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特征(汉代玉器的特点 汉朝玉器有什么用途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汉代玉器的特点 汉朝玉器有什么用途

汉时期及其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业内有专家认为,高古玉是艺术收藏品中的顶级奢侈品。而充满浪漫、神秘、张扬、大气、精美、珍贵的汉代玉器又是这类顶级奢侈品中的极品。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应运而生。而当时国势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新疆和田玉材源源进入中原,汉代玉器便在继承前朝琢玉精华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确立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汉代玉器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材质上: 新疆和田玉被大量使用。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和新疆昆仑山北麓的玛纳斯碧玉以及少量的岫岩玉、蓝田玉、水晶、玉髓、玛瑙等。而汉代以前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白玉的使用是不多见的。
2:器型上:在春秋战国玉器器型上,演化出现了大量新器型。如葬玉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含蝉、玉猪握等。玉印、辟邪、刚卯、严卯、司南佩、翁仲、玉舞人、玉乐舞俑、玉祭祀人、玉铺首、玉剑具、高足杯、角形杯、鸡心佩等成为汉代玉器的典型代表,影响深远。3:线条及雕工上:
a:千古卓绝的“汉八刀”。“汉八刀”是汉代特有的攻玉刀法,多用宽阴线,线条简洁明快,所琢出部位,看似一刀刀切削而成,平顺光滑,其实,大刀阔斧的的切削面是用砣轮反复琢磨而成,刀痕悉数磨平,工艺要求十二分的严格。这种雕工以玉猪握、翁仲、玉蝉等器型上多见。b:叹为观止的“游丝描”。“游丝描”又叫“游丝毛雕”或双沟碾法。这种游丝毛雕,是用传说中的“昆吾刀”(刀头类似于现代的金刚钻。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而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6.5)一刀一刀的刻划而为,故在放大镜下观察,进刀深、出刀浅,呈似断似续状。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所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人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在放大镜下观察应是似断似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游丝毛雕起源于春秋,流行于战国,盛行于汉代。汉代的比战国的更纤细、匀称、浅显。及至明清,则是用砣具拉出的, 线条深、粗、呆滞。c:拍案叫绝的“琢磨工艺”。好的古玉器通常琢工精湛,转折有序、线条流畅、圆润饱满、地子平滑。具有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绝不会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例如汉代圆雕玉器中动物的眼睛通常圆而突起(那一突起要剔除很多玉料,且工艺要求极高、费时费力),几与真实的无异,因而炯炯有神,而赝品通常是寥寥几笔阴线草草而为,不突起圆鼓。汉代玉器的地子处理技术也是令人拍案的绝技,例如整齐划一、平滑如镜的“阳纹地平”,不仅在汉代以前没有发现,汉代以后也难得一见。汉代玉剑首的中心部位多有这种工艺。d:出神入化的弧线与直线的组合。汉代玉器中经常运用弧线与直线的组合来装饰或表现动物肢体的动作力度和羽翼毛发的油光闪亮。如神马的飞翅纹,辟邪的飞毛纹、螭龙的肌肉纹,熊的密毛纹,凤、鹰的翼、尾羽纹等。这些线条有阴刻、阳凸、有宽一面坡、也有减地起凸等…因而充满活力与动感;充满艺术的美感。而赝品,线条通常多用粗糙的阴线,呆滞刻板、毫无神韵。e:巧夺天工的高浮雕、浅浮雕、镂雕。汉代的陈设性玉器,大多为高浮雕、镂雕作品。也在佩饰玉上大量应用。4:纹饰上:在春秋战国螭纹上发展为汉螭五式,成为汉代的特征纹饰之一。在儒、道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创新出四灵纹,所谓四灵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玉器通常纹饰较多,如很多的玉璧出廓,在谷纹璧、蒲纹璧的外边添加螭龙、螭凤、龙、凤、神纹等装饰,且优美异常、神秘莫测。玉璧除了出廓的特点外,还出现了吉祥语,如“长宜子孙”、“延年宜寿”、“长乐”、“益寿”等,这是玉璧雕刻技法上具有语言内涵的装饰内容,在东汉顶级玉器中较为多见。另有许多纹饰是继承前代,如卷云新纹,又称为“括弧云”,不同于春秋的内卷和战国的隆卷。

汉代玉雕刀法有什么特点

汉代刀工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丝刻”和“硬刀刻”技法,使其更臻完美而成为千古卓绝的“游丝描”和“汉八刀”。 所谓“硬刀刻”就是下刀如削,精深有力,线痕纵横吞吐,参差利落,却又刀迹尽化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是公认的“汉八刀”技法的直接源头。游丝刻”是春秋时期一种新的刻线风格,线条极为细集,线距之密连肉眼都难以分辨。这种游丝刻线,到战国时期发展成了著名的“游丝描”。
汉代主流纹饰
一、汉螭五式:汉代玉器上的螭纹流星。
据说螭是龙生九子之一,明代陈仁锡所著《潜确类书》记载:“龙生九子。”九子之中无角龙就是螭。《广雅.释螭》:“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五角曰螭龙。”
汉代螭纹无角、有角、方圆耳、耸耳、打洼耳等五种样式。
汉螭方首与猫头相似,就汉代玉器独有的特征。
汉螭尾大多饰粗绳纹,是汉代玉器特有的特征。
二、首创“四灵纹”:所谓“四灵”,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我国在殷代前后,把春天黄昏的天空上出现的星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南方的星群像一只鸟,称之为“朱雀”;东方的群星像一条龙,称之为“青龙”;西方的星群像一只虎,称之为“白虎”;北方的星群像龟又象蛇,称之为“玄武”。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又白虎。”孔颍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凡饰有四灵纹的,几乎全是汉代玉件(除后仿)。
三、卷云新纹:
春秋卷云纹多数为内卷。
战国卷云纹多数为隆卷。
汉代卷云纹多数是弧卷,俗称“括弧云”。弧卷云纹奠定了后来出现的“四蒂纹云”和“流云”的基础。
四、汉代玉器中仍有沿袭战国出芽谷的纹饰,但谷粒呈半球乳突状,手感也不如战国的硌扎。
五、剑饰采用高浮雕螭纹,是汉代玉器中最生动的特征。
六、同心圆玉璧起源于战国,但主要流行期却在汉代,汉以后绝少再有此种纹饰。
汉代玉璧极少浮雕螭纹,凡有浮雕螭纹的“汉璧”大多为后仿璧。
汉代主流线条
一、千古卓绝的“汉八刀”:
“汉八刀”是汉代特有的攻玉刀法,多用宽阴线,线条简洁粗放。所琢出部位,看似一刀一刀切削而成,琢面平顺光滑。其实,大刀阔斧的切削面是用砣轮反复琢磨而成,刀痕悉数磨平,工艺要求十分严格。
汉八刀
二、叹为观止的“游丝描”:
“游丝描”又称“细线纹”,细纹刻画精细入微,线条走势婉转逶迤。
古籍曾有记载:“汉人琢磨,妙哉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集束弧线是典型的“游丝描”刀工,宽坡线、硬刀刻等都是汉代常用的技法。
这种汉代特有的刀法,是战国到西汉玉器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游丝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游丝宽坡线”是汉代又一新创的线形。
汉代游丝描
三、盛行高浮雕、镂雕。
汉代的陈设性玉件,大多为高浮雕或镂雕作品。
四、拍案叫绝的“阳纹地平”:
除了“汉八刀”、“游丝描”、高浮雕、镂雕之外,汉代玉器的地子处理技术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绝技,精美划一、平整如镜的“阳纹地平”,不仅在汉以前没有发现,汉以后也难得一见。
五、弧线与直线组合:
汉代玉器中经常运用弧线和直线的组合弦纹来装饰动物,如马的飞翅纹、辟邪的飞毛纹、羊的肌肉纹、熊的密毛纹和鹰的尾鱼纹等。
六、龙唇形:
汉代玉器中的龙纹与战国玉器中的龙纹没有太多的区别,区别主要集中在龙唇的形状上。
汉代龙纹多长唇无齿龙(极少部分长唇龙有齿),短唇龙有方形唇和刃边唇两种。

汉代玉璧都有哪些特征

汉代玉璧品种丰富,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