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甲胄有哪些?甲胄不属于杀伤性武器,在古代私藏甲胄为何是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古代中国的甲胄有哪些

甲胄发展史中,甲是铠甲、胄是头盔。原始部落时期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材料,甲胄做工工艺显得单调简陋,而原始防护装通常选用兽皮制、藤皮合制还有就是麻织类甲胄。

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

秦朝时是皮革甲胄和铁甲胄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

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汉代开始,铁器大量出现。有关甲胄最多的称谓是“玄甲”。

南北朝是铠甲兵器大发展的时期,明显不同于汉代传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西域的一系列铠甲式样如“明光铠”被大量引进普及,迅速颠覆了秦汉铠甲的传统。

唐式甲胄种类繁多,造型迥异。而到了晚唐时期,甲胄也由浮华转向军事本旨,突出军事功用,至宋代时期,中国经典甲胄样式基本成型。如黄金锁子甲、步人甲“铁浮屠”、黑金柳叶扎甲。

甲胄不属于杀伤性武器,在古代私藏甲胄为何是重罪

甲胄和刀剑不一样,铠甲虽说没有什么攻击性,但是打造一副铠甲的代价可是很高的,由于古代没有工厂流水线,所以想要打造一副铠甲,全靠手工来完成,一套做工精良的铠甲,至少需要三四十名工匠,花费大概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虽说普通一点的铠甲,制作的时间可能会略短一些,但是同样也会耗费不少的资金。

如果一个家庭之中,私藏了好几副铠甲,足以说明这户人家的财力可观,最起码能说明,他们有造反的实力。

其次,铠甲这种东西它没有别的用处,除了用来防御之外,再没有其他的用处,因此,铠甲只能在打仗的时候才能发挥出作用,如果一户人家私藏了大量的铠甲,其动机自然会遭到怀疑,就算你说是为了私藏欣赏的,这种话说出去有人会相信吗?

总的来说,在古代皇权统治之下,之所以私藏刀剑不犯法,而私藏铠甲就是造反的大罪。主要就是因为铠甲代表着皇权,拥有不一样的象征,所以一旦发现有人私藏,就会被扣上谋反的帽子。

古代将士甲胄上的护心镜真能护心吗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白话几句。

关于古代甲胄,笔者多少有些研究,更亲自去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地观摩过铠甲展,并且亲身穿戴过几件。穿上之后,你会发现一些问题,穿上这层厚重的铁甲(非完全铜铁制造,含有竹片和木料以及棉衬)之后,身体协调能力会因此受阻,你会感觉到很不舒服。尤其在跑动时,会感到异常吃力。

经过专家说明后才知道,古代人穿戴铠甲是要经过特殊训练的,不是任何士兵都有穿戴全身铠甲的待遇。只有那些身体合格的士兵,才会被分配到铠甲部队。当年郑成功就训练过一支“铁甲军”,士兵经过层层筛选,体格最好,耐力最强者才能胜任。这些士兵待遇非常高,其待遇是普通士兵的3-6倍,饮食方面也特殊对待,足可见其重要性。

现在的古装影视剧中,动不动就十万铠甲兵,并且都是制式铠甲。事实上这在古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副铠甲的打造非常耗时,还需根据不同身材打造,铠甲不同于棉衣,大一点小一点都无所谓,若不合体,穿上之后,不但起不到防护做法,反成为累赘。因此只有高级将领才配享有最优良的铠甲,东西方皆同一理。另外一副好的铠甲是需要传代的,一代传一代,穿不上供起来。

将领拥有上好的铠甲,士兵只有简单的防护装备,在唐宋两朝,士兵可以私下制造铠甲,但有规定不可多造,打造之后需要登记花名册,证明你拥有自己的铠甲。刀具也是一样,可以私自制作,打造趁手的兵刃,但同样不能超标。超过指定数量,便是造反。到了明代,私自打造铠甲属于违法,刀具的长度也受到限制,清代延续明代旧制,对于武器的管理异常严格。

尽管铠甲看上去很坚固,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事实上作用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强大。有人专门做过实验,在一定距离之内,威力强大的弓箭完全可以穿透铠甲。另外铠甲对于钝兵器打击防御几乎无效。打个比方,如果对方是员膂力过人的壮汉,手里的武器是大锤。当他抡起大锤打在铠甲上后,身穿铠甲者多数时候是必死无疑的。因此打击力度已经穿透铠甲伤及到内部器官,脏器受损生还率很低。

同样有西方人做过实验,将铠甲套在猪身上,而后用不同的武器进行砍杀击打,结果发现铠甲的确有防御刀剑的能力(如果力度大,照样可以劈开铠甲),但防御钝兵器几乎无效。

最后话题回到题主提到的“护心镜”上面。事实上,护心镜防护的不是心脏部位,而是在前胸或后背中心位置。材质多为青铜和铁制,时至清朝,仍有护心镜之说。但这玩意儿起到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最多可以防御住远距离射来的弓箭,近距离打击几乎无法防御。但有这么一个小玩意儿,总比没有强,尽管作用不大,但起码让自己感觉安心。与其叫做“护心镜”,不如叫做“安心镜”。(下图为清代棉甲上的护心镜)

还有一点,身穿铠甲,尽量使自己不要摔倒,因为摔倒之后很难爬起来,尤其是欧洲那些贵族用的全身重甲,只要摔倒,就很难爬起来,很容易成为对方的俘虏或者被砸成“铁包肉”。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私藏甲胄为何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起初是不禁止佩剑的,直到宋朝时,光天化日之下还有不少行人佩剑,至于有身份的人,佩剑更是标配。然而,中国古代却一直将私藏甲胄视为重罪,历朝历代当中,只要发现私藏甲胄,不论甲胄用于何种目的,一般都会被冠以谋反大罪,贬为庶民、全家流放都是网开一面,由于私藏甲胄被满门抄斩的不在少数。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极为夸张的说法,就是”禁甲不禁兵“,蓄养一定规模的家丁和私兵有时候都没有事情,但是却不能私藏甲胄。这令许多人无法理解,连具有杀伤性的刀剑都可以随身携带,将甲胄藏在家里,为何就会被冠以重刑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与甲胄的重要作用有关。许多常看影视节目的人可能会以为,甲胄在战场上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毕竟当敌人的箭雨射来时,穿着甲胄的士兵们还是成群的倒下,但这一方面是艺术的加工,另一方面这些士兵身上穿的是轻甲,而非重甲,真正的甲胄,对于战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古代几支较为著名的军队确实不一定是重甲军,比如身着轻甲的秦军,纵横睥睨的蒙古铁骑,他们都没有身披重甲。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战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重甲军。

而且,甲胄对于士兵们来说,是必需品,有没有甲胄,士兵们的战斗力可谓天差地别。在真实的战场上,即使是百战将军,也没有把握不披甲打败身披甲胄的士兵。以虎牢关之战为例,李世民派出三千重甲军,冲击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窦建德的军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他们却被冲击的混乱不堪。

当然,如果仅仅是在战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还不至于让统治者们如临大敌,毕竟刀枪剑戟在战场上也都有用。令历朝统治者忌惮的,是甲胄本身的敏感性。甲胄的制作成本极高,很难打造,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造出来的。可以造出甲胄的,基本上都是大富大贵且极有权势之家。

封建王朝里,统治者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有其他人挑战他们的权威,甚至是觊觎他们的位置。别的事情还可以商量,但一旦牵扯进谋反大案,一定会掀起腥风血雨。甲胄本身的作用,令统治者们有理由怀疑,私藏它的都有造反的想法和目的,且有了极大地威胁性。

所以,中国古代历朝都将私藏甲胄视为重罪,即使有的人藏甲并非是为了造反。比如周亚夫的儿子,觉得父亲征战多年,战功彪炳,于是想打造一些甲胄,用来给父亲陪葬。但是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