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刚刚宣布永退政坛,泰国国王就发敕令举行大选,是巧合还是有关联你怎么看?皇子擅写了皇帝的敕令,也要杀头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英拉刚刚宣布永退政坛,泰国国王就发敕令举行大选,是巧合还是有关联你怎么看

英拉1月20日宣布永远退出泰国政坛,泰国国王1月23日就颁布了法令,确定了选举日期。是巧合还是有关联呢?我认为不是一句巧合能涵盖的,背后妥协的成分更大。虽然泰国王室在去年9月份就给巴育军政府定下了2019年5月29日前必须完成大选的这个杠杠,但巴育却迟迟不确定具体的大选日期,巴育显然在等待时机。再联想到巴育军政府自2014年2月份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以来,在国内外的压力下已经数次表示要大选,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一拖就是五年。而巴育认为现在大选的时机成熟了!为什么?因为双方很可能在背后达成了某种妥协。

他信和英拉兄妹在泰国政坛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他们兄妹的基本盘是中下层普通民众,所以基数庞大。这也正是巴育最忌惮之所在。为什么巴育迟迟不举行大选,道理很简单,因为一旦选举,巴育很难获胜。因为巴育毕竟是军人出身,人脉不广。而现在呢?经过五年的经营,巴育也有了自己的基本盘,特别是“收编”了一部分精英层后,巴育认为即便是大选也有的一拼了!他信和英拉兄妹毕竟是戴罪之身,他们最急迫的诉求不是参加大选,而是去掉“罪名”。于是,“筹码”就有了!这个筹码很可能是“大选换特赦”。

西那瓦家族在清迈乃至整个泰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虽然不是泰国首富,但其家族产业几乎涵盖了泰国的所有高精端领域。而自他信开始,在泰国政坛又连出了三位总理,是政商界的不二家族。直白的说,论其影响力,除了泰国王室外,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虽然西那瓦家族是华裔身份,但毕竟已经已经融入了泰国社会,泰国已经是他们的家。那里有他们的生意,有他们的情感。所以,戴罪之身自然成为了他们内心的最大“纠结”。所以,对于英拉兄妹来讲,清白或者去罪才是他们目前的最大诉求。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自然是法院的改判或王室的特赦。而巴育的诉求显然是继续执政。于是,双方便都有了“着力点”。

自去年春节前后开始,他信和英拉兄妹便开始了高调的游历。足迹遍及了新加坡,香港,大陆,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兄妹拜祖,赏樱花,逛市场。他们真的是在轻松的游山玩水吗?显然不是!因为在此期间他们不仅会见了大量的友人,而且还与为泰党的高层多次接触。显然是在游说和布局。应该说,有付出就有收获。我们能看到的事实是,泰国王室去年9月份终于给巴育下了道必须在2019年5月29日前完成大选的指令。我们还看到一个情况是当年导致英拉下台的“阻碍交通抗议活动”的14名组织者已经被泰国检方起诉,也听到了泰国媒体上发出的为“大米收购案”平反的呼声。最只要的是,巴育政府“引渡他信和英拉”的叫声很响,但“只听雷响不见雨点”。

他信和英拉兄妹虽然暂时不能重返泰国,但他们的基本盘还在,他们的势力还在。这次泰国大选他们不能参加了,但他们的代理人却会参加角逐。不过,以目前的种种迹象分析,他信和英拉志不在此此大选。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清白”问题。所谓的大选不过是“筹码”而已!所以我们看到英拉在1月20日宣布永远退出政坛的消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泰国选举委员会确定泰国大选的具体日期为3月24日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巴育将会赢得这次大选的胜利,而下一届就难说了!因为他信的儿子潘通贴已经加入为泰党。如果再下一任泰国总理仍然是西那瓦家族之人,那一定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皇子擅写了皇帝的敕令,也要杀头吗

谢谢邀请。

在古代,皇帝有很多专用的东西,比如黄色、比如龙袍,这些东西其他人绝不能染指。不仅这个,就连某个字和帝王犯冲了都得回避,像“观世音”遇到李世民之后成了“观音”,赵匡义遇到皇帝大哥后变成了“赵光义”,元宵遇到袁世凯后变成了“汤圆”,等等。“敕”也基本上算一种(说“基本”,是因为南北朝以前非帝王专用,指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文书,南北朝以后才专指皇帝诏书)。

既然为皇家专用,那么如果有人僭用了怎么办?一般是死罪。像明代著名太监刘瑾,当因为权力斗争落马待斩,结果明武宗朱厚照想起原来的美好时光,就想赦免其罪。举报人也是刘瑾的死对头张永一看不对,立马向皇帝报告说在刘瑾家搜出了玉玺和龙袍,朱厚照一听,人也不放了,凌迟处死,立即执行。

而关于题目中这个“敕”字,历史上还发生过一出悲剧,时间是公元564年,坐标是著名的“禽兽王朝”北齐。我们知道,北齐数代帝王除了高欢、高演之外,大都不靠谱,像高洋到死都处于半疯状态,高湛、高纬爷俩直接败光了家底。高演虽然皇帝当得很好,却不仅通过政变抢了侄子高殷的皇位,后来还把侄子给杀了。报应来得挺快,高演在位仅两年就崩了,死前因为儿子高百年才十五岁,怕弟弟高湛学自己夺位杀侄,就把皇位传给了高湛,还专门留了封信给弟弟,说道:“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但是,高湛即位后,一直想处理掉这个侄子,给自己儿子高纬让路。此时,有小人出现了。高百年的老师叫贾德胄,高百年曾经写下几个“敕”字,贾德胄就把几个字封起来报给了高湛。高湛大怒,让高百年进宫,简单对照后,竟将侄子活活打死。而且怕他没死绝,派人扔到池塘里,又亲眼看着埋了才罢休。可怜的高百年临死前还求高湛说:“乞命,愿与阿叔作奴!”

在这出悲剧里,所谓的“敕”字仅仅是一个借口,背后还是皇权之争。而如果把这一事件的主角换作高湛自己的儿子高纬,估计他写多少个都不会有事。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