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黔驴技穷的两个成语(由柳宗元的《黔之驴》演变出来的成语有哪两个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由柳宗元的《黔之驴》演变出来的成语有哪两个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孔明先生对孟获七擒七纵,孟获纵非黔驴技穷,亦会为之仁德屈服。

源自《黔之驴》这个故事的三个成语

1.黔驴技穷
2.黔驴之技
3.庞然大物
柳宗元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关于《黔之驴》主题思想的不同认识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言下之意是每个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评论”就是对寓言内容最透辟的解释和评论。而这个解释和评论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语焉不详。另外,有人以为《黔之驴》是讥讽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为他是在比附、抨击自己的政敌,孙昌武先生说:“这个无德无能却又无自知之明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驴》)“含着一定的讽世意义,如果我们从庞然大物的弱者终究要失败的情节来分析,就该领悟到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互相转化的道理。如果再从驴子因一踢而丧生的结局分析,又会得出无技不可逞能的教训。而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黔驴技穷”一语,又是对敌人力尽而技穷,不堪一击的状态的生动形容”。 柳宗元用“黔之驴”比喻外强中干、实无所用的庞然大物等等
虎的心理变化过程
畏惧------------好奇------------恐惧--------------怀疑------------大喜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寓意
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而《临江之糜》《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黔驴计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黔驴之技: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之驴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贵州省中部-北部、重庆南部和湖南西北部一带是没有驴子的,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一只船运了一头驴子来到这个地方。可到了后又觉得没什么用处便把它放归了山下。驴子可不高兴了,心想:“主人把自己扔到这茂密的丛林中,没有我的伙伴,也没有我要拉的磨,这可怎么办呀”,于是,驴子就到处走动。森林之王老虎见了它,看见它是个庞然大物,吓了一跳,以为它是个神奇的东西。便藏在了树中偷偷地看它。老虎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试图接近它,可不知道他究竟有何本领。
有一天这个驴子一声大喊,把老虎吓了一跳,顿时躲得远远的了;它以为驴子要吃了它,十分的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往往的观察它认为驴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也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来到它的周围来回走动;可一直不贴近驴子与它干上一场。过了一会,老虎又靠近他了,这次可大胆了,与驴子进行了一些肢体上的冲突。
驴子终于忍不住了,便用它的大蹄子踢老虎。并发出低沉的哀鸣。
老虎笑了,因为它明白了,“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的本领也不过如此,我可以饱餐一顿了”,便猛的跃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把可怜的驴子按倒在地上,咬住了它的喉咙,吃了驴子的肉,才满意的离去了。

黔黔驴技穷成语故事的成语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寓言故事见唐·柳宗元《黔之驴》。
黔;不能读作“jīn”。
技;不能写作“枝”。
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
神通广大 力大无穷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主谓式。
~和“无计可施”都含有“办法想尽”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含有“本来本领就很有限”的意思;“无计可施”没有。②~是贬义成语;“无计可施”是中性成语;好人坏人都可用。
犯罪分子自以为很精明;作案隐蔽、方法巧妙;但事后总是~;被我公安人员擒获。
be at one’s wit’s end
  很久以前,在中国贵州没有驴子这种动物,大家都不知道驴子长什么样子。有一天,有一个人从别的地方运了一头驴子到贵州,他把驴子放在山脚下,山里的老虎远远看到驴子在叫,心想:“这是哪来的怪物呀!看它的样子好像很厉害,我还是离他远一点比较安全!”过了一段时间,老虎看到驴子每天就是走来走去、偶而叫几声!老虎心里又想:“这个家伙个子是很大,不晓得会些什么,我来试试它!”老虎就偷偷地走到驴子身边,故意碰了驴子一下,驴子被碰了以后非常生气:“你干嘛碰我呀!”说完就举起脚来踢老虎,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没踢中,老虎这才发现:“这个驴子只会用脚踢人,根本没什么本事嘛!”于是,老虎就张大嘴要把驴子吃掉,驴子吓的大叫:“你不要靠过来喔!我会踢人喔!”老虎大笑说:“你会的不过就是踢人,我还会吃人呢!”老虎说完就把驴子给吃到肚子里去了!后来,大家就把这只贵州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事变成“黔驴之技”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的点子、方法都很普通,没有特殊的地方!另外,也有人把这句成语说成“黔驴技穷”!

与黔之驴有关的成语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解释】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黔;不能读作“jīn”。
【辨形】技;不能写作“枝”。
【近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黔驴技尽
【反义词】神通广大、力大无穷
【辨析】~和“无计可施”都含有“办法想尽”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含有“本来本领就很有限”的意思;“无计可施”没有。②~是贬义成语;“无计可施”是中性成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