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室祭祀自己的祖先要去哪里,祭祀活动的规模如何?唐朝中后期的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朝皇室祭祀自己的祖先要去哪里,祭祀活动的规模如何

宗庙是祖先亡灵的寄居之所。

太庙,即皇室的祖庙。 所谓“七庙”,指的是周代制定的宗庙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和而为七。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平时宗庙祭祀的对象是始祖和七世内的祖宗。  

汉代宗庙祭祀增加了“功臣配飨制度”。唐代将其制度化,将功臣按具体的时代和功德不同,分别配在不同的庙主之室。  

这类祭祀也分为三个小类,分别是:  1、享太庙。  《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  

2、祭奠老子、皋繇、皇后。  唐以老子李耳为始祖,追尊为圣祖玄元皇帝,其庙曰太清宫。  明皇天宝二年三月,追尊皋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  睿宗景云元年冬,追尊昭成、肃明二皇后,于亲仁里别置仪坤庙,四时享祭。肃明皇后刘氏、昭成皇后窦氏(玄宗的母亲)均是在入宫朝见武则天时遇害的。  昭德皇后是德宗的皇后,顺宗的生母。  郊庙歌词涉及到的享受祭奠的皇后只有以上这三位。 

 3、祭祀太子、皇后的祖先。  太子是储君,登基以后就成为皇帝,这里的7位太子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当上皇帝,或者本来是亲王被追谥为太子的。  

祭祀是宫廷的重要活动,也是国家大事,神圣庄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要制作一系列严格的礼法。

唐朝中后期的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没有不立,只是很少了而已,一般都是死了之后,其儿子即位才会被封为皇后,唐朝后期不利皇后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而在唐朝主要势力除了皇权就是宦官和外戚,而中后期虽然不利皇后遏制了外戚的实力,可也导致了宦官的实力无限壮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