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格林斯潘(美国国债利率倒挂,美国经济还要几个月进入衰退期
发布时间: 2023-07-06

美国国债利率倒挂,美国经济还要几个月进入衰退期

美债利率倒挂确实是指向了美国经济未来的衰退,只不过距离真的衰退,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我在之前的回答中对此有过详细阐述,这里简述观点。

第一,美债利率倒挂却是是指向经济衰退,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债收益倒挂指向的经济衰退平均需要14个月,这意味着衰退并没有那么快到来。同时,美联储提前停止的缩表行为可能对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有大约63个基点的影响,因而现在的美债收益率倒挂,没有数据反映出来的那么可怕。

第二,经过了7轮加息,美联储实际上有较多的弹药储备,可以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虽然7月的降息不情不愿,但是现在经济的下行和美股风险,很可能引发美联储降息周期的真实开启,而降息则可能为美国经济带来更长时间的延续。

第三,即使美联储降息,也不能完全化解衰退的威胁,但是在果断降息的干预之下,衰退到来的时间会向后延迟1-2年。

第四,如果美联储真的不会降息,市场信心也会出现严重问题,这样的话美国经济的衰退可能会提前到来。

格林斯潘警告: 随着美国赤字继续上升,通货膨胀将对美国经济构成更大威胁如何理解

格林斯潘是美联储前任主席,在他上任的时候,美联储进行的两次预防式降息,其中一次因为推升了通胀和资产价格而失败,因此对于通货膨胀有更大的恐惧,但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并不相同,因此这一言论也有不正确的部分。

一、美国赤字如何带来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的赤字意味着政府开支大于收入,就相当于一个人不断的花钱,而收入却没有那么多,于是产生了负债。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负债再多也不太要紧,因为美元是国际霸权性货币,美国可以通过不断的印钞和发债来弥补赤字。图为美国赤字情况。

不过虽然赤字仍然可以不断扩大,但是却带来了其他的问题。

因为政府开支不断增大,但是收入却减少,就意味着美国政府不断的向市场上花出去美元,但却没有收回足够的美元,印钞对赤字的弥补就意味着市场上的美元越来越多。美元的供应量上升,绝对价值下降,就会带来通货膨胀。图为美元货币供应量的迅速上升。

这就是格林斯潘正在担心的事情,但是这真的会发生吗?其实也不是。

二、为什么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美国的赤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赤字扩大的同时,近10年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今年美联储进行了三次降息,目的就是为了推升通胀,抬高资产价格,但结果股市虽然上涨了,通货膨胀依然没有抬升上去。图为美国cpi一直处于低位。

这就是说至少目前来看格林斯潘的判断是错的,赤字增加并没有带来足够高的通货膨胀,反而是通胀过低引发了美联储的焦虑。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美元的霸权使全世界分担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美元拥有国际结算货币的霸权地位,全世界都要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这就是说美元不只是美国一个国家在使用,更是全世界的通用货币。因此当美元的供应量变大的时候,对照的并不是美国本国的商品总量,而是全世界正在流通用美元结算的商品总量,也就是说,美元的增发和通货膨胀被全世界共同分担了。这样美国自己的通货膨胀自然不会太高。

其次,流动性泛滥背景下,货币增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变小了。

在格林斯潘那个时代,美联储的利率维持在5%左右,但是现在美联储利率已经维持在2%左右很久了,并且还曾经在金融危机之后保持了接近于0的水准。不止如此,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直到现在还没有被完全地消化,因此,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比格林斯潘那个时代要多得多。图为美联储三次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赤字推升的通胀没有格林斯潘眼中的那么严重,在市场上有100美元的时候多发一美元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通胀,但是当市场上有1万美元的时候,一美元也就是九牛一毛了。现在全世界都在不停的宽松和印钞,美国印的钞票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严重了。所以即便赤字继续上升,可能带来的通胀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图为美国赤字仍然会继续上升。

所以,虽然格林斯潘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通货膨胀的情况并没有他所描述的那么严重。

三、格林斯潘的担忧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时采取过两次预防式降息,但正是第2次预防式降息,让格林斯潘背上了一个骂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格林斯潘式失败

这是因为1998年的那次降息没有让经济重回正轨,反而推升了泡沫和通货膨胀,让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冲击更加严重,甚至直到次贷危机时仍有人认为是格林斯潘种下的恶果。如下图。

这也是为什么通货膨胀这个词在格林斯潘心里更加可怕的原因。虽然时过境迁,现在欧美市场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低通胀,但是通货膨胀仍然是格林斯潘严重最应该担心的危险。

综上,美国赤字上升会导致美国增发更多的美元和进行更多的借贷,这都会增加美元的货币供应量,但是并不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通胀。因为美元的通货膨胀是全世界共同分担的,而且在现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造成的通货膨胀已经比格林斯潘时代要低很多。现在欧美市场面临的威胁,更多来自于低通胀而不是高通胀。

美联储主席卸任以后都做什么去了

第一任:查尔斯·萨姆纳·汉姆林(Charles S. Hamlin),任期1914年8月10日至1916年8月19日,卸任后继续在美联储董事会任职;

第二任:威廉·哈丁(William P. G. Harding),任期1916年8月10日1922年8月9日,卸任后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担任主席;

第三任:丹尼尔·理查德·克里辛格(Daniel R. Crissinger),任期1923年5月1日1927年9月15日,卸任后在CapitaJ Post任职;

第四任:罗伊·杨(Roy A. Young),任期1927年9月4日1930年8月31日,卸任后从1930年到1942年,他担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辞职后,他改为招商局国家银行董事长,后来成为美国毛纺公司董事长;

第五任:尤金·艾萨克·迈耶(Eugene Isaac Meyer),任期1930年9月16日1933年5月10日,卸任后曾任世界银行行长;

第六任:小尤金·罗伯特·布莱克(Eugene Robert Black, Jr.),任期1933年5月9日1934年8月15日,卸任后于1934年12月19日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因心脏病去世;

第七任:马瑞纳·伊寇斯(Marriner Eccles),任期1934年11月15日1948年2月3日,在卸任后重新回归家族控股公司艾克尔斯投资公司(Eccles Investment Company),管理该公司实际控股的多家位于犹他州的银行;

第八任:托马斯·麦克凯(Thomas McCabe),任期1948年4月15日1951年3月31日,卸任回到了其曾任职的斯科特纸业公司;

第九任: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Willian McChesney Martini Jr.),任期1951年4月2日1970年2月1日,卸任后担任过各种公司和非营利机构的董事,如作为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美国国家网球基金会主席等;

第十任:阿瑟·伯恩斯(Arthur F. Burns),任期1970年2月1日1978年3月8日,卸任后受美国企业研究所主席威廉·巴罗迪邀请,到该研究所任职,后在1981年6月至1985年5月期间任美国驻联邦德国大使;

第十一任:乔治·威廉·米勒(George William Miller),任期1978年8月8日1979年8月6日,因被时任总统卡特任命为财政部长而从美联储卸任,在从财政部长位置卸任后,成立了华盛顿私人投资公司G. William Miller&Co。此外他还担任过多个慈善和非营利组织的职位。其中包括美国红十字会的财务主管,华盛顿歌剧院信托董事,以及总部设在华盛顿的H. John Heinz III科学,经济和环境中心的主席。1990年至1992年,他还是Federated Stores Inc.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第十二任:保罗·沃尔克(Paul A.Volcker),任期1979年8月7日1987年8月10日,卸任后,任纽约投行Wolfensohn & Co.主席。1996年,担任知名人士独立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