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有其表by阿司匹林(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没病吃阿司匹林,用最常用的一句话说就是“没事找事”,但生活中确实有人是这么做的,是因为不少人认为吃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等,事实上这都是对阿司匹林的作用一知半解所致。

阿司匹林本是一种解热镇痛的药物,用于感冒发热时退热、缓解周身酸痛等的治疗,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心梗、脑梗的发生正是血栓形成所致,因此阿司匹林的这种作用被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但是血栓不会无缘无故地形成,它就像包饺子一样,需要有馅,外面包上皮才能做成饺子。血栓的“馅”是指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后,其中的粥样脂质暴露在血液中,引来大量的血小板以这些脂质为中心聚集成团块即为血栓。如果没有这样的“馅”,血小板不会无缘无故地聚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并不会形成血栓,也就不有必要通过药物抑制血小板的聚积。

何况阿司匹林毕竟是一种药物,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除了发挥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存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的不良反应,想想看如果没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服用了阿司匹林,它的不良反应便成为了主要后果,岂非是没病找病吗?

至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也是子虚乌有之说,血液的粘稠度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有形的细胞数量,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多少,这些细胞是由机体的造血干细胞生成,阿司匹林既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对血液的“稀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还有人说到的阿司匹林可以降血脂,那更是无稽之谈,血脂来源于日常饮食以及自身合成的脂肪,阿司匹林既不能阻止胃肠对食物中脂类物质的吸收,也不能参与肝脏等器官合成脂肪的过程,因此与血脂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只有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否则没有必要服用,相反随意服用却可能增加发生出血性疾病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的风险,实非明确之举。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临床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患有了心脑血管病的人,一类是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三个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不属于上述人群就没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那句话:千万别没事给自己找事、没病找病!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周一去消化科会诊,正好碰上他们抢救一个大出血的患者,男性65岁,听人说在美国中老年人都吃阿司匹林,就是保健品,于是自己也买的阿司匹林,吃了半年,结果周一消化道大出血,最后血红蛋白降到60,几乎只有一般;后来还得输血。可是现在血源特别紧张,最后找了一大圈,总算在别的医院找到合适血液,全力抢救,才算脱离危险。

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把阿司匹林当保健品吃,这是一个处方药,在很多国家根本是普通人买不到的,只有医生处方才能购买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确实是一个好药,但再好的药,也是药,也有副作用,必须用对人,才叫好药。不该用的人用了,再好的药,也不好。

那么阿司匹林到底有什么用呢?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其效果不一样,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是小剂量阿司匹林。

小剂量阿司匹林,就是75~300 mg,一天一次。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用于防止心脑血管血栓性病变,对于明确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心绞痛、支架术后、搭桥术后、外周血管明确狭窄等疾病,预防血栓形成。目前我们一般建议100mg一天一次。

但是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就是500~3000mg/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

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也就是每天超过4000mg的阿司匹林,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所以,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不同,只有这些疾病才能使用阿司匹林,而且要用对。

为什么很多人以为阿司匹林是保健品呢?

因为阿司匹林作用广泛,被有些人称之为万金油,保健品,感觉吃了阿司匹林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了。

其实阿司匹林确实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作用,上面我们说过,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肯定需要吃阿司匹林。但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只是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这些人确实有部分需要服阿司匹林,但并不是所有人。

我们要具体根据年龄、血压、体重、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六项具体得分, 40-70岁之间需要评价自己的缺血风险,比如@心血管王医生年龄得1分,血压得-2分,体重0分,血脂0分,吸烟0分,糖尿病0分,王医生总分-1分,危险系数0.3%,也就是未来十年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0.3%,远远小于10%,肯定不用吃阿司匹林。

若大于10%可考虑服用阿斯匹林;评价消化道出血风险并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平稳血压,本人同意才能吃阿司匹林;小于40或大于70岁者需要个体化评价,一般不建议服用。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风险低于10%的人来说肯定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只能增加副作用风险。

就像这位患者,本来就是高血压,也不知道听哪个世外高人说阿司匹林是保健品,结果差点把自己的命送了。

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任何药都不是保健品,切记!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阿司匹林最初是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市场。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应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把握好其适应证。除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外,2017年1月,《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正式发表。共识推荐,适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的人群包括6类患者:

 1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龄≥55岁(Ⅱa,B)。

 2高危患者,10年ASCVD风险≥10%,见下图。

 3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Ⅱa,C)。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HDL-C(<1.04mmol/L)(Ⅱa,B)。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