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书法家突然提出崇尚魏碑的书法美学思想,为什么会影响到今天?魏碑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晚清书法家突然提出崇尚魏碑的书法美学思想,为什么会影响到今天

清代书道中兴,乃经历了北碑盛行帖学渐废的历史转折,出现了一批崇碑的书法家,比如,邓石如,赵之谦等,魏碑根据用笔不同,可分三类。一是方笔走势,用笔方整折截,给人一种既严整又变化的感觉,如:《吊比干碑》,《张猛龙碑》,《杨大眼造像》,《高贞碑》等,这类碑方笔呈棱角,结体紧密,字呈方形,被称为魏碑的正宗。二是圆笔为主。象《郑文公碑》《石门铭》,《张玄墓志》,这类碑笔势飞动,逸气略显,结构形态规整,左右顾盼有情,外观形态较丰富。三是运笔方侧并见,笔势曲直并用,如《张墨女墓志》,笔画密丽,虚实得神,结构紧凑,字形扁方,外形质朴而气韵清秀。因魏碑具有以上优点,所以现代人受其影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魏碑,即隶书和篆书。

魏碑有多少种

魏碑又名北碑,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时间大致在公元386-589年的区间。

这是个什么概念,在时间上来说,我们熟悉的书圣王羲之所处的年代是公元303-361年。也就是说魏碑时间上处于后王羲之时代,

在空间上说,王羲之当时地处我国江南一代的南方,而魏碑所处地带是北方一代,如匈奴,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以北碑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化融合碰撞过程中,展现出的一种充满阳刚壮伟之气的书法体势。

尽管碑刻拓本种类繁多,但魏碑总的来说分为四个大类。

一是造像类的,最著名的要数我们熟悉的《龙门造像二十品》,如沉着厚重的《杨大眼造像》《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等。

二是碑碣类,如《张猛龙碑》《吊比干碑》《敬使君碑》

三是墓志类的书法,这类书法碑刻特点与前两类有所不同,前面的用笔刚劲粗壮,浑厚,而墓志铭书法则章法灵活多样,笔法娟秀端庄流美为主。因为能够有实力书丹镌刻碑铭的,大都是北魏王室的达官显贵。所以用笔考究,字体匀美,刻工也非等闲之辈,刻写精致,

比如我们熟悉的《张黑女墓志》《董美人墓志》《李壁墓志》《元略墓志》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当代大多书法家,还有书法国展上,临写北碑墓志铭风格的作品,成为一种主流的风尚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这类墓志铭,已经逐步展现出后来楷书的雏形。为后来唐宋楷书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比如唐代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甚至颜真卿书法,都是在继承北魏书法基础上,延续发展而来的。

四就是摩崖石刻,顾名思义摩崖就是在高山崖壁上书刻的碑刻,多以大字为主,所以气势磅礴,笔画恣肆开张,这也是北魏书法又一特色,著名碑刻有《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文殊般若石经》《石门铭》等,据说颜真卿颜体就汲取了北魏摩崖石刻的笔法特点。

有人说魏碑不是用毛笔书丹而是直接刀刻的书法,真的是这样吗有什么依据

魏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碣、墓志、摩崖、造像等。由于工匠们釆取直刀切入的方法刻凿文字,所以魏碑的字形放纵天真,线条方直,起笔收笔都呈三角形,因此具有雄强泼辣、拙朴豪放的艺术特色。

据考证,魏碑的镌刻方式有两种,一是“书丹“后镌刻。“书丹“就是由书写者先用朱笔把字写在磨平的碑面上,然后再由工匠去镌刻。在镌刻的过程中,往往因工匠刀法的原因使“书丹“中字的笔画形态略有改变,因此,也出现了与“书丹“不一样的艺术风格。

二是,碑刻未经“书丹“,直接镌刻。这种直接刻出的字融入了刻工的艺术情趣,因此更有金石之气。

魏碑上承隶书传统,下开唐楷新风,为汉字由隶变楷的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刚健峻利的风格一直为历代书家所喜爱。流传至今著名的魏碑碑刻有《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等。

楷书真的不包括魏碑吗

不包括,魏碑在南北朝后断传。魏碑圭角、体式与楷书截然不同。魏碑是隶向楷进化的变体。

为什么,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

提倡魏碑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在唐楷方面有所成绩!

既然魏碑代表高水平,为什么连低水平的唐楷都写不明白呢?

学习书法是先接触唐楷?还是先接触魏碑?有谁会在第一选择上选择魏碑去学习?有吗?多吗?即使是有,也不多!那么。为什么最终选择魏碑呢?

我的主观认为是,这些人学习唐楷,而且唐楷写的不甚突出,也觉得穷其一生也不会有太大的造诣了。所以,有些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混淆视听,而后世的不思刻苦还想在书法方面有所成绩的人,对于这种取巧的方式更是趋之如骛,甚至达到诋毁二王的正统书法的地步。

我坚持那句话,说魏碑高明的人,你来写一写唐楷,敢吗?

初学魏碑,请问魏碑有没有一些共性的笔法

魏碑有共性的笔法。魏碑是指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版,尤其是指当北魏的文字刻石。北魏迁都洛阳的几十年间,出现了大量水平较高的刻石碑版,后人把以北魏为代表的刻石碑版统称为北碑或魏碑。

清代以来,由于受到康有为等人的极力弘扬,魏碑备受推崇,形成碑学。魏碑对篆书、隶书的笔法进行了继承和发扬,笔画当中不光有方,也有圆,更有方圆结合。魏碑种类繁多,数以千计,其中公认的精品中《张猛龙碑》以方笔为主,《郑文公碑》以圆笔为主,还有方圆笔交替使用的《刁遵墓志》,此三碑最有代表性。魏碑主要有四种基本的笔法:

1、一是方笔。方笔是指笔画见棱见角的用笔,以《张猛龙碑》最明显。

2、二是圆笔。圆笔是指笔画头尾出现圆形笔迹,这种笔法以《郑文公碑》为典型。

3、三是方圆结合型。即笔画方圆笔交替使用。这类碑刻以《刁遵墓志》为代表。

4、第四种尖笔。指一部分碑刻,尤其是在墓志书法中,常见以尖笔做起收笔。

魏碑的“碑味”实际上就是指其鲜明的艺术特色。魏碑是汉代隶书向楷书转变时期的书体,其艺术特色是意态奇逸,结构天成,既有汉隶之余韵,又开唐楷之先河,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崇碑大师康有为对魏碑的碑味总结最为到位:一曰魄力雄强; 二曰气象浑穆; 三曰笔法跳越; 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 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魏碑方笔墨迹与刀工。纸上的墨迹,与《龙门二十品》(石刻)、与高昌砖志(写在砖上的墨迹),有一个共同的用笔特点:许多字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多呈方棱和锐角,转折处用斜方角顿折。这是纯粹的魏碑方笔。说明写出见棱见角的字是毛笔本身的功能,是书家通过一定的技法比较自如地写出犹如刀刻的书法效果。刀工源于原作。书法有优劣,刻工水准参差不齐,这是不言而喻,不辨自明的道理。刻碑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为什么魏碑体这种书风,只在那个历史阶段流传?华人德云:“随北魏消亡而消失……前后流行了四十年,随即沉寂湮没了一千年”。方笔笔法至今失传。 汉末字体演变,隶书、隶楷、楷书流传有序,隶楷相参。进入到北魏,魏碑楷书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形成独特的风格。康有为称赞魏碑有“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异,精神飞动,兴趣酣足,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