得金兵误以为前面有宋兵列阵,就延缓了追击,康王赵构因此得救。当然,这位倪姓少女后来也被金兵杀害了。后来赵构在临安称帝建立南宋,便封这位少女为“撒沙夫人”,并在半山建庙纪念她。半山当地居民也将这位撒沙夫人称为半山娘娘,千年来娘娘庙几次被毁,但香火一直不断。

  

  倪氏半山娘娘画

  建立半山立夏节的倪爱仁老先生,就是半山娘娘的后人,半山地区至今还居住者很多倪姓的宗族。立夏节在半山娘娘庙内举办,最初也是借助娘娘庙庙会的名义,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参与。节日准备过程中的许多义务工作人员,都是半山娘娘的信众,他们相信为这种活动做贡献,是可以有“功德”的。来参加立夏节活动的民众,很多人也会在娘娘庙里上柱香,节气民俗与信仰的力量就这样交融在一起,非常奇妙。

  

  半山娘娘庙香火鼎盛

  半山立夏节的节日活动,首先一部分就是继承了传统的立夏节气习俗,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秤人活动、乌米饭野米饭、立夏茶等,在这里都可以看到。此外,旧时农历五月初一,半山当地有农具会的活动,也移到了立夏节里面,办成了农具展销活动。

  

  半山立夏节现场(by 姚建心)

  其次,就是对传统君王的送春迎夏祭祀活动的恢复性展示。不过这些展示并不是完全的复刻古礼,而是结合古礼进行了一些取舍。比如过去祭祀中有些过于血腥的内容就去掉了,一些过于复杂的礼器如大蠹旗也做了简化。

  

  半山立夏节的祭祀活动(by 蓝天白云)

  最后,就是按照现代人的习惯,结合立夏节气的精神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