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不亦乐乎的上一句(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023/7/18 1:29:35 ('互联网')

本文目录

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野狐试答

两周前,我在头条文章中发了“学而时习之释疑”一文,平台推荐四千多次,阅读只有二十几人次,现在题主问道这个问题,我就把文章复制过来回答你的问题。

“学而时习之释疑”

过去的初中语文教材和现在许多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选有《论语》“学而时习之”章句。教材对“时习”大都解释为“按一定的时间复习”,配套的教参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是“学习需要不断的复习才能掌握”。这样的解释没有阐明这一章句的精神实质,而且有些曲解圣哲。许多词语古今意义出入很大,教材、教参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不是在这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词的古义项下来解释这句话,而是在这几个关键词今天常用的意义上来理解、解释这句话的,因此有曲解圣意的嫌疑。

“学”古今都有学习的意义,但古人讲“学”主要是指学习别人的正确认识与积极经验,虽然也不排斥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更主要的是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朱熹在《四书集解》中就把这个“学”字解释为“效仿”,这大概与古人传授知识以言传身教为主有关。从“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些语言也可以看到古人讲“学问”主要是指“做人”、“处事”。现在讲“学”,主要是指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习”现在常用意义是“复习”、“练习”,而这个词的本意是指“鸟多次拍着翅膀学飞翔”,强调的是“多次”、“反复”。“时”有“时间”、“按时”、“定时”、“经常”等义项,“经常”这一义项在现在语言习惯中也远没古代语言中应用的广泛。“时”与“习”在这里强调的是对所学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反复”、“多次”、“经常”去实践应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参对这句话的理解和翻译是“学习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从情理上讲,这个理解与翻译是不通的。学生或做过学生的人大都深有体会: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如果这样理解翻译这句话,这一章句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学而时习之”之间不但缺乏语言上的逻辑联系,更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同时,这样的一句话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叫人很费解,似乎《论语》的编排是无序而杂乱的罗列一些章句。

《论语》虽为语录体著作,但它的篇次与章句在编排上是有一定的思想贯穿其中的。古今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研究,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就指出:第一篇《学而》讲求学的宗旨;第二篇《为政》讲为学的外用;第三篇《八佾》讲把个人的内圣为学,外用为政综合起来的文化精神。“学而时习之”章句被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中,是因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教育的主导思想:为学的宗旨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这一认识出发,“学而时习之”章句应该理解为: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去应用实践这些道理,通过不断体会、认识这些道理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时自己也会因为不断进步而内心高兴;知已难得,有志同道合的人登门与自己切磋论道,共求进步与提高,这更是令人高兴的事;即使没有人认识、了解自己,自己也会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不怨天不尤人,不是更能显示出君子的风范吗?这一章句中的三句话不但在语言上有着逻辑关系,在思想上更是一个统一体。

“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主要是指“做人”这在《论语》别的章句中可以得到印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为学的真谛就是做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先学好做人,再学习书本知识,做人的教育远远高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当齐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时,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而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不迁怒”,“不贰过”是做人的修养,孔子以此说颜回好学,可见孔子的为学主要是指“做人”。

孔子第一个把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将其贯彻始终,这一点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人格与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教材、教参以及一些通俗的《论语》译注中对“学而时习之”章句的错误理解与不当译注,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没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特别是把“学”狭隘的理解为“书本知识的学习”。其次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理解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这里面体现了教师、家长对学生的一个良好愿望,而这个愿望是有悖情理与客观事实的。再次,反映了现行教育中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没有被真正充分重视,而这方面的不足所产生的问题已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了。对古人一句话的理解正确与否并非至关重要,而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则不能不充分重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在说孔子对友情的态度吗

是表达了孔子对朋友人的态度,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传承的就是礼、义、仁、智、信。说明了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远道而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证明了孔子是一个重信守义之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