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放假端午节有啥意义?端午节有哪些意
发布时间: 2023-07-17

端午节为什么放假端午节有啥意义

这个问题的两问是相互关联的,而且个人认为应该把后面的一问放到前面去,以形成更恰当的问题结构——端午节有啥意义?端午节为什么放假?

端午节的起源与演变,蕴含并承载了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源于上古时期的民间崇拜及其祭龙习俗,后来不断融入文化内涵,逐步演变为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栓五彩绳以驱灾辟邪,祭龙祖、划龙舟以祈福纳祥,食粽子、五黄以亲人团聚的热闹欢庆节日。由于各地习俗各有侧重,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端午节并非因民间纪念屈原而形成,但千百年来,民间始终都把端午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与纪念伟大爱国者屈原联系在一起,使得端午节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屈原纪念日。年复一年,不管世代如何变迁,端午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中爱国色彩最浓厚的节日,始终在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爱国精神洗礼日”的角色。

既然端午节是承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内涵深厚的重要节日,因此,端午节放假也就顺理成章、很有必要了。

第一,端午节放假,是延续传统习俗、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之根,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之魂。以法定放假的形式,让民众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有形式地去庆祝这个节日,从而让这一重要节日所饱含的民族习俗、文化与精神,得以在各世代间持续不断地得以浸润、固化与传承,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这已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可有可无。

第二,端午节放假,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5000年而未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而以端午节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习俗,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尊重传统,重视传统节日,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文化复兴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我国社会上各种”洋节”也纷纷粉墨登场。尽管从社会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看,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民族自身真正的根,如果一味追逐国外时髦,甚至试图以各种洋节日取代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那不仅是对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蔑视与背叛,也一定无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第三,端午节放假,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强烈。节假日放假带来的闲暇,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活动,是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热闹祥和、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节假日氛围,既是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真实象征。

第四,端午节放假,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需要。

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马车。 节日放假,广大民众的购物热情、旅游度假热情势必有所提升,从而形成”节假日经济”现象,对提升消费、扩大内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正在临近,一段轻松的假日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做好准备,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拥抱这个传统而美好的节日吧!




端午节有哪些意义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

一、包粽子

我边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是传统习俗,各种各样的粽子比较多样,根据个人喜爱选择,其实包粽子的方法并不难,掌握好方法。

粽子有咸的、甜的或猪排骨粽,各种各样都包一些,这样家里人可以白由选择喜爱吃的粽子,发现还是猪排骨粽爱吃多,口感也会非常棒,软糯香。

二、拜村里社公

端午节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习俗甚多,我边家家户户杀鸡杀鸭拜神、祭祖、挂艾菖、食粽、佩香裹、洒雄黄酒等。

大清早我就跑到村头买鸡、鸭回来,打算拜社公,《如图》祈福消灾,风调雨顺,通过各种传统习俗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统的文化。

三、门前挂艾菖

端午节前在农村大门窗户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在农村里很常见,它的茎叶子都含有挥发芳香油,独特的气味,既可以驱蚊,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的水生草植物,同样杀虫灭菌,提神通窍的作用。

回、扒龙舟

在南方赛龙舟是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己流传两千多年历史,扒龙舟分为:竞赛、游龙、收龙等等几个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龙舟文化逐步流传至海外,并被各地人民接受和喜爱,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划过了千年时光,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

你们那边是一样习俗吗?欢迎留言十关注

端午节即将来临,你觉得如何过一个有意义更有文化的端午

一年一度,每年重复。

疫情之下,谨慎为主。

居家同乐,闭门不出。

喝点美酒,看看闲书。

伴随电视,盼疫结束。

等待来日,再展宏图。

(2020-0620-0750)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