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将校长不愿去军事学院,坚决到军区工作,干了15年副司令
发布时间: 2023-07-11

总高级步兵学校是在从华东军区第3高级步兵学校改编而成,1953年正式开学,这所学校成立6年,先后有两任校长。

到了1959年,学校被并入军事学院,学校大多数领导都到了军事学院任职,但校长姚喆坚决不去,非要去军区部队工作,这是为何?

姚喆是军事干部,从参加革命后,他当过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还干过一段时间参谋长。当部队抵达陕北后,升为了师长。

抗战时,他担任了120师358旅旅参谋长,后跟随李井泉率领大青山支队,开辟抗日根据地,他担任了支队参谋长。后担任了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姚喆功不可没,也是他在战争岁月中,最闪亮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大西北作战,担任了西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员、军长。

解放后,担任了志愿军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并不是一线战斗部队,而是负责修建机场。

展开全文

从朝鲜回来,他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到了1955年到了总高级步兵学校工作,担任第一副校长,当时的校长是宋时轮。

1957年,宋时轮被调到北京,筹建军事科学院,姚喆接替了校长的职务。

到了1959年,学校被并入军事学院,政委刘浩天担任了军事学院副政委,姚喆却坚决要求军区工作。这是为何?

因为在1958年,一场反教条运动,军队院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有些甚至被调离了军队,像萧克、李达。

作为军事干部出身的姚喆,并不想在高军事教育工作了,趁着次机会,他申请到军区部工作,最终组织决定让他到武汉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他在武汉军区一干就是15年,后退居二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