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哪首诗?“杨柳依依”这个词出自哪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哪首诗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采薇》。

原诗选段: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

“杨柳依依”这个词出自哪里

“杨柳依依”出自《诗经》中的“小雅·采薇”。在诗中表示柳枝随风袅袅的景象,后演变为成语,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全诗是: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依依什么意思 词语杨柳依依什么意思

1、杨柳依依,汉语成语,拼音是 yáng liǔ yī yī,意思是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

2、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示例:杨柳依依,何日文箫共驾归。

杨柳依依的依依什么意思

杨柳依依的依依是意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取自《诗经》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依还有以下意思:
1.柔弱。依恋不舍。
2.留恋,不忍分离。
3.萦绕胸怀,十分留恋。取自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课“往事依依”。
用法:
1.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2.依恋不舍的样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3.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后汉书·章帝纪》:“岂亡克慎肃雍之臣,辟公之相,皆助朕之依依。”
4.依稀、隐约貌: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5.象声词:清·戴名世《先君序略》:“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

杨柳依依的意思

杨柳依依的意思是: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拼音是yángliǔyīyī,汉语成语,出自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古人送行常常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
依依:轻柔的样子。
例句:
1、湖边杨柳依依,像是春姑娘从天上撒下一只只花团锦簇的蝴蝶花,在湖上翩翩起舞。
2、春天的公园生机勃勃,美不胜收,到处花团锦簇、杨柳依依,鸟语呢喃,游人如织。
3、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流的枝条;柳枝间黄鹂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

杨柳依依什么意思

杨柳依依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一、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二、翻译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出处

《诗经·小雅·采薇》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从《小雅·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作于西周时期。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代,有三种说法:

1、《毛诗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郑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属为将,率将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乱,歌《采薇》以遣之。”

可见毛诗认为《采薇》是周文王时事。旁证有《逸周书·叙》:“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玁狁。”朱右曾注:“《诗·采薇序》与此略同。”

2、汉代说《诗》者还有齐诗、鲁诗、韩诗。三家诗与毛诗不同,认为《采薇》是周懿王时事,旁证有《汉书·匈奴传》:“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岂不日戒,玁狁之故。’”

3、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据铜器铭文考证,认为“《采薇》《出车》实同叙一事”,“《出车》亦宣王时事”。“从现代出土青铜器铭文看,凡记猃狁事者,皆宣王时器”(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二、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

三、作者简介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