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87年1月,位于老山的前线救护所里传来一阵叫骂声,而其中重复最多的就是:“你们怎么就看不住她呢?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帮人口中的她,指的是刘亚玲,她是一名“不顾命令”“擅自”抵达前线的医生。

刘亚玲于1月4日到达前线救护所,要求参加1月5日十分危险的拔点作战行动,但她的请求被副团长拒绝,于是刘亚玲第二天违抗军令,悄悄跟着录像员混了上去,幸好有惊无险,虽然在此战刘亚玲立了奇功,但因为违抗命令免不了一顿批评。

三天后,刘亚玲再次请求上前线,也同样再次被拒绝,这次部队负责守卫她的人也学精了,除非拿出通行证,否则无论如何都不让刘亚玲走,最后刘亚玲为了上前线拿出一颗手榴弹说:“要通行证是吗?这就是我的通行证!”

面对如此“彪悍”的女军医,战士也动了恻隐之心,最终还是冒着被痛骂的风险,让她随着突进队投入拔点作战的任务中。

图-刘亚玲,1963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 19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被誉为“战地女神称号

展开全文

对战场“痴迷”的彪女子

刘亚玲是西安人,1963年出生,自幼聪慧,1984年以优秀的成绩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

按照计划,刘亚玲会被分配到解放军301医院工作,但刘亚玲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距离中越前线比较近的文山军医院。

刘亚玲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她想上战场,好实现自己在学校已经树立起来的人生价值观。

图-刘亚玲-被誉为“战地女神称号

原来刘亚玲还在学医的时候,她专门学了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她了解到,我们中国在近代战争中,之所以伤亡率要比西方先进国家都高,主要原因在于前线那些伤员得不到有效的及时救治。

以抗美援朝为例,美国可以为了一个伤员动用飞机或轮船运到相近的日本医治,但我们的志愿军,却只能靠人力把伤员抬到条件极差的战地后方医院。

这对于刘亚玲这个学医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加上读书时她还专门看了医护神书《南丁格尔传》。

这本书里的富家女护士南丁格尔不顾生命危险,跑到战场上给伤员当看护的事迹深深激励着刘亚玲。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刘亚玲就此打定主意,立志要成为中国式的“南丁格尔”。

为了能够“合法合规”地去到前线。来到文山军医院后,刘亚玲先后给上级领导写了七封信,请求以医院的名义支援前线。但是院领导每一次都拒绝。

当时的医院领导认为,刘亚玲是一个新来的女同志,前线都是男兵,她去的话有点不方便,再者战场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不让她去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刘亚玲认为,正常前往前线是不可能了,于是她就趁着节假日或者休息日时自己往前线跑,在前线帮忙救助伤员。

1986年4月,某部队开始前往老山参加轮战刚好路过文山,这支队伍里面有刘亚玲的一个老乡,这个老乡听说刘亚玲在文山,于是就邀请她去探望。

刘亚玲抓住机会,随即以“探亲假”的名义请了一个长假,然后和老乡一起跑到前线的营救护所。

在营救护所期间,刘亚玲深感前线医护的重要性,所以在探亲假即将结束时,她给医院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刘亚玲阐述了自己的理想,谈了不想回来的理由,同时还指责院长思想陈旧、不懂变通等。

据说医院收到刘亚玲的信件后,大骂刘亚玲无组织无纪律,说她是“彪女子”。

图-老山女兵-刘亚玲

党籍险不保

当时的医院要进行全方位的整党,刘亚玲作为党员,组织还是想尽办法挽回刘亚玲,如果要开除刘亚玲的党籍和院内编制,还需要在党员会议上做出决断。

为此医院也回了一封长信给刘亚玲,劝她回到后方医院,结果刘亚玲当做看不见。

后来医院还曾派人到前线请她回去,并且威胁她说:“如果你不遵从医院的调派,医院可能会把你开除,还要把你的党籍给剥夺了!这事十分严重,你不能这么任性了!”医院来的人软磨硬泡,但刘亚玲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刘亚玲表示:“就算医院把我开除,去掉我党籍,我也坚决不回去,要让我回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扛着我的尸体回去!”

见刘亚玲这头“倔驴”死了心要待在前线,于是医院只好写信给部队,请求帮忙动员刘亚玲回到医院。

但建国后,一直有部队不干涉地方政务的规定,只要涉及到地方事务,必须以地方政务为基准,医院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给前线部队写信。

就在部队计划将刘亚玲送回医院的时候,前沿的作战部队来信点名要刘亚玲赶赴前线。但我们刚才说过,军务和地方政策有冲突的话,以地方为基准,所以作战营救护所顶住压力将刘亚玲送回了医院。

从刘亚玲离开医院到被动员回来,期间跨度两个月,为了能把这件事给处理好,医院给出了一个月的补假。

但是面对这样的处理,医院其他员工却表示不能接受,对于刘亚玲的做法,这个处理太轻了。为了这件事,医院从上到下不断有人站出来进行所谓的“反映情况”。

眼看站出来反对的人越来越多,院领导无奈提出要给刘亚玲处分的决定。

最终医院召集了9个党员来对此事进行讨论,其中有4个党员表示同意刘亚玲留党察看,而剩余5个表示同意严重警告。

经过投票决定,给予刘亚玲党内严重警告。不过这个决定上报到分部党委时,分部竟然把这个结果给压了下来,没有同意这个处理决定。

之所以分部党委没有同意这个决定,是因为军区傅全有司令员把《解放军报》刊登的一封刘亚玲的“今日来信”转发给了分部党委。

分部党委在收到这封信后,还特派了四位同志前往前线做了一番调查了解情况,并得知刘亚玲的事迹确实伟大,所以对于医院的处理请求,分部党委才没有做出批示。

而医院在了解之后,觉得刘亚玲做的事情虽然过激,但行为可嘉,因此也没有再过多追究。

图-傅全有

1986年12月,刘亚玲发现自己闯了大祸竟然没被处理,因此她又提出了要前往前线的请求。

对此医院还专门打电话给前线说明情况,得到的结果是同意刘亚玲的申请,但又不给予调动的方式。

枪林弹雨中拯救生命

原先刘亚玲在前沿救护所的时候,干的就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帮救护所抬担架治疗伤员,有时候去连队搞慰问歌唱,甚至有时候还能帮炊事班生火做饭。不过在关乎战士生命的时候,刘亚玲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地冲锋在前。

比如在1986年5月2日晚,在前线作战、出身于音乐学院的某部六连战士徐良因大腿被子弹打中,导致动静脉破裂,失血严重被紧急送回了营救护所。

刘亚玲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深知这个情况的严重性,因此她立马配合其他医务人员给伤员做包扎止血、输液保证体液平衡。

不过后来发现徐良伤势实在太重,营救护所不具备救治条件,因此在刘亚玲专业知识的解答和坚决要求下,徐良随即开始后送。而作为专业人员,刘亚玲也陪同伤员后送。

图-徐良 (战斗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 198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同年参军

在送伤员的途中,刘亚玲为了保证输液能够正常进行,她只能一手固守着输液针头不让其脱落,另一只手高高举着输液袋。

为了保证不出现意外,当担架通过狭窄的堑壕时,刘亚玲不惜钻到担架底下,用跪姿、爬姿过去。

等到伤员上车之后,由于路况不好,车身颠簸,为了不至于出现伤员大出血,她甚至在整个过程中一直用一只手抱着徐良的伤腿,而另一只手就这么垫在他的腿下。最终徐良在刘亚玲的精心呵护下,被成功救下。

不光是徐良,还有一次解放军炮手高海元被敌人的反制炮火给炸伤,刘亚玲看着这个大个子躺在那里,为了救他,她突然爆发了强大的力气,直接背起高海元一路小跑百多米,送到隐蔽的医护所进行救治,如此行动一来避免了高海元再度遭受炮击伤害,二来也让他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而最令人感动的一次是,一名战士身上多处负伤,为了方便医疗,这名战士身上的衣物全部被剪掉,此时的刘亚玲正负责给他输液包扎,这名战士一看有女同志在场,手一直往重要部位捂,并用微弱的声音说:“不!不!不!”

看战士心态抵触不配合医治,刘亚玲就用轻松的语气劝说道:“大姐我都三十开外了,什么没见过?放轻松配合治疗啊!”而事实上此时的她才不过24岁。不过在刘亚玲的安慰下,这名战士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开始配合治疗。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就在1987年1月,刘亚玲偷偷参加拔点作战的战斗中,刘亚玲通过敌人封锁线时被敌人的炮火炸伤臀部。

为了不影响自己上前线的愿望,刘亚玲隐瞒伤情,偷偷躲到僻静处自己把弹片拔了下来,然后继续跟随战斗小组投入作战,此战刘亚玲连同其他医护人员先后救治了25名伤员,无一阵亡。

三天后刘亚玲再度登上前线,虽然被弹片多次蹦伤,但刘亚玲硬撑了20个小时,救治伤员四十余人。最后由于伤口感染化脓晕倒,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

刘亚玲先后三次私自、三次获批前往前线,到过营以下的阵地十四处,强行参加救护组跟随突击队出击4次,强行参加拔点作战3次,先后总计救护130多名伤员。为此刘亚玲荣获一等功,并于1987年以英模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图-刘亚玲-战地女神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