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苏武?张骞与苏武相比,哪个功劳更大一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苏武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且不论这句话属于“山寨版”英国谚语,抑或是“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古今中外“乱认亲戚”,却足见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有时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秦腔戏《苏武牧羊》中的苏武是一位孤独落单的、吞毛饮雪的、悲苦无助的牧羊人,他被赋予了一个品质高洁、威武不屈、顶天立地的悲壮的英雄形象。

杭盖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浚稽山》中的大汉苏武苏武强悍刚烈、威武不屈的人格魅力,不但影响、感动激励着身边的常惠等人,也感动了一群富有正义感的匈奴人於靬王、挛鞮昭云和吾庐等人,更是打动了一个胡女之心,美女爱英雄的传奇不能只诞生在汉地——胡地匈奴左贤王之女亦有爱慕英雄的权利,演绎了一场千古悲怆的爱情故事。

秦腔艺术演绎的《苏武牧羊》是一出家喻户晓的古典传统折子戏,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了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歌咏了苏武的高风亮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苏武牧羊》上下半句的经典对唱,真可谓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秦腔戏迷都甚是喜欢。

在推崇某个作品、某个人物的时候,每个人是否都能欣赏到其全部妙处,这个绝尽然,由于欣赏的角度、高度以及在程度上皆会有所不同,尽管在欣赏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总还是哈姆雷特,而决非其他。

苏武在北海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下,却丝毫没有动摇忠贞的精神坚守,为了民族大义,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的生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苏武永远都是那个在北海执鞭牧羊一十九载持节不改的大汉苏武。

张骞与苏武相比,哪个功劳更大一些

张骞与苏武的功劳谁大?自然是张骞。苏武只是用19年放一群羊来证明了始终不渝民族气节,如果说气节也是一种功劳的话,那么便可以承认苏武有功劳。反观张骞,他给中原王朝展开了广阔西部视野,开辟了历史深远的丝绸之路,并且随着西汉势力成功西扩,逐渐瓦解了匈奴对汉的战略围堵。张骞是中国人认识西域的第一双眼睛。

如果讲气节,张骞也不逊色于苏武。苏武被匈奴扣押了19年,张骞被扣押了13年,苏武没有投降匈奴,张骞也没有。张骞在匈奴取妻生子,苏武也不例外。张骞两次主动逃离匈奴,最终凭自己的能力回到汉朝,而苏武只能等汉朝营救。苏武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使节,而张骞是一个全面型的人才。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匈奴为什么要扣押苏武

引言:

苍茫的天空下,阳光照射着大地,但在遥远的北海(即今天俄罗斯贝加尔湖),寒风却依然凛冽。两千多年前的北海,几乎可以说是一片无人区,辽阔的草原中,洁白的羊群正悠闲的吃着草,而在这羊群中间,竟有两个人在准备告别。“兄弟,你真的想好了?不再考虑下吗?这样硬扛着没有任何意义啊!”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仍在劝说着。“不,你不要再说了,我是不可能背叛大汉朝,背叛陛下的!”对面,一个衣着破烂,貌似乞丐的男子严肃的回答着。

衣着华丽的男子放弃了,骑上骏马扬鞭离开,一转头,那乞丐般的男子正向他作揖,手中却牢牢的抓着一根木棍似的东西。“苍天啊,我李陵今生也洗刷不了我的罪过了!”男子悲伤的仰天长叹,说罢,策马离去。

“李陵见苏武”剧照

那个乞丐般的男子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苏武!此时,他已经被羁押在匈奴数年了,在这荒无人烟的北海,他可能一辈子也回不去他的故乡了。苏武只是一个使者,匈奴为什么一定要扣押他呢?

一.猪一样的队友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这原本是两国之间正常的使节往来,结果苏武偏偏碰到了匈奴的内乱。

原来,匈奴的睺王和虞常等人准备谋反,趁单于外出打猎的机会抓住单于的母亲投降汉朝,而虞常与苏武团队的成员张胜有交情,便来寻求张胜的帮助,并得到了同意。结果谋事不密,在起事前一夜被人告发,第二天谋反失败,虞常供出张胜等人,此时,苏武才知道了这件事,想自杀没能成功。

苏武画像

而当单于问起这件事时,苏武可以说冤的不行,自己完全不知情,却被自己的队友给坑了。苏武据理力争,但嘴皮子终究打不赢明刀明枪,苏武被关进了地窖,靠着雪水和棉絮几天都没有饿死,匈奴人惊讶之余,把他扔到了北海喂羊。

二.匈奴人的报复

我们知道,汉武帝一生在位五十四年,其中有四十四年都发动了对外战争,尤其是对匈奴的战争,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征伐。而对匈作战中,最典型的是三次大规模战役。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作战示意图

1.河南之战:

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南下入侵,汉武帝派遣卫青迎击匈奴,并巧妙的避实就虚,击溃匈奴入侵,收复河南地(即河套平原),并设置朔方和九原两郡,保障了首都长安的安全,同时获得一块出击匈奴的跳板。

2.漠南之战:

汉武帝为保卫朔方安全,命令卫青与霍去病出击匈奴,卫青出兵右贤王属地,歼敌上万;而霍去病多次出兵陇西,击溃匈奴休屠王,浑邪王兵马,迫使二王投降汉朝,使河西走廊并入汉朝的版图之中。

汉武帝在河西地区设置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四郡。河西走廊的开辟,斩断了匈奴的右臂,大大减轻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为汉朝与西域之间的沟通交流奠定了基础。

3漠北决战:

霍去病与卫青合兵十万出击匈奴,在漠北与匈奴决战,匈奴不敌,卫青率军追击,斩杀一万九千多人,而霍去病则出兵上千里,翻越大漠,全歼匈奴左贤王主力,一直打到匈奴祭天的狼居胥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

自此以后,漠南无王廷,匈奴再也无力对汉朝进行军事行动,汉匈之间的军事形势开始调换。

可这样的一系列打击,也加大了匈奴对汉朝的仇恨,面对刺杀单于未果的苏武一行人(虽然这件事和苏武没什么关系),匈奴人开始对苏武进行打击报复,把他扔在了人迹罕至的北海,让他去放羊,并告诉他,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什么时候他才可以回来。这种完全不可能的事充分反映了匈奴对汉朝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而苏武,刚好撞在了枪口上。

三.汉武帝和单于的阴谋

这里,当然不是说汉武帝与单于合谋,而是在苏武出使匈奴这件事上两人都有阴谋,而这场阴谋最终的牺牲者,只有苏武和他的团队成员们。

让我们看看苏武出使的原因吧,天汉元年,且鞮单于继承了大单于的位置,而他接手的匈奴是一个已经被汉民族击溃的政权,但是,他不甘心,于是他上表汉武帝,表示愿意送还此前的使者路充国(实际上是汉朝间谍)等人,希望两国永结盟好。

但是,这只不过是单于耍的诡计而已,他要通过这件事看到汉朝使者的反应。因为他知道,虽然汉朝连战连捷,但自身消耗也非常大,如果汉朝派来的使者唯唯诺诺的话,他就有理由相信汉朝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以再度集中力量,恢复匈奴的霸业。因此,在苏武等人到达匈奴后,单于的表现非常傲慢,一点没有和好的意思,而这,就是他要对汉朝的考验。

汉武帝刘彻剧照

再来看看汉武帝一方,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他非常清楚,虽然在自己一系列的打击下,匈奴短时间内无法对汉朝构成威胁,但它的存在始终是一个隐患,因此,汉武帝非常想一举灭掉匈奴,永保北境安宁。单于的这封信给了汉武帝机会,他希望通过这次出使匈奴再探一探匈奴的老底,以期寻求可以彻底解除北方边患的机会,而这,也是苏武真正的使命!

最终,苏武没有让汉武帝失望,匈奴人想通过苏武被囚禁的表现来瓦解他的意志,却被苏武的决心和毅力所震撼,一个小小的使节都有这样的胆魄和毅力,那如此强大的汉朝,还有多少个“苏武”啊!

在此之后,匈奴再没有对武帝时期的汉朝实施大规模的侵袭,反倒是汉朝在李陵和李广利的带领下多次出击匈奴。可以说,苏武在其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结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