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名言(房价什么时候能大跌
发布时间: 2023-07-06

房价什么时候能大跌

还是打消房价大跌的念头吧!

很多人认为,疫情中绝大部分的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放缓,人们的收入下降,因此认为房产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边要承受巨大的融资成本,一边因为高房价而销量有限,所以认为房价大跌既有利于房产商回笼资金又有利于消费者低成本购房,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有以上想法的人几乎是“痴心妄想”,房价大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有人可能会搬出来上个世纪日本房价暴跌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别忘了我国虽然同属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经济同样受宏观政策的调整,这双“无形的大手”时时刻刻都在调整经济方向、把握经济命脉,我国“房住不炒”的方针不仅是为了抑制炒房、抑制房价大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房价大跌。

2.楼市牵扯到银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我国目前房贷余额存量30万亿起,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资金量。假设房价暴跌,那么势必会出现“弃房断供潮”。“断供潮”袭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30万亿房贷存量几乎会成为坏账,这将直接影响到各银行的经营稳定性,甚至会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3.房子是亿万民众的主要资产。

之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家庭平均大概有80%的财富都集中在房子上,很多人都是掏空“6个口袋”,付上一辈子的积蓄买一套房子。房价大跌对持房者意味着资产将严重缩水,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4.土地储备在减少、人工成本、建筑成本都在涨价

全国可用于房产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剩下的可开发土地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同时人工成本、建材成本每年都在上涨,因此从基本的“建房成本”角度考虑,房价也不会大跌。

结语建议

以上对房价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也奉劝各位“房价腰斩说”的各位看官,如果条件允许就尽快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房子吧,别妄想房价会大跌了!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一天之内四家央行宣布降息,降息对楼市有何影响

刚刚过去的7月18日,在全球货币市场上看是个不简单的日子,韩国,乌克兰,南非,印尼这4家央行共同宣布降息。

时间再拉长到整个2019年,降息的国家数量更多了,今年2月以来,已有印度、埃及、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多国央行宣布降息。更加关键的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看,7月份美联储降息也板上钉钉了。

自2015年全球进入加息通道以来,历经4年终于重新进入了降息通道。

降息伴随着货币供应量大增,会刺激房价

按100万的按揭算,如果按照4.9%的利率贷20年,月供6544元。

如果降息1%,贷款利率变成3.9%,那么月供就会下降到6007元,减少537元。

显然,降息后买房的负担降低了,降的越多买房越容易。降息就是帮助我们降低买房的门槛,如果这个社会上买房的人数量不变,买房的需求就会增加,房价就会上涨。

我们的房价跟贷款利率的关系没有那么大

各国降息后会有给予我国的货币政策一些空间,我们也有了降息的空间。

然而,从房价的影响因素上看,我们现在的房价并不是跟降息简单相关的,影响房价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各地的限购政策,二套房不能贷款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要远大于利率的影响。

就算在国际上降息潮影响下我们也跟着降息了,更多得是减轻了原先在支付房贷的房奴的压力,并不一定会提高多少房价。

喜欢请点赞,更多财经问答欢迎关注金融笔记的头条号!

格林斯潘警告: 随着美国赤字继续上升,通货膨胀将对美国经济构成更大威胁如何理解

格林斯潘是美联储前任主席,在他上任的时候,美联储进行的两次预防式降息,其中一次因为推升了通胀和资产价格而失败,因此对于通货膨胀有更大的恐惧,但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并不相同,因此这一言论也有不正确的部分。

一、美国赤字如何带来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的赤字意味着政府开支大于收入,就相当于一个人不断的花钱,而收入却没有那么多,于是产生了负债。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负债再多也不太要紧,因为美元是国际霸权性货币,美国可以通过不断的印钞和发债来弥补赤字。图为美国赤字情况。

不过虽然赤字仍然可以不断扩大,但是却带来了其他的问题。

因为政府开支不断增大,但是收入却减少,就意味着美国政府不断的向市场上花出去美元,但却没有收回足够的美元,印钞对赤字的弥补就意味着市场上的美元越来越多。美元的供应量上升,绝对价值下降,就会带来通货膨胀。图为美元货币供应量的迅速上升。

这就是格林斯潘正在担心的事情,但是这真的会发生吗?其实也不是。

二、为什么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美国的赤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赤字扩大的同时,近10年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今年美联储进行了三次降息,目的就是为了推升通胀,抬高资产价格,但结果股市虽然上涨了,通货膨胀依然没有抬升上去。图为美国cpi一直处于低位。

这就是说至少目前来看格林斯潘的判断是错的,赤字增加并没有带来足够高的通货膨胀,反而是通胀过低引发了美联储的焦虑。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美元的霸权使全世界分担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美元拥有国际结算货币的霸权地位,全世界都要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这就是说美元不只是美国一个国家在使用,更是全世界的通用货币。因此当美元的供应量变大的时候,对照的并不是美国本国的商品总量,而是全世界正在流通用美元结算的商品总量,也就是说,美元的增发和通货膨胀被全世界共同分担了。这样美国自己的通货膨胀自然不会太高。

其次,流动性泛滥背景下,货币增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变小了。

在格林斯潘那个时代,美联储的利率维持在5%左右,但是现在美联储利率已经维持在2%左右很久了,并且还曾经在金融危机之后保持了接近于0的水准。不止如此,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直到现在还没有被完全地消化,因此,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比格林斯潘那个时代要多得多。图为美联储三次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赤字推升的通胀没有格林斯潘眼中的那么严重,在市场上有100美元的时候多发一美元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通胀,但是当市场上有1万美元的时候,一美元也就是九牛一毛了。现在全世界都在不停的宽松和印钞,美国印的钞票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严重了。所以即便赤字继续上升,可能带来的通胀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图为美国赤字仍然会继续上升。

所以,虽然格林斯潘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通货膨胀的情况并没有他所描述的那么严重。

三、格林斯潘的担忧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时采取过两次预防式降息,但正是第2次预防式降息,让格林斯潘背上了一个骂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