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中,李西华究竟是什么身份来历?《鹿鼎记》中多隆被刺了一刀,最后也不试图搞清楚,还没有怀疑韦小宝,这个情节设计符合逻辑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鹿鼎记中,李西华究竟是什么身份来历

提到《鹿鼎记》中的李西华,可能很多人都一脸懵,甚至压根想不到书中有这号人物。这是一位风度翩翩、书生意气深厚却又眼界不凡的神秘人物。他本人名气不大,可父母在《碧血剑》中却极为出彩,正是因为李自成误杀了他的父母,才导致袁承志看清了闯王也不是得天下的主儿,愤然远走海外。

我们先从武功、眼界、在原著中的行为等方面分析一番李西华可能的出身来历。

李西华在《鹿鼎记》中只出场了三次,第一次就是闯天地会青木堂,天地会两大高手关安基、徐天川以及沐王府两大高手柳大洪、吴立身以为他是敌人派来的奸细,同时出手向他发动攻击,结果李西华看似文弱书生一般,实力却极为强悍,眼力更是绝顶,一眼就看出了四人的招式破绽,轻易地从四人合围中脱峰而出。

关安基和徐天川只是普通的二流高手,但柳大洪和吴立身皆有一流的实力,四人全力短时间内未能拿下李西华,足见其实力起码也是一流中上水平。证明他武功水平极高的战例还有一次,那就是李西华在柳州城时,当时神龙教的瘦头陀奉命抓韦小宝,已经将韦小宝制服,在场的三位高手陈近南、吴六奇、李西华眼见韦小宝有难,同时出手攻击瘦头陀,三人几乎一起制住了瘦头陀的要害。

瘦头陀本身也是一流高手,陈近南、吴六奇也是一流中的佼佼者,李西华能和陈、吴两人同时一招制服瘦头陀,武功可见为不凡,起码不会差陈近南太多。

在第一次出场时,面对天地会和沐王府为唐王、桂王哪位才是正统,以及反清复明成功后哪位才能登上大宝争论不休时,李西华却没有正统之念,提出推翻满清江山才是头等大事,立哪位为皇帝并不重要。一旦成事,再来论功而定。谁的功劳立得最大,威望最高,最令大家信服,大家就推举他为皇帝。只要是汉人,谁有本事去做这个皇帝都行。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一出,顿时让沐王府以及天地会的大明遗老遗少们惊诧不已。这也间接证明了李西华并非是一个迂腐、顽固不化的传统书生。相反他心中对大明王朝并没多少认同感,对皇权也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最能间接证明李西华身份的是他第三次出场,专门找李闯王复仇。明明靠着过人的武功已经制服了李闯王,却被李闯王充满霸气的一吼震得失神,以至于武器都失手落地。李闯王从李西华的身上看出了故人的影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闯王也反思了自己,心中深悔不该听信谗言,误杀了李西华的父母。明明有机会可以反杀对手,李闯王却主动放弃了,最终双方和平收场。

姓李,和李闯王有大仇,对大明又没有认同感,自然就能想到《碧血剑》时代和袁承志情同兄弟,志同道合的那对传奇夫妇李岩和红娘子。李岩也是一名书生形象,作为李闯王手下最为重要的一名谋士,却被牛金星所嫉妒,李闯王听信牛金星的谗言,误杀了李岩,红娘子悲愤之下也追随李岩而去。

身为义军的后人,李西华自然对大明没有多少认同感,这才能坦然说出只要是汉人,谁当皇帝都行。至于李西华那身高明的武功从何而来,我觉得唯一的可能只有袁承志。毕竟李岩夫妇临终前只有袁承志这个好友在身边。作为兄弟,收养并培养兄弟的后人,在古代这是最为正常之事。

有袁承志这个《碧血剑》时代就隐隐是天下前三,到了《鹿鼎记》时代更是极有可能是天下第一的大高手培养,李西华有这一身武功不是再正常不过吗?所以说李西华的身份来历很简单,那就是李闯王义军中谋士李岩和红娘子的儿子,师父极有可能是袁承志。

《鹿鼎记》中多隆被刺了一刀,最后也不试图搞清楚,还没有怀疑韦小宝,这个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多隆糊涂,也是多隆聪明的一面。

大家都知道,所谓御前侍卫总管,是皇上心腹的心腹,直接负责包围皇上的安全。

多隆除了是满洲贵族以外,更是皇上信任的高手。

但多隆有勇无谋,虽然对皇上忠心耿耿,办事能力却不强,连续出了几次错。

多隆不是傻蛋,他也想方设法拉拢韦小宝。因为韦小宝是皇帝身边最宠幸的人,拉拢了他就会让皇上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其实韦小宝对多隆也是有很多帮助的,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如果不是韦小宝的帮助,多隆说不定早就抄家坐牢了。

所以,多隆对韦小宝是感激的,两人关系也一直很亲密。

需要说明的是,多隆是个学武的粗人,虽然粗中有细,同康亲王、索额图这种老政坛老狐狸还是有很大差距。

多隆虽然是巴结韦小宝,但更多还是交朋友。

两人属于朋友,而不仅仅是政坛的利益同盟。如果有一天韦小宝失去康熙宠爱,康亲王、索额图可能一夜之间对韦小宝变脸,再也不搭理他,但多隆是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多隆在突然被暗算后,并没有太多怀疑朋友韦小宝。

书中写:韦小宝慢慢走到他身后,拔了匕首在手,笑道“这八碗菜,都是兄弟爱吃的,膳房里倒还记得,大哥试试这碗蟹粉狮子头怎样?”多隆道:“兄弟爱吃的菜,定是最好……”一句话没说完,突觉左边后心一凉,伏在桌上便不动了。

多隆一瞬间被刺晕死过去,根本没有看清楚是谁下的手。

皇上后来说是刺客暗算他,还掠走了韦小宝,他多少是相信六七分的,他不相信韦小宝会随便杀他。

这是多隆的糊涂一面。

自然,多隆也有精明的一面。

想要在皇宫里面混饭吃,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装傻。

皇宫里面有很多秘密,侍卫、宫女稍微知道一些,就有可能被皇帝杀死灭口。

如果连普通侍卫、宫女都知道这一点,没事就装傻,多隆也当然明白。

多隆被韦小宝刺成重伤醒来后,他应该知道情况不对。

自己奉命看守韦小宝,怎么突然就遭到刺客的暗杀,这里毕竟是皇宫,刺客有那么容易进来吗?

就算刺客有办法混进来,带着韦小宝怎么逃出去?

更重要的是,公主也同时失踪了,后来还同韦小宝结婚,有了孩子。要知道,当时公主名义上还是吴应熊老婆,怎么同韦小宝私奔了?

显然,这事非常古怪,而且涉及公主的桃色新闻,也就是涉及宫廷丑闻。

作为多隆来说,他可能猜到韦小宝同公主有私情。在韦小宝被皇帝抓住扣押后,公主出面冒险救走了韦小宝,两人一起逃走。

自己被暗算,可能就是公主派高手所为。

但这种宫廷丑事,一旦传出去就非常严重,多隆可能因此连命都送掉。

于是,多隆也就只能聪明的装作不知道,一切都以皇帝说的为准(以官方新闻通稿为准)。

另外,多隆也明白韦小宝是迫不得已。

韦小宝被扣押在宫内,如果真的是因为同公主通奸还有了孩子,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韦小宝为了自救以及救家人,只能不惜代价逃走,甚至不惜杀死看守他的多隆,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试问,如果韦小宝恳求多隆放了他,多隆会同意吗?当然不会同意。

多隆不要说私下放走韦小宝,就算让他借机逃走,自己也会被皇帝处死。

所以,多隆应该能够了解韦小宝和公主不得不暗算他的原因。

韦小宝被逼急了,只能这么做。

关键在于,此时收尾较好。韦小宝不但没有因此完蛋,反而成为皇帝的大舅子,成为皇亲国戚,还是受到皇帝的百般宠信。

那么就多隆来说,他如果此时去追究韦小宝责任,就是大傻蛋了。

他不如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恢复同韦小宝以往的关系。而韦小宝因为曾经暗算过多隆,反而会对他更加亲厚和照顾。

所以说,多隆糊涂也不糊涂。

鹿鼎记中的“缩阳”真的存在吗,有没有科学的解释

缩阳症的确真实存在,不过没有《鹿鼎记》里那么夸张。

《鹿鼎记》毕竟是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以小说衍生出来的影视剧,根据也是小说,换句话说,就是在“虚构”上增加了“胡编乱造”,展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典型的“以讹传讹”了。

这种情况真实存在,也有科学的解释。实际上,医学上是有这个病症的。

只不过,像《鹿鼎记》里,韦春花拿发钗把人扎好了,这是假的。相关资料里,熨、灸、拔罐都可行,但是扎……现实中像韦春花那样做,肯定得被追究法律责任,不仅好不了,而且还坏菜了。

至于武功,金钟罩缩阳,这还真没法断定是真是假。有的流派宣扬有这种功法,不过本人并不知道有这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