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国公主做了什么事,被唐德宗幽禁到死,连她的女儿太子妃萧氏也被唐德宗杀死?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儿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郜国公主做了什么事,被唐德宗幽禁到死,连她的女儿太子妃萧氏也被唐德宗杀死

唐朝的公主是历史上最开放的一群公主,无论是在政坛上,还是在婚姻生活中,亦或者私生活上,都有数不清的话题和故事。我们熟知的高阳公主、太平公主等就不必提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也有一位不省心的公主,她就是唐肃宗的女儿郜国公主。这位公主的表现也是极为的豪放,就连自己的侄子唐德宗都看不下去,亲自下令将其幽禁起来,而当时她的女儿萧氏正是太子李诵的太子妃,也在未来被唐德宗杀掉,太子李诵差点被废,后不得不和萧氏离婚,这一场由郜国公主引起的动乱差点改变历史的走向。

郜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她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而她的父亲李亨还只是大唐的太子,郜国公主嫁的人正是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两人生下一子裴液。时间很快就到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半年后,即756年的六月,安禄山大军攻破潼关,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无心收复失地,反而在夜晚悄悄带着心腹大臣和一众皇子皇孙南逃。当然杨家包括杨贵妃、杨国忠等在内的人也都在逃亡之列。

不过在众人到了马嵬驿之后,士兵哗变,先是杀死了杨国忠,又逼着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而虢国夫人及其子女、杨国忠的妻儿等都逃往陈仓,后来虢国夫人带着子女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奔向一片竹林,然后在竹林里,虢国夫人杀死了裴徽和女儿又自杀。

裴徽跟着母亲出逃实在是失策,因为马嵬兵变的结局是李亨做了皇帝,而唐玄宗成了太上皇,郜国公主成为大唐的公主,初封延光公主。不久之后,延光公主就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姑姑新昌公主和萧衡的儿子)萧升。两个人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萧位、萧佩、萧儒、萧偲)和一个女儿萧氏。唐肃宗去世后,唐代宗继位,唐代宗去世后,唐德宗继位。

唐德宗继位之后,在785年将姑姑改封为郜国公主,而郜国公主的女儿萧氏也嫁给了唐德宗的儿子、太子李诵,这也算是亲上加亲,本来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但后来事情渐渐失去了控制。萧升去世后,郜国公主并没有安心守寡也没有再次改嫁,而是和几个官员交往过密。这里贴出《旧唐书》中的原话:

“蜀州别驾萧鼎、商州丰阳令韦恪、前彭州司马李万、太子詹事李昪等出入主第,秽声流闻。德宗怒,幽主于别第。”

其中李万还是唐高祖李渊的玄孙,如果郜国公主仅仅是私生活混乱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大唐时期本就比较开放,但是郜国公主与这些人来往还有干涉政事的意思,即为自己的女婿谋私利,这才惹恼了唐德宗,最终唐德宗将姑姑郜国公主幽禁起来,而李万被杖杀。其余三人被流放岭表。

这件事牵扯数人,连坐贬黜皆有,就连太子李诵也被唐德宗怀疑,动了废太子的心思,唐德宗想要让自己的侄子舒王李谊来做太子,幸有李泌从中劝谏,唐德宗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这件事到这里并没有完。后来有人又告发郜国公主和儿子萧位行厌蛊之术,这更让唐德宗怒火中烧,郜国公主的自由进一步被限制,她的五个儿子都被流放,女儿萧氏也被牵连,太子李诵害怕祸及自己,遂和萧氏离婚。但是唐德宗想杀萧氏的心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公元前790年,郜国公主去世,此时太子李诵也在病中,唐德宗就找到了杀萧氏的机会,《新唐书》记载:“会主薨,太子属疾,乃杀妃以厌灾。”

唐德宗在位26年,而李诵做太子也做了近26年,郜国公主难免心急,想要让李诵尽快继位,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操之过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归不是你的,她想要为太子谋划,为自己的权势谋划,却没想到搭上了她所有子女的命。

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儿子

唐顺宗李诵应该是唐朝最悲催的一个皇帝了,他小心翼翼做了26年的太子, 好不容易继位之后,却只在皇帝位子上坐了七个月,就被宦官逼成了太上皇,他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但即便是太上皇也并没有做久,只五个月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后就去世了,令人扼腕。而关于他的去世,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害死的,也是莫衷一是,只能等着更多的史料来揭开这个谜底。

李诵于761年生于大明宫,当时的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大唐帝国还处在一个混乱的阶段,是无论如何都回不到繁盛的过去了。大唐天子的威仪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就在李诵三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唐代宗被吐蕃大军吓出了长安,跑到陕州避难,虽然郭子仪很快就将吐蕃兵赶出去,但是大唐的国力同过去相比实在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藩镇做大、宦官专政、朋党之争等等在消耗着帝国,而李诵在做皇太子之前是宣城郡王,到了779年,19岁的李诵先是被封为宣王,半年之后被立为皇太子。之后就在太子之位上坐了近26年,这26年的生活和他的曾祖父唐肃宗为太子的时候差不多,同样是战战兢兢,时刻害怕会被废黜太子之位。虽然奉天之难中李诵表现不错,但是伴君如伴虎,即便这个君是自己的父亲,也不能大意。

而且李诵也效仿唐肃宗用离婚来保全自己,只是还是差点被废,而唐德宗想另立的太子还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弟弟的儿子舒王李谊,倘若不是李沁所阻的话,李诵这个太子就真的被废了。

事情的起因并非是李诵做了什么错事,李诵的太子妃萧氏是郜国公主的女儿,实际上算是李诵的表姑。郜国公主死了第二任丈夫之后,和很多人有不正常的关系,有人就借此告发郜国公主奉献自己的身体为太子李诵结党。后来郜国公主更是行厌胜之术,被唐德宗囚禁致死,李诵为了保全自己上书和萧氏离婚。

虽然事情过去了,但是唐德宗还是动了废太子的心思,并找来宰相李泌商量,被李泌所劝阻,从此李诵是更加的谨慎小心。只能是慢慢熬,但是有一点,李诵的身体并不好,在804年的九月,李诵得了风疾,突然不会说话, 自此开始卧病在床,到了德宗生病的时候,皇子们都进宫侍疾,但是李诵却连自己还照顾不好,所以一直到德宗去世,两人也并没有相见。

德宗去世的时候,百官还是比较担心的,害怕李诵没法继位,不过李诵还是强撑着身体在九仙们见了众臣,之后登基为帝。

成为皇帝后的李诵确实是想有所作为的,他重用在他做太子时候结识的王叔文、王伾等人,这些人还包括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他们通常被称为“二王刘柳”,这是一个革新派组织,主张削藩和抑制宦官专政以加强中央集团,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进步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只是改革遇到的阻力是比较大的,李诵不过才做了七个月(从805年的一月到八月)的皇帝就被宦官俱文珍等人赶下了台,然后李诵的长子唐宪宗继位。而李诵则成了帝国的太上皇,五个月之后被宣布死亡。

那么为什么李诵做了七个月皇帝就成了太上皇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李诵的身体确实不好,勉强称帝之后,过了几个月再次病倒,很多时候并不能参与宰相议事,这让宦官们钻了空子,在七月的时候就矫诏让李纯监国,八月就直接逼着李诵退位。

其次,永贞革新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宦官们的利益,所以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改革。最好的办法就是扶立新君。

唐顺宗想有所作为,奈何身体拖了后腿,又急于改革,惹怒了权臣和宦官们,这让他注定没办法在皇帝位子上坐久。而在成为太上皇之后也并没有真的安享晚年,而是在五个月之后被宣告死亡。至于死亡的原因,正史中的记载都是说他因病去世,毕竟他的身体确实很不怎么样。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李诵其实是被自己的儿子唐宪宗和宦官们害死的,这种说法多见于一些笔记小说中,是真是假难以说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