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来自珠玑巷的广府人说着发源于广西梧州地区的白话?为什么南雄珠玑巷是广府的发源地不讲粤语而且讲客家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的来自珠玑巷的广府人说着发源于广西梧州地区的白话

珠玑巷的传说的事发生在宋朝,而广府人在秦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在西江流域(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生活了。珠玑巷事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就算真正发生过,从那里(翻过险峻的南岭)来的人也不可能太多。

古时候交通非常不便,水路比陆路畅通得多。所以不管是语言的传播还是生活方式的传播都是经过江河来传播的。中国的文化就是河流文化。广西在广东的上游,顺流而下非常方便,虽然广东广西都同属百越族,但广西开发比广东早,随着秦朝的大军,广西人进入广东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广西人迁徙来广东,两千年来一直未有停止过。因为广西大都是山区,相对广东,人民更穷。而广东很多地方还未开发(比如我们珠三角珠江口一带)。现在生活在珠三角沙田区人的祖上都是来自广西的,他们来到广东的时间大慨也只是一两百年。

广西人到广东一是语言相同,二是农耕文化相同,三是同样适应水上生活。而来自北方的人,在河涌遍地的广东是很难生存的。

那为什么很多广东人都说自己来自珠玑巷呢?这正是族谱惹的祸。在明朝以前民间是不可有族谱的,明朝以后特别是清朝中后期,民间才开始编写族谱,这个时候距离珠玑巷这个传说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家族并不土,而是来自中原显赫的家族,于是就纷纷借助这个传说,以证明自己来自中原。

我第一次看到我外公家的族谱时,就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但后来又看到几个不同家族的族谱,发现他们对这个传说的描述竟然如出一撤,很明显是一个人所为,这就很不可信了。不要说是一个几百年前的传说,就算是大家亲眼所见,各人描述出来都不会一样。

我虽然只看过五本族谱,但我可以肯定,整个珠三角人的族谱都是说来自珠玑巷的。那我就要问一句,南越王統治时期的人去哪了?两千年前的番禺人去哪了?现在不但广东人说自己的祖先来自珠玑巷,我见过几个广西贵港、横县的人他们也说自己的祖先是从珠玑巷来的,甚至还听过客家人说自己的祖先来自珠玑巷。事实上很多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毛病,最忌自己出身低贱,最忌自己的祖先土。一旦自己好起来,就必须要制造出一个显赫祖先来。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看问题应该比古人深刻,审视历史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靠以讹传讹的传说。

为什么南雄珠玑巷是广府的发源地不讲粤语而且讲客家话

很多广东本地人听说南雄珠玑是广府人的发源地,于是想当然的认为珠玑巷的居民跟自己一样会说粤语。

可是,当他们满怀期待地去珠玑巷寻根问祖时,却发现一个尴尬的情况,因为当地人根本不说粤语,而是客家话,乡音无处寻,满心欢喜之后,疑云顿起,这还是那个梦中的圣地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南迁珠玑巷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由于被北方少数民族多次侵犯,老百姓为了生存,只得拖家带口,衣衫褴褛地向南方逃避战乱。

南迁路线有几条,岭南无疑是最佳的去处。因为中原和岭南中间隔着绵绵山脉,通往岭南的只有崇山峻岭之间的羊肠小道,军队很难翻越。而最近的那条羊肠小道,便是大庾岭上著名的“梅岭古道”,连接江西和韶关,珠玑巷就在梅岭山下。

珠玑巷一带风景秀丽,沃野良田,一片安宁祥和。在此可以脑补一下,当年经过千难万险翻越梅岭的难民,终于来到珠玑巷这里,大概会欢呼“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世外桃源”,于是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再次南迁珠三角

于是他们在这里搭建房屋,开垦荒地,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可是,由于中原战乱不断,不断有人逃难到珠玑,珠玑巷渐渐人满为患。可考据的珠玑巷有183个姓氏,操着北方不同地区的方言,田地也不够用了,加之天灾频发,官府迫害,他们又以宗族为单位,向广阔的珠江三角洲、港澳、甚至东南亚一带迁徙。

一拨来了,一拨又走了,珠玑巷成为了中原难民到岭南的暂居地。据统计,从宋朝到元初,从珠玑巷继续南迁的,有130多次,共10多万人。到现在,他们散布在全球的后代有2000多万人。

元朝之前,在珠玑巷居住的主要是中原逃难的难民,元初元兵攻下韶关后,珠玑巷原有的居民逃亡一空,战乱平息之后,江西南部的客家人趁机占据了珠玑巷,明清时期,陆续也有江西客家人迁入。

因此,今天珠玑巷一带的居民,其先祖绝大多数是元明清时期从江西南部迁居到此的客家人。今天通行于珠玑巷一带的客家话,是他们传入的。而汉唐时代南迁的中原人,早已离开珠玑巷作了广府人了。

对于广府人而言,追本溯源来说,珠玑巷并不是他们的发源地,他们的根在中原,珠玑巷只是他们逃难路上的驿站,只不过他们在这个驿站上住的时间有点长而已。

胡锡进为什么不回复网友评价“一针见血,字字珠玑”

一个叫晴天BY的人在胡锡进发的有关冬至节帖子,大意是过去冬至节没有好好过,现在生活好了吃饺子,又说是冬至春来。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一群猴子围着一猴王奉承几句好话,猴王为什么要反击呢?

题主问的是对胡锡进的帖子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提出了很多不合支持胡锡进的观点的人为什么胡锡进不反击。上面的寓言故事己经回答了一半,另一半是不值的回击,没有涉及到核心价值,放谁也不会费心劳神的!

“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

“字字如珠玑”:强有力的话语每一个字都能一针见血的体现到问题的关键点上。

“句句是箴言”:每一句话都是精辟、有力的句子,能让人记忆深刻,并且看完后收获颇多。

中国古人的“满腹经纶”传递了怎样的读书智慧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干。比喻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和现在流行的文化这个词很像很接近,郭德纲主持节目时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会思考是一种成熟。只有不断学习,修心养性,才能在浮躁的社会中不那么功利。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苏格拉底也说过,“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以为自己可以不用学习。”,因此,人活着是为了学习。从读书进而读世界、读人缘、读自己、读本心;从而做一个让人接受的人,甚至把自己行销到全世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