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人物事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你知道多少有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7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你知道多少有什么故事

陈铁军(1904一1928)原名陈燮君,广东佛山人。1925年考入广东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生运动和妇女工作。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妇女委员会秘书长。1927年4月15日广州反革命大屠杀后,留在广州坚持斗争。同年12月参加了张太雷、黄平、恽代英、叶挺、叶剑英、徐光英、周文雍、聂荣臻、叶镛、徐向前等领导的广州起义。

起义失败后,协助中共广东区委工委书记周文雍工作,并且假称夫妻,在十分艰险的情况下坚持斗争,建立和恢复了党的联络机关和各种革命组织,掩护同志,运送武器,在工人中开展工作。1928年春与周文雍同时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在刑场上宣布了他们的婚礼,于1928年3月英勇就义。

古代历史上异族入侵时坚决抗击的英雄都是谁,他们有什么英勇事迹

题主所提的抗辽英雄,对应的朝代是北宋时期,最出名的抗辽英雄当然是杨业一家子,有杨业,子杨延昭、杨延玉,孙杨文广等。杨业原本是北汉将领,能征惯战而闻名,被宋太宗赵光义降服归顺,早在北汉时期,杨业带着儿子们南抵宋军,北御辽军,归宋后驻兵代州,专门负责抵抗辽兵收复失地的重任,杨业和杨延玉战死后,杨延昭继续与辽作战,当时宋庭在几次受挫后,只允许境内击敌,不许出击,最后有志未逮,杨文广时,宋廷政策已是求议和、不用兵,杨文广除了跟西夏打了几仗,再无杀敌报国机会,最后的“取幽燕策”也石沉大海。

今天珠海有杨氏宗祠,据说是南宋败亡时,杨家将后人逃难迁于此。

潘美,不要误解为杨家将里面的潘仁美,真正的潘美是抗辽名将,也是北宋的开国功臣,早年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陈桥兵变有他之功,定淮南、抚两湖、灭南汉、扫南唐,都有身影,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时,潘美就是大军统帅,杨业父子为降将,在后来的对辽用兵上,都有潘美的身影,并攻下燕云十六州的四州,由于监军出问题,导致杨业父子战死,潘美得处罚,但在宋史良将排名榜上,曹彬第一,潘美第二。

山西督军旧址,最早建于北宋初期,当年为潘美的帅府。

抗清的名将,南明的史可法算一位,他是弘光小朝廷的兵部尚书,当年满清向南进军,企图占领全中国,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将领史可法,不顾朝廷的百般阻扰,毅然树起抗清大旗,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一带同清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史可法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拒绝敌人劝降,大力整顿军队,坚持抗清,最后在保卫扬州战斗中牺牲。

图为史可法画像。

农民军出身的李定国,也算一位,早年参加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在长期的磨砺中锻炼为一个出色的将领,在清军入关后,高举抗清旗帜,他所领带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成为西南抗清战争中的一支主力,曾经获得过巨大的胜利,大西政权灭亡后他归顺南明继续抗清,但由于南明朝廷腐败,李定国遭失败,最后退到滇缅交界,在抗清斗争中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图为云南勐腊县的李定国汉王庙,当年百姓为纪念民族英雄李定国自发修建。

再讲一个被世人忽略的人物,他也是坚定抗清将领,名叫李过,他是李自成的侄子,原是大顺军的主要领导人,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农民拿锄头锄死了,李过收集了散落的大顺军,投靠了南明政权继续抗清,湖北、重庆、湖南、广东、广西,坚持到抗清最后一刻,清军曾经一年发出6道招抚诏书,被严厉拒绝,李过最后在西南边界因水土不服病逝,今天在缅甸,有李过的后代改姓段定居。

历史上有哪些百折不屈的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生之中经历过许多次失败和挫折,但最终都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吉人天相坚持过来。

第一次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面对优势敌人的围攻,毛主席迅速做出决断,放弃原来进攻长沙的计划,带着队伍上井冈山,把革命转移到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去。

不得不说,这一决策挽救了革命,但当时的党中央却认为他擅自取消长沙暴动,免去了毛主席“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资格。

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1931年11月在叶坪召开的赣南会议上,毛主席遭到党内的错误批判。这还没完,1932年10月,党的中央局再次对毛主席的运动战策略横加指责,解除了其军事指挥权。

这一次,毛主席得到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总理的支持,对他提出的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给予了肯定,于是毛主席又被请回了红四军。

毛主席遭到的最为严重的挫折是在1934年1月,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后期又过于听从洋顾问李德的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致使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

博古,李德等人对毛主席的策略横加指责、无情批判,免去了他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让他“靠边站”,直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才重新确立了毛主席在军事上的领导权。

虽然在革命生涯中屡次遭遇严重挫折,但毛主席毕竟是伟人,他仍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决定,忍辱负重忘我工作,人在深山中,心却在战场,他抱着总有一天全党全军会觉悟的信念,终于熬过了人生最低潮的阶段,带着党和红军完成了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长征,挽救了中国革命。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