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为何“媚日”?芯片卖不出去,岸田文雄却不领
发布时间: 2023-07-11

据环球网援引日本共同社消息,6日日本政府宣布,解除自2019年维持至今的对韩出口管制措施;同一天韩国政府也宣布撤回在世贸组织的对日起诉案,并代替日本赔偿韩籍劳工。

日韩两国的这波互动解释了为什么尹锡悦敢在韩国独立日抛出震惊内外的“日韩友谊论”,当时就连美联社都为此感到诧异,其报道强调尹锡悦在演讲中刻意避免提到日本任何军国主义罪行或殖民历史。

有观点认为,尹锡悦不会不清楚回避历史的代价,既然他敢如此口无遮拦,那么背后必然有他敢为之冒险的利益交换。

3月1日尹锡悦发表演讲

韩国芯片产业内忧外患

事实上,韩国目前的芯片出口数据已经到了让尹锡悦不得不低头的地步。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芯片库存与销售比上涨到265.7%,达到26年最高点。换句话说,由于全球市场低迷,现在韩国芯片制造商手里积压了大量芯片无法出口。

韩联社称,如今韩国芯片产业内忧外患,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存销率上升,全球芯片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华盛顿的站队压力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韩国贸易部的数据显示,2月份芯片出口已经连续第5个月下降,如果剔除芯片产业,韩国整体出口数据仅上涨0.8%。

在出口疲软和韩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韩国去年第四季度GDP萎缩0.4%,韩国政府在此基础上下调了2023年GDP增速预期,“标普全球”预测2023年韩国经济将面临下行风险。不容乐观的经济局势,以及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不得不让韩国政府向日本低头,以寻求缓解经济危机的办法。

韩国PMI指数和出口订单下跌

展开全文

日韩贸易争端,韩国单方面挨打

日韩贸易争端始于2018年韩国最高法院对日本制铁公司和三菱重工的韩籍劳工赔偿判决,日本则坚称劳工赔偿已经根据1965年《韩日请求权协定》解决,双方争执不下,最终上升为外交纠纷。

2019年G20大阪会议结束后,被刺激到的日本政府立刻宣布对韩国实施贸易制裁,并将韩国从进口优惠“白名单”移除,随后韩国政府宣布对等制裁措施,双方贸易纠纷升级。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韩国处于中上游位置,日本虽然退出了民用半导体制造,但依然垄断着上游产业专利和半导体原材料出口,比如日企的氟聚酰亚胺产能占全球产能的90%,高纯度氟化氢气体产能占全球的70%,韩国对上述两种材料的进口依赖分别为91%和43%,这两种材料不出意外被列入首批日本对韩出口限制名单中。

韩国经济研究院曾表示,半导体出口在韩国出口中占比92%,如果日本半导体材料缺货,韩国GDP将萎缩2.2%,2019年6月韩国出口连续第7个月下滑,同比减少13.5%。

相比之下,韩国的反击手段就有些乏善可陈。数据显示,日本对韩国产业依存度并不高,日本半导体产业对韩依存度仅8.3%,汽车产业为11.8%,稍高一点的有特种机械,依存度为32%,因此可以说,日韩贸易战是韩国单方面挨打,无计可施的韩国不久后将日本告到了世贸组织,控诉日本实施报复措施。

岸田文雄和尹锡悦

日韩贸易争端推动我国半导体国产化

当时日韩这场贸易争端对我国相关产业出口也构成一定影响。中日韩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半导体产业链,日本的原材料由韩国加工成半导体和OLED产品,再由中国制成手机、电视等商品销往全球。

2018年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额达到857.8亿美元,中国半导体储存器有48%进口自韩国,当时韩联社曾预测,日韩贸易争端将推动中国国产半导体产量上涨2.1%。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占比首次突破10%,国产半导体制造设备订单上涨58%,韩国对华半导体产品出口在不断下降。去年1月美国半导体协会预测,到2024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占比将达到17%,而韩国将维持在20%左右。

在经济疲软、中国对韩半导体依赖降低等因素下,尹锡悦不得不向日本卑躬屈膝,由此也能看出,经济才是日韩关系的压舱石。

芯片示意图

中国是关键,日本不领情

不过,“标普全球”认为,与日本缓和关系无助于彻底解决韩国的经济风险,因为中国大陆、欧盟和美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美经济下行依然没有看到缓和的趋势,而中国大陆内需的恢复将有助于韩国出口反弹。

但与此同时,尹锡悦政府也要面对韩国国内的汹汹民意,如今已经有不少韩国民众要求尹锡悦尽快下台。

而且日本领不领情还是一回事,岸田文雄声称,他支持向韩籍劳工问题和殖民历史道歉,但日韩贸易争端是单独问题,日本将寻求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