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摆“一字长蛇阵”,刘帅面授机宜奇兵破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推行“前进政策”,不断蚕食我国领土,我边防部队在尽可能保持克制的前提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蚕食斗争,然而印军变本加厉,不断制造流血冲突,我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起了自卫还击作战。

本着不打则已,要打就打痛敌人的原则,我边防部队首战便干净利落地全歼了入侵克节朗地区的印军第七旅,活捉了其旅长达尔维准将。然而,印度却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继续向边境地区增兵,意图与我军长期作战。

当时,印度第4军下辖第4师,在第7旅被全歼后,马上展开了行动,沿西山口到邦迪拉严防死守。从西山到邦迪拉一带,地形险峻,大山高耸入云,山体陡峭难以攀爬,环境十分恶劣,只有一条公路可以通行,印军料定我军若进攻,必沿公路推进,因此部重兵于公路两侧。

当时印军的部署如下:其中第62旅率5个步兵营和第5野炮团(欠1个连)、第6野炮团1个连,及其他特、勤分队,共计3300人部团在西山口、申隔宗地区;第65旅率两个步兵营及特、勤分队共1500余人,部署在略马东、德让宗地区;第48旅率3个步兵营和第6野炮团1个连、阿萨姆步兵部第5营一部,约2200余人,位于邦迪拉、拉洪、班登及波辛山口地区。印军第4师战术司令部及炮兵第4旅旅部及其直属分队,约1000人,位于新德让及其附近地区;第67旅为印军预备队,位于富特山及米萨马里地区。

展开全文

印军部重兵于西山口至邦迪拉一线,沿公路两侧程线式纵深梯次配置,摆出了“一字长蛇阵”,不仅企图阻止我军继续南进,并有伺机反扑达旺、克节朗地区的意图。

根据敌军部署情况、地形特点,西藏军区前指制定了《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反击作战方案》,并及时上报总参谋部。经过认真研究后,总参谋部原则上批准了这一计划,并交由各位老帅讨论。其中刘帅在看完这一作战方案后,明确指出“部团打法是对的”,并把印军的“一字长蛇阵”形象地比喻成“铜头、锡尾、背紧、腹松”。

刘帅根据印军兵力部署的特点,认为必须从敌人的腹部,也就是肚子处下刀子,首先将敌人一切两断,敌其尾部,再多路向心逼进,达成合围,一举吃掉这条大蛇。同时,刘帅还就各分队协调、防空、独立作战等问题,作出了指示。西藏军区前指将上述指示及时通报给了参战部队,引起各部热烈讨论。

实战中,以西藏军区藏字419部队主力攻击印军“铜头”西山口、申隔宗之敌,以第11师主力担任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急行军7天5夜,突然出现在德让宗、邦迪拉之间,迅速切断敌人的联系,然后向德让宗、邦迪拉之敌发起进攻。

第11师这支奇兵彻底打乱了印军的部署,稍作抵抗后,印军便发生了溃败,中国军队则乘胜追击,衔尾猛攻,一战毙、俘印军5063人,而我军仅阵亡225人,伤477人,取得了当之无愧的大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