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是多少岁(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期颐之年是指活到一百岁。

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称呼有:汤饼、初度、生小、总角、垂髫、始龀、教数、外傅、bai束发、舞勺、及笄、舞象、待年、弱冠、而立、不惑、强壮、艾、花甲(耳顺)、古稀、皓首、耄耋、黄发、鲐背、期颐。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初度:周岁。

3、生小:幼年。

4、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期颐“指百岁老人。
《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期颐是多少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期颐之年”是指多大岁数

100岁
  一百岁。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颐”指的是古代男子的年龄,“期颐”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期颐”指的是百岁以上的老人,应该不是专指男生了,只要你活到100岁,都可以称为活到“期颐”之年了。

那么,“期颐”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人活到100岁就要称为“期颐”之年呢?

“期”的意思是期待、期望。“颐”的意思是保养,所谓颐养天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以为人寿以百年为期。人活到了100岁,腰也弯了,背也坨了,腿软手抖,耳聋眼花,连牙齿都掉光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能力自己生活了。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平平常常的家务事,他们都没有能力去做了,甚至连自己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都剪不了了,澡也洗不了,就更别说出门去理发了。所以,“期颐”之年的老人们就只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期待着儿女来赡养自己。

所以,“期颐”就是期待儿女赡养,“期颐”之年就是期待儿女赡养的年纪——100岁。

其实,就现实生活而言,大多数人一过80岁,就需要儿女隔三岔五前来照顾了。一过了85岁,就更离不开儿女了,差不多就是全方位照顾。一过90岁,就完全离不开儿女,一天24小时,百分百全方位照顾。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日渐退化,已经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他们在身体其他机能退化的同时,脑力也常常在退化。脑力退化的速度虽然比身体其他机能的退化慢得多,但毕竟在退化。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比年轻人要慢,有时甚至显得力不从心。

但具体情况也是分人的。我家一个老人83岁,教他用微信三四年了,始终停留在只会看一看。而另一个老人快90了,现在不但会用微信付款,还会用微信理财呢。

古稀之年,及笄之年,弱冠之年,期颐之年,不惑之年,分别代表多少岁

古稀之年:70岁,
及笄之年:15岁(女子),
弱冠之年:20岁(古人二十岁成年,行冠礼,男子),
期颐之年:100岁,
不惑之年:40岁。

是指多少岁期颐 期颐一般指多少岁

1、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期颐:百岁之人。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2、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此外,各种人口现象,如结婚、生育、求学、就业、迁移、死亡等,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计算年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花甲、古稀、耄耋、期颐分别指多少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

1、花甲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有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2、古稀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查核一下,千多年前的“古稀”老翁,确实稀少的很。仅以知名的诗人、学问家为例,超过七十岁的真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数百年前,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已长了很多,仍以名家为例,不仅感叹古稀的唐寅已超过古稀

3、耄耋

耄耋:耄,《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耄: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