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文明》希伯来文明2: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
发布时间: 2023-07-17

4、圣经记载

公元前1600年,迦南发生了一次特大饥荒,希伯来人为了逃避饥荒而南迁埃及。在埃及住了四百多年后,他们在领袖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回到迦南。重返迦南的路途和时间,遥远而漫长达40余年,千辛万苦。希伯来人出埃及时,上帝在西奈山(Sinai, Mountain)启示摩西著名的“摩西十戒”,即犹太教“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这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后,“希伯来人”一词就很少在《圣经》中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人”。所以,一般说来,“希伯来人”主要是用来称呼从亚伯拉罕到摩西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50年间的七百多年间)的古犹太人。

需要说明的是,以色列人的上帝,其正确读法应是雅威(YHWH),而不是“耶和华”(Jehovah)。“耶和华”是公元7世纪后,基督新教对这个犹太教神圣名字的误读,犹太教徒和天主教徒并不承认它。

公元前935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和南方的犹太王国。以色列以撒马利亚为首都,犹太国则仍以耶路撒冷为都城。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所灭;公元前586年,犹太国被新巴比伦吞灭。尼布甲尼撒大帝占领了耶路撒冷,拆毁了圣殿,强迫一部分上层人士移居巴比伦,史称这批人为“巴比伦囚徒”。这批囚徒在囚期间仍然依靠上帝,行了许多神迹。最终尼布甲尼撒大帝也承认上帝是至高神。此后几百年间,犹太人虽然返回故乡,重建圣殿,但已不复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希伯来历经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仍依靠上帝顽强地生存着,令统治者不得安宁。于是从公元70年起,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拆毁了,罗马人遣散了犹太人。犹太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祖国,开始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流浪和灾难。然后,这个民族仍然靠着上帝,继续显示自己的存在。

在世界文明史上,犹太教对公元前后早期基督教的形成,以及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上产生的伊斯兰教,都有重大影响。犹太教后来发展为基督教。基督教原封不动把犹太教的经典接收下来,因为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圣经》由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就是犹太教的经典,即上帝与犹太人所订之约;新约即上帝藉他的儿子耶稣与信徒重新立约。

5、希伯来国家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支。它在公元前三千纪时游牧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草原,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侵入迦南,就是后来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入侵者叫做“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是指幼发拉底河)。游牧的希伯来人比较强悍,迦南当地的原住民文化较高而性格较为柔弱,且曾经过埃及军的占领和蹂躏,元气大伤,终于逐渐被希伯来人所征服和同化。迦南是地中海东岸的一个狭小地区(南北150英里,东西75英里),有高峻的山岭,也有丰腴的河谷。它夹在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等大国之间,是军事上的要地,也是商业上的交通要道。早在公元前三千纪时,迦南人便脱离游牧生活而从事定居的农业,在周围文化古国埃及、腓尼基、苏美尔、巴比伦的文化影响下,曾经创造了自己的“迦南文化”,并在公元前十八世纪时达到了全盛时期。但从那时以后,经过埃及军的全面占领,便开始衰落了。到埃及军撤退时(公元前十五—十四世纪)希伯来人便乘机入侵,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克服当地各部落的抵抗,逐渐定居下来,并且创造了自己的希伯来文字。

公元前11世纪左右希伯来人先后在南方和北方建立了两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北方的称为“以色列”,南方的叫“犹太”。公元前1030年以色列部落首领扫罗被推为第一任国王,统一了南北方两大部落联盟,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联合王国。犹太部落的将领大卫乘扫罗王战败伏剑而死之机登上王位,迁都耶路撒冷,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被誉为希伯来的统一者和奠基人。大卫辞世之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他的基础上促使王国进一步强盛起来。所罗门将耶路撒冷建成了著名的都城,他所建造的神殿成了犹太教的唯一中心和象征。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帝国摧毁犹太王国,制造了东方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即将包括王公贵族、政教首领、工匠歌手在内的5万多犹太人掳掠到巴比伦做苦役。公元前538年征服新巴比伦王国的波斯帝国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迁返故国,重建都城耶路撒冷,让其在臣属于波斯帝国的前提下建立神权统治。其后几百年间,希伯来人又屡次遭马其顿和罗马等外族的侵略。公元70年,重建的都城耶路撒冷和神殿又被毁坏,古代希伯来国家的历史至此基本结束,大批希伯来人流落散居在地中海周围地区,辗转漂泊世界各地。

6、希伯来民族

希伯来民族,又称以色列民族或者犹太民族。以民族宗教著名,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它的经典被后人称作《旧约》,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有深远影响。《圣经•旧约》原初既是宗教经书,又是希伯来文献与文学汇编。此外古代希伯来文学的一些重要作品,还被收录在成书年代比《旧约》晚的《次经》和《伪经》中。

作为希伯来文学总汇意义上的《旧约》,其中原始作品的主要形式可以归纳为神话传说、故事性的作品、诗歌和小说四大类。《创世记》是希伯来神话传说的主要汇集,其中关于天地起源、人类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等奇妙的神话,以简劲而古朴的情调和典雅而隽永的品格,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希伯来民族特点:

①开放的、有创造性的民族。上帝给他们始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走出去,离开家乡”。他们永不满足,成批成批地出去散居在世界各地,在一切领域发挥创造才能。

②在艰苦中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和韧性的战斗精神。

③宗教意识浓厚,民族凝聚力极强。

7、评价

深远的希伯来文化:在这一阶段,中东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还产生了一个公元后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教的基础是希伯来文化。关于希伯来早期的历史,我们唯一的凭藉是《旧约全书》在这部犹太人的经典中,许多未经证实的传说和史实交织混杂,其体裁带有神话和寓言的色彩。希伯来人最早的祖先名亚伯拉罕,是上帝赐予的名字,意为“多国之父”。亚伯拉罕大约与古巴比伦的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同时,活动于公元前18世纪末期。亚伯拉罕是闪米特人,原住于幼法拉底河畔的吾珥(Ur),受上帝之命西迁到迦南(Canaan),即“应许之地”、“希望之乡”。据说是一个到处“流淌着奶和蜜”的富饶之地。迦南即今叙利亚至约旦一带,位于地中海和阿拉伯沙漠之间“新月形沃壤”的最南端,这块沃壤环绕着阿拉伯沙漠,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埃及。 亚伯拉罕率领族人,长途辗转跋涉来到迦南。迦南人即腓尼基人,腓尼基的意思是“紫红色”。这个对入迁者的称呼,后来竟变为这个民族的名称。“越河者”迦南语读作Iberi,相当于英语Hebrew,汉译为“希伯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