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庙在哪里(罗汝楫之子罗愿为何“不敢入岳飞庙”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罗汝楫之子罗愿为何“不敢入岳飞庙”

这是一个因果报应父债子还的故事。见《宋史·罗汝楫传》后附其小传:

愿字端良,博学好古。法秦汉为词章,高雅精练,朱熹特称重之,有小集七卷,尔雅翼二十卷。知鄂州,有治绩,以父故,不敢入岳飞庙。一日,自念吾政善,姑往祠之,甫拜,遽卒于像前。人疑飞之憾不释云。

罗汝楫是岳飞冤案中的主要当事人之一。

在审理岳飞案中,一开始主审管是御史中丞何铸,监审是罗汝楫和万俟卨。

在此期间,何铸受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的震撼,于是转而为岳飞一案转圜,积极主动为岳飞伸张冤屈,对秦桧说:“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结果可想而知,秦桧立马撤掉何铸的主审管的位置,将此案交由万俟卨主审,罗汝楫监审。

而这个万俟卨是岳飞的生死对头,自然为诬陷岳飞不遗余力。而罗汝楫也是见风使舵借梯登高的势利小人,受秦桧指使,配合万俟卨,诱骗岳飞写信给岳云和张宪让他们班师回朝。于是在父命难违的情况下,两人不得不回来,后就被秦桧指使人抓起来,最终岳飞父子和张宪等人被罗织的“莫须有”的罪名曲死在风波亭。

罗汝楫在陷害岳飞中也算是“居功至伟”吧,于是此后官运飞黄腾达,不久之后官至吏部尚书。

小人得志的罗汝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鸣得意恬不知耻的说:“舌尖杀人不用刀。”

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罗汝楫虽然在秦桧死后被贬地方为官,但还是活到了六十九岁。

罗愿是罗汝楫第五个儿子,在修编《新安志》时曲笔为亲者讳,对父罪隐讳不言。

罗愿进士及第,官至知州,政声较佳,有“罗鄂州”之称。但他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修编《新安志》,该书体例完备,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在方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明朝《永乐大典》和清朝《四库全书》均收录此书。

但在编撰此书中,罗愿出于为尊者讳的思想,对他父亲罗汝楫的所作所为颇为美化,从而对其父凡与岳飞案有关史实皆隐讳不记,把其父树立成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这对志书而言显然是一个“硬伤”。

鄂州是岳飞战斗过的地方,当地修有岳庙,在此地为官都会在任上拜谒岳飞庙。罗愿知鄂州时,由于其父的原因,一直不敢拜谒岳飞庙。在任上一年后,自忖政声不错,于是进庙拜谒岳飞,刚拜下去就一跪不起一命呜呼。


这苍天可曾饶过谁,因果不爽,古人常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罗愿的故事听上去有点玄乎的匪夷所思,巧合也罢,但从宋史记载来看,罗愿的确是死于岳庙之中,这与秦桧后人留下的著名的对联“人自宋后少名侩,我到坟前愧姓秦”有相似的地方,反映着人们对岳飞的朴素的尊敬情怀。

岳飞庙都是哪里有呢

中国有三大岳飞庙,分别是河南汤阴岳飞庙、河南朱仙镇岳飞庙、浙江抗州岳飞庙。

一、河南汤阴岳飞庙

汤阴岳飞庙纪念其“生”,因汤阴是岳飞的故乡,内有岳飞塑像并陈列岳飞手迹。

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座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木结构,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佑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座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上书“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对祠前秦桧、王氏、万俟 、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二、河南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6年)。

朱仙镇岳飞庙作为岳飞赫赫战功纪念地,定位于“武岳庙”。位于河南开封市西南20多公里处的朱仙镇西北隅,经过历代扩建而名扬四海。庙里有岳飞和四员部将塑像,并有岳飞亲笔书“满江红”真迹。

朱仙镇是岳飞北进大战金兀术的地方。

1986年重修,现有各种殿房40余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三、浙江抗州岳飞庙

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忠烈词中有岳飞坐像,庙侧有清洁幽森的岳飞墓。

汤阴岳飞庙纪念其“生”,杭州岳飞庙纪念其“逝”,均可概括为“文岳庙”。

西湖岳飞庙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 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 ,1918年曾大修。现在的岳飞墓阙是1979年整修时按南宋建筑风格设计的 ,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 ,即陷害岳飞的泰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与西子湖畔美丽的景色相比,古朴雄伟的岳庙就更透出了一丝历史的厚重。岳飞墓区位于岳庙中的西南部,岳飞墓坐西朝东,左前方就是岳飞之子岳云的衣冠冢。墓道两侧有明代遗留下来的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代表封建墓葬制度中的一种礼仪,石阶下墓阕两侧面墓而跪陷害岳飞的秦桧等4个奸臣的铁跪像。

据说,岳飞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同情,岳飞被害后,当时有位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岳飞的遗体背出钱塘门外,草葬于九曲丛祠,宋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平反,将岳飞改葬在现在栖霞岭南麓的西子湖畔。此后。岳飞墓历经各代,屡毁屡修。1978年,国家拨专款对岳庙进行全面整修,1979年底重新开放。在岳飞墓的左前侧就是岳云之墓,岳云是岳飞的长子,在抗金斗争中,作战勇猛,有“赢官人”的称号,与岳飞同一天被害,年仅23岁。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就是岳飞墓前的四个铁像,上身赤膊,两手反绑,双膝跪地,似俯首九刑状,这就是诬陷、残害岳飞父子的四个奸臣,多少年来,凡是来凭吊岳飞的人们往往都要击打铁像以表达心中得愤怒,以至铁像常常破烂不堪,现在的铁跪像是1979年根据河南汤阴岳飞庙的铁跪像重铸的,铁像周围也用栅栏围了起来,同时注明“请勿吐痰”的字样,算是让这四个奸臣没有重蹈毁灭的命运。“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和铁跪像成为忠奸、善恶最形象的对比。

岳飞庙在总体布局上分为墓园区,忠烈祠区和启忠祠区三大部分,岳庙中遍布着历代名人名家讴歌岳飞的书法真迹,其中有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心昭天日”,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刘海粟先生在94岁高龄时所题的“精忠报国”,书法名家沙孟海题写的“民族之光”等等,1996年,岳飞墓和岳庙被国家文物局、国家教委、文化部等六部门列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传说,在岳飞墓园的入口处,有一依墙而筑的小亭,亭内有八段柏树的化石,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精忠柏亭和传说中的“精忠柏化石”,相传,南宋大理寺监狱内风波亭畔有一株古柏,岳飞遇难之日突然枯死,且坚如铁石,僵立不倒,人们认为这就是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象征,故称之为“精忠柏”,清朝同治年间,在南宋大理寺遗址附近挖掘到了几段已毁的精忠柏,1922年,这几段精忠柏移到了现在的地方,并建立精忠柏亭加以保护。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几段精忠柏并非南宋形成,而是一种松柏科植物的化石,古生物学上叫“硅化木”,迄今已有一亿二千万年的历史。

为什么我国规模最大的两座岳飞庙分别位于汤阴和杭州

杭州岳王庙是很宏大的。大门 红墙 一切感觉就是帝王宫殿。岳将军 地球还在 你就永远香火旺盛 值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