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在现代生活还有多大意义?有人认为彝族的古彝文是现如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你怎么看为什么它的推广普及难度较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古文字在现代生活还有多大意义

古文字对现在生活方面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可以学习汲取古人的智慧。古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一座神圣宝库。这里面包涵了古人的智慧,古老的哲学,是一座文化宝藏。

二是可以了解许多文化信息。我们国家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学习古文字可以传承古老的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增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

三是可以给今人以很好的启示,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像考古学的发展,就是借鉴了许多古文字记载的信息;敦煌古文字的记载,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并且推动了当代舞蹈艺术的繁荣。还有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更是从古文字的记载当中获得启示而走向成功的。

有人认为彝族的古彝文是现如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你怎么看为什么它的推广普及难度较大

是不是“唯一”我不知道,但古彝文确实还活着,而且还在广泛使用。

目前古彝文使用最广泛的地区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共有彝族人口近三百万!由于聚居区彝族群众几乎占了100%,这里庞大地区和人口的第一语言就是彝语。

古彝文的载体主要是彝族各类经文,使用者主要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毕摩”。使用场合主要是进行祭祀和节庆、婚丧等。

毕摩属于世袭,在彝族聚居区有崇高地位。为什么古彝文的普及难呢?原因很多,但一大主因是古彝文枝系太多。出于门户之见,毕摩在传承的时候,为避免被别人学去,往往会把关键地方进行改变,只有自己一系能够知晓,也就是生造字。这就造成了各家毕摩传承的文字不尽相同。

但古彝文的古老传承,已经成为一大奇迹。往前倒推,能够传承和使用这么久,也许也不乏“自珍”之功,这之间的功过,就很难说得清了。

目前全国通用的规范彝文,是凉山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整理规范,并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

如何自学古文字

谢谢邀请。要说如何自学古文字,首先得说明什么时代的文字算是古文字。

古文字的定义

古文字,通俗的说就是指古代的文字。我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远古时代的象形符号,但真正成为文字要在出现甲骨文以后。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中国古代文字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蝌蚪文等等。古文字在历史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如何自学古文字

我国的古文字是一个很精深、很冷僻的学科,在大学也是一门难度很高的学科,如果自学古文字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个人认为:

1、学习古文字的起源。每一个字都要从汉字象形符号开始研究,首先弄明白其在造字之初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一点可以结合《说文解字》来学习;

2、研究古文字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文字作为象形符号时是很有限的,后来大量的文字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高度概括、提练、组合而成的,有些已经找不到原来的象形意义。所以,就要研究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历史,找到每一个字的原始面貌。现在网上有很多讲古文字的视频资料,可以用来参考学习。

3、多看实物,对照学习。古文字学习是很枯燥的事,建议在学习时多实地考察古文字博物馆,多看那些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实物,这样既能增加学习兴趣,也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图片中的古文字如何释读

1、这是两个字,是金文「趨(趋)牛」——「趨牛」的「趨」通「芻」,也就是「芻(刍)牛」,是西周赏赐金文中的赐品之一。

2、这两个字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叔簋》之铭文:

《叔簋》有两件,两件器具的铭文一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和字形分析

为什么说是「刍牛」二字呢?又何以见得呢?


「牛」字很容易释读,就不废话。

我们来看第二个字,由三个基本字符构成:「艸、欠、止」,其实是「趨」的异体,目前仅见《叔簋》一例,所以,我记得其出处。

要了解这个字的构字意图,首先我们了解「趨」字的构字意图。

「趨」字始见于小篆,古今字形演变脉络:

《说文》,趨,走也。

《说文》以「走」训「趋」,我们知道,古文中的「走」其实就是「跑」,「趨」也就是「快走、小跑、疾行」的意思。

古代父亲教训儿子,儿子要小跑过来接受教训,有所谓「孔鲤趋庭」的典故,王勃在《滕王阁序》曾化用为「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所以,「趨」是一个形声字,以「走」表意,以「芻」表声,「芻」「趨」古音是相同的,同为清纽虞韵。

甲骨文的「走」像「正在奔跑」之人,金文累增「止」部表意:

而「芻」字像「手折断草」之形,本义就是「割草」,引申可以表示「牲口吃的草」,「吃草的牲口牛、马、羊」;也可以表示「草」。

《说文》:芻,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

好,搞清楚「趨」字构字意图,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金文异体字,这个字其实就是「趨」字的「异构」,上面说过由三个基本字符构成:「艸、欠、止」。

前面说过「趨」字中的「走」由「人、止」两部分构成,但是这个异体字的「走」部是「欠、止」两部分构成。

为什么用「欠」部呢,三个原因:

第一,「欠、人」都是像「人」之形,用作表义偏旁可以通用。


「欠」和「人」的区别是「欠」突出人「张口」,表示人的呼吸、气息,本义就是「呵欠」的意思。

如「飲」字在汉代的马王堆帛书中就写成从「食」从「人」:

同意偏旁通用是古文字中很常见的现象,如:「林、艸、木」表示植物通用「行、辵」表示运动通用等等

第二,「欠」可以为「「趨」表音,「欠、趋」古音很近,这种现象在文字学中称为「声化」。比如:欨、吹、欷都是从「欠」得声。

第三,「芻」字像「手折断草」之形,「欠」字中的人就有表示「手」的笔画,所以,「欠」代替了「芻」字中「手」。

其次,前面说过,「欠、人」在古文字通用,而「人、手」用作动符表示动作的时候也可以通用,比如:「耤」表示「人用木犁在耕田」,部件「人」有时候也写作手。

综上之述,可以看出这个古文字中的「欠」是「走」和「芻」的公共字符。

上下来看就是「走」,因为在古文字中「人、欠」当做表意符号可以通用

左右来看就是「芻」,因为「人(欠)、手」当做「动符」通用不分:

同时还可以为「「趨」」表声,

一举三得,所以,这个古文字字就是「趨」的异体字,可以隶定为:

-----------------------------------

金文「趨牛」表示什么意思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我们来看一下《叔簋》的释文:

图引自:《殷周金文集成4132》

有些字打不出来,只能用截图:

《叔簋》是西周康王时代的一个器具,是一个叫「叔」的人(排行老二的男子)制作的青铜器皿。

这篇铭文是很典型的西周赏赐金文模式,大意是:

王在宗周祭祀祈福,王后姜委任【叔】出使,效命于【太保(官职)】,太保赏赐了「鬰鬯、白金、芻牛」给【叔】,为答谢太保的美意,制作了这个宝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