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贺氏针灸
发布时间: 2023-07-06

贺老提出的“病多气滞,法用三通”。 贺氏针灸的精髓在于一个“通”字,利用三通法,治疗痹症效果非常好。

中医讲痹症。从字面上看,“痹”字顾名思义就是闭塞不通。而疼痛是痹症的主要表现。当气血不通,必然会导致堵塞、疼痛。利用针灸治疗痹症的原理就是在刺激穴位、经络的情况下,让气血运动达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比如我们交通堵塞,如果去掉堵塞交通的因素,交通马上畅通。大多数的病都是因为气不通畅。这时就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通法治疗。在微通、温通、强通中,微通是基础,一般的痹症疼痛都可以使用微通法即毫针来治疗。

我们怎么判断膝痛是寒湿引起的呢?如果是属于比较典型的阳虚体质,平时感到怕冷、手脚冰凉;还有变天疼痛。这些都属于寒湿引起的膝痛。用火针点刺效果最好,相当于开门放邪,把邪气放出即好。这里有两种方法刺足三里、气海、关元是治本方法;阿是穴是治标的方法。

我们平时总有一些扭腰、落枕的急症,这些都属于痹症。这是急性扭伤,出现瘀血导致不通,不通则痛。这时就应用强通了。也就是说凡新病者,以攻邪为主,用泻法,尽快挫败病势,热随血去。这种情况下,通常要扎后溪穴、委中穴。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

面瘫是在冬季除风寒感冒外全民第二高发的疾病。多数病患是由于面部受风寒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但是也许您不知道,生活中许多习惯也能引起面瘫,比如掏耳朵、剔牙、饮酒、生气,劳累,出汗时突然受凉。掏耳朵本身没有问题,可关键是您会不会掏?耳朵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面部神经,长时间不掏耳朵或者不注意耳部卫生,造成耳内分泌物栓塞,进而演化成外耳道胆脂瘤,瘤体压迫其它神经,最终造成其面瘫。也不能经常掏耳朵,特别是为了干净大力的掏耳朵,容易把耳朵掏破,引发血管瘤。中耳炎引发面瘫是非常容易的,有中耳炎的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剔牙也是一个道理,牙周神经炎、鼻炎都会引起面部神经的瘫痪。

风寒型面瘫发病前的一大特点征兆。近期的一项统计显示,约有83%的面瘫患者都有过耳后疼痛。疼痛的部位在耳后一块硬骨里,一般是隐隐地痛,有些患者能觉出是胀痛。其中10%左右的患者会感到疼痛剧烈,还会向患侧头皮、肩膀放射,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不适。实际上,面瘫患者的耳后剧痛,却是面神经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

往往有了这种征兆后一两天内就发病。这个时候可别耽误,赶紧去医院。刚开始的时候不是伴有后耳根疼痛吗?可以在耳后取完骨穴、翳风穴进行艾灸。患病初期是因为脉络空虚,外邪侵袭,病邪在表,病位较浅,所以采用浅刺的微通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会让人感受到柔和与舒适。

在三通法中用强通法来治疗热症导致的面瘫。强通法就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的病情,放出适量的血液而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但放血不一定见血,拔罐也是强通法的一种,它通过负压和温热刺激,造成局部组织高度充血和皮肤淤血现象。毛细血管破裂血被放出来但是并没透出表皮,这也是放血。当然,病多气滞,除了拔罐,用大椎穴放血而调气,气血通畅则疾病可愈。

静脉曲张是西医的说法,是一种血管外科疾病,主要是下肢容易患上,由于先天性原因、负重及妊娠等能造成静脉压力升高的各种因素,下肢静脉瓣膜出现松弛、静脉血液倒流。长此以往,造成浅部静脉所承受的压力增高,简单的说就是刚才咱们看到的“青筋隆起”。

中医管这个病叫“筋瘤”,在古代就有,也没有好的办法来治疗,在60年代之前这种病基本上没有办法治疗,后果严重的只能截肢,而且是从大腿根部开始截。

首先是外在因素。尤其是老年人静脉壁开始退化,引起静脉瓣闭锁不全,血液向下倒流,静脉压增高;妊娠妇女也要注意,妊娠时子宫增大,压迫髂静脉,引起静脉内压力增高,而发生静脉曲张;小腿静脉受伤者,由于浅静脉壁和静脉壁瓣受伤,愈合后可能影响管壁弹性和瓣膜功能,而于受伤处发生静脉曲张。

从事经常站立工作的教师、售货员、礼仪小姐,以及需要长久站立的工作人员,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压力较大地作用于静脉瓣,长此以往,使静脉瓣功能受损,血液不能正常回流而发病。最新研究发现,长久坐着的女性也容易发生。

贺氏针灸在治疗静脉曲张时通常会用到强通法,也就是火针放血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其实人的血管就像家里的暖气一样,暖气有的地方不热,是因为被气给堵住了,热水过不去,所以我们就得放气,这样水流就可以过去了,同样火针治疗也是这个道理,在治疗的时候病人的血一直在流,而且是黑色的,说明里面淤滞的东西太多了,等到红色的血液出来后,气血通畅了,血自然就不流了。

静脉曲张患者有的人早期没有症状,一旦发现了就已经患上了。有的患者就会有表现比如:自己观察就能看看出血管有异常,明显凸出皮肤 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 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 皮肤有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 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预防静脉曲张保健操

第一节:身体直立坐好,把双腿伸直抬平,然后再放下,反复做三次

第二节:把双腿弯曲,然后再伸直,反复做三次。

第三节:身体直立坐好,把双腿伸直抬平,然后再放下,反复做三次

第四节:把双腿弯曲,然后再伸直,反复做三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贺氏针灸》(6) (2011-01-24 15:15:32) 标签: 杂谈

近来北京两大儿童医院的日门诊量,一个已近万人次,一个超过了6000(萨日朗什么意思?萨日朗是一种红色的花,细小的茎叶,白色象蒜一样的鳞茎,火红的花冠向上卷起,内蒙古草原的人们叫它萨日朗花。 蒙语萨日朗花,翻译成汉语就是草原上的山丹花,象征夫妻和睦,也象征多子多福。)人次。孩子爱感冒,爱发烧,而且吃饭也不好,消化不好的情况。这些情况非常普遍,孩子又小,自我调节能力差,所以有点不舒服就都去了医院了,不是打针就是吃药。贺氏针灸就可以利用针灸来给孩子治病,但是给那么小的孩子扎针会遇到很多问题,贺氏针灸是利用“飞针点刺”的方法解决的。

现在孩子一有点不舒服就去医院,医院那么多人,折腾几趟,没病也折腾出病了。飞针点刺普通人不易掌握,节目里教家长解决问题方法。有个穴位可以推荐给大家,叫做四缝穴。古书上说这几个穴位对解决食积有奇效。现在很多孩子脾不好,不是饿出来的,都是吃多了,吃得不舒服了,这些情况造成的。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



孩子的很多病,根源都在脾上面。我觉得抵抗力低、爱感冒这些和成人的亚健康很像,成人的亚健康是有六项标准的,达到了这几条,就说明是亚健康的状态。我们也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儿童的常见表现,出现了这些症状,也可以说这个孩子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了。1、精神不好、2、消化不好、吃饭不香3、睡眠不好、睡觉少4、发烧感冒5、爱拉肚子6大点的孩子学东西慢。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教给大一个益智的方法,就是按摩通里穴和照海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