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连续出现了五次意外,是真的吗?武昌起义一共牺牲了多少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武昌起义连续出现了五次意外,是真的吗

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政府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革命当人决定以武汉为中心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决定请黄兴、宋教仁或谭人凤来鄂作起义指挥,共举大计。1911年9月24日,两个团体再次召开联席会义,研讨制定了起义计划,推选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决定10月6日也就是中秋节那天发动起义。然而,也许是好事多磨吧,自此却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使起义的日子改了又改。

第一次意外:

可能是起义计划不太周全,各项细节没有做好,引起了胡北当局的高度警戒,再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不得不延期举行。

第二次意外:

第一次计划失败后,文学社和共进社的革命党人又很快作出决定,准备于10月9日继续起义。谁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发生爆炸,惊动俄国巡捕。闻声而至的俄巡捕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起义计划暴露。湖光总督瑞澂下令全城戒严,严查细抓革命党人,致使各标营革命党人失去联络,当天计划落空。

第三次意外:

10月9日的计划落空后,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当即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10日当晚,清军工程八营二排陶启胜查铺到第五棚的时候,看见该棚的正目,也就是班长金光龙荷枪实弹,就警觉地上前夺金光龙的枪,金光龙见事不炒就大喊动手,其中有一个叫程定国的革命党成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抢射击,击中陶启胜,陶负伤而逃,毙死家中。一时间人声鼎沸,枪弹如雨,起义的枪声提前打响。

起义军很快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驻守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以及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赶往楚望台,起义人数达3000多人。晚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暑和旁边的第八司令部,但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攻击,经一夜苦战,终于在天亮前夺取了督署和司令部。湖广总督瑞澂越墙而逃,第八镇司令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落在起义军的撑控之下。汉口、汉阳的革命党人听到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夺取了汉阳和汉口,管控了武汉三镇。自此,湖北军政府成立,黎洪元担任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如此看来,武昌起义的意外也就明显的三次。当然,在具体的起义过程中,其困难与挫折何止三次五次,超过十次都不为过。各位朋友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指正评点,互赞互粉!





武昌起义一共牺牲了多少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

谢谢邀请。武昌起义死亡人数与古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死亡人数似乎是最少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良机,武昌起义敲响了腐朽清王朝丧钟,也结束了中国二千一百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武昌起义牲牺多少人存在一定争议,有说二、三千人,有说万余人的。
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的。
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党人进行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二次革命”。
袁世凯窃国称帝,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形成 ,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导致清朝统治的崩溃

武昌起义有骨牌效应,趁机点燃了革命烽火,并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推翻了清朝统治。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时期,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尤为突出尖锐。19世纪末,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旨在践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革命,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起义活动,有“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以及后来的“武昌起义”等。前两次均以失败而告终,唯有“武昌起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也顺势把革命风暴推向了全国,轰轰烈烈的的“辛亥革命”开始了。历时不到半年,在革命党人和有识之士的努力下,终于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武昌起义的重大胜利,是后续辛亥革命获得成功的坚实基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清朝封建统治的日益腐朽,导致“武昌起义”必然爆发。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迎合洋人,卖国以求荣,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声势浩大的“天平天国运动”被扑灭了。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甲午战争”惨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割地赔款不计其数,导致人民愈加痛恨清朝的无能统治,反抗浪潮此起彼伏。出卖“义和团”用于媾和列强,清末新政又迷惑人民,制造了空头支票的承诺,立宪派也已经失望透顶,有的倒戈成为了革命派,革命之势已不可避免。保路运动的风起云涌,导致革命党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于是,在不堪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发动了武昌起义,顺势席卷了全国。

综上所述,武昌起义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拉开了清朝封建统治灭亡的序幕。

有人说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有十三个,清朝北洋军却只专注于打武汉三镇,这是为什么

首先,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应该是15个,不是13个。山西和山东也曾宣布独立,不久又被清廷复辟。

1907年以后,清朝共计有23个省:关内19个省,关外3个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再加上新疆省。(青海,西藏,内蒙属于特殊藩部。)当然,1887年建立的台湾省在1895年就割让给了日本。

所以,等到武昌起义的时候,满清在关内还有18个省。1884年建立的新疆省不算关内,因为关内指的是山海关以内、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当时,关内18个省都在武昌起义后发生了起义。满清真是到了“破鼓万人锤”的境地。

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也曾宣布独立。山西在10月29日早上发动起义,宣布独立。可是,等到12月12日就被曹锟的第三镇新军赶出太原。山东是在11月13日由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11月24日,孙宝琦又取消独立。

另外,直隶,甘肃和河南三省的起义都没有完成,没有宣布独立。关外三省和新疆省也没有宣布独立。

所以,武昌起义后有15个省成功宣布独立。最后,只有13省坚持到清朝灭亡了。不过,山西起义新军只是退出太原,清军没有全部收复山西。所以,也可以说是有14个省的独立坚持到清朝灭亡。

其次,北洋军除了打武汉三镇以外,还打了山西!

在武昌起义的第二天(10月12日),清军就调陆军大臣荫昌,海军大臣萨镇冰等率水陆两军赴湖北“剿办“。可是,北洋六镇官兵是袁世凯嫡系,不听荫昌指挥,荫昌镇压不利。14日,清廷形势紧迫,只能请袁世凯出山,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北洋军在袁世凯复出以后,开始对武汉三镇发动猛烈进攻。

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武汉三镇是辛亥革命的“领头羊”,等到武昌起义11天后(10月22日),湖南和陕西新军才在分别长沙和西安发动起义。湖南和陕西成了参加起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