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悬空寺为什么经过千年都没有损坏
发布时间: 2023-07-17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

关于这些立木,恒山附近的居民还有一首歌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就是这些上接阁楼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它们一共三十根,每根长度十几米,直径不超过十厘米。由于可以晃动,这使得人们很怀疑这些摇摇欲坠的立木能否支撑重达十几吨悬空寺的栈道与楼阁。据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悬空寺的栈道下根本没有立木!

其实在悬空寺栈道下都有直径五十厘米的横梁,露出山体外的大约一米左右,它们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铺成的走廊。悬空寺共有这样的横梁27根。

立柱与横梁其实在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悬空寺南部陡峭的石壁上无意间发现两排方形石孔【深度一米左右】。它们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古栈道遗迹。古人在山体上开凿石孔,然后将横梁插在其中建成栈道运输物资。

悬空寺南部陡峭石壁上的方孔

举例:明月峡古栈道由此可见悬空寺的建造原理和修栈道是差不多的。经过测量,石孔与悬空寺横梁也很吻合。专家推算埋藏于山体内部的横梁应该比露出来的横梁长两倍。横梁加立木的支撑在古代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保护部门曾试图更换悬空寺的横梁,但是发现无法将横梁从石孔中拔出。后来才发现横梁的尽头加工过楔子,足以牢牢固定它们。横梁木柱泡过桐油,预防了虫蚁腐蚀,这使得它们在千年岁月中仍然在岩石中没有腐朽。欢迎关注知乎‘雲绯’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